讀書筆記:無形的重壓與虛空的繁華——讀《傳道書》第六章 Grace in Light and Shadow

Eric H-avatar-img
發佈於心向上帝的旅程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讀書筆記:無形的重壓與虛空的繁華——讀《傳道書》第六章 Grace in Light and Shadow

來自網上

來自網上


前言:風的手指,影的腳步

在光與影之間,有些話不能說出來,只能用心聽;有些真理不在書頁上,而藏在一滴淚水、一縷風中。傳道書第六章,如一面古老的鏡子,映照出人的無能與神的沉默,映照出我們終其一生追逐卻不曾握住的——幸福、意義、名字、永恆。

我試著不從高處解釋它,而是低下頭,讓這些話語穿過我的胸腔,讓它們如霧一般散開,浸透我靈裡深處那些也說不清楚的疲憊與渴望。我願意將這些思緒寫成一篇如風的筆記,不是論證,也不是教導,而是和你一起,在神的恩典裡慢慢行走,一起學習在影子裡看見光,在虛空裡聽見回音。

這不是關於理解,而是關於安靜地被愛,關於在不知道答案的時候仍願意相信。

來自網上

來自網上


一、日光之下的沉重

我曾看見,一道光從雲層的縫隙中流下,落在大地最靜默的角落,那裡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只有微塵漂浮,宛如未完成的禱詞,在空氣中緩緩旋轉。

那人站在光中,如金粉覆身,頭上是榮華的冠冕,腳下鋪滿珍寶,周身環繞著眾人的欽羨和讚嘆。他有一切:金銀如山,帳冊豐盈,名譽高懸如天際的星。人稱他為蒙福之人,說他是神所眷顧的證明。他也這樣相信。直到某天,他發現自己在宴席之前止步,桌上佳餚萬千,他卻不能張口;杯中盛滿甘醇,他的舌卻乾涸無味。

那是怎樣的一種空?是有形之物無法充實的深淵。他握住的金幣變得冰冷,觸感如石中之骨;他的房屋寬廣如殿,卻迴盪著空響;僕人進出如影,他的心卻孤立如島。他的夢被金線縫製,卻無法為他帶來一夜安眠。他在夜裡睜眼,看見窗外的月亮緩慢游走,像一個熟悉的靈魂,悄無聲息地離他而去。

神將這一切賜給他——財富、尊榮、長壽、兒孫繞膝——卻沒有將享受的心賜給他。這是天的隱密,是恩典的反語,是榮耀的反光。他渴望的,不過是能夠坐下、吃一口麵包,感覺那份熱度通過喉嚨流入胸膛;他所求的,不過是有人在他耳邊說一句話,而他能真正聽進心裡。

後來,他明白,有一種空虛不是貧窮帶來的,而是從擁有中滲出的沉寂。富足讓他的手滿溢,卻讓他的心變得遙遠。神使他不能享用,正如風不能留在掌中,正如夢不能折疊收藏。那吃用他恩典的,是他從未想像的他人——陌生的面孔、陌生的命運,他們咀嚼他未咬的果,飲盡他未啜的酒。

他坐在自己建造的殿中,看著牆上的畫像與自己無關,看著天花板上的吊燈晃動如同天國的門口。他在繁華之中感到深刻的蒼涼,在人群之中感到難以言說的孤獨。他開始祈禱,語言像水一樣流動,句子不成形,只有心的顫動被神看見。

那是一種恩典的破碎,是榮耀被折翼之後的柔軟,是當一切屬世的聲音都消失,靈魂才開始低聲歌唱的時刻。

那聲音說:「我仍在這裡,與你一同坐在這無法享受的殿堂。我不是因你富有而親近你,也不是因你失落而離開你。我是你的神,在你歡笑時默然,在你空虛時擁抱。」

他垂下頭,不再問為什麼不能享用;他開始問:為何我曾忘記你?

來自網上

來自網上


二、歲月未熟的靈魂

他曾夢見自己是一棵樹,枝幹繁茂,葉片如星辰般點點閃爍。枝上結滿果子,每一顆都凝聚著時光的重量,是從自己血中長出的延續。他數過,一百個果實,一百個名字,每一個都曾在他心裡發芽,如願望在夜裡悄然開出柔光。

他年歲也如這樹年輪般疊加,一層又一層,密密麻麻。他的臉龐刻下時光的紋路,像舊地圖,指向過去的每一段跋涉與每一次微小的轉彎。人們向他祝賀,說他有福,說他的日子如長河,永無乾涸;說他的子孫如繁星,夜空因他閃亮。

但他知道,那些日子雖多,卻似薄霧,每一日都是無聲地飄過,未曾真正觸碰心的輪廓。他坐在自己的老屋裡,耳中傳來子孫爭執的聲浪,如野獸爭搶破碎果實。他的名字在人群中被提及,卻沒有一個聲音帶著愛。他長壽,卻不快樂;他多子,卻無親。

他開始想像另一種存在——一個未出生的靈魂,沒有被命名,沒有呼吸過塵世之氣,也未曾為世上任何一物動心。這靈魂如晨霧,在第一縷日光升起前悄然蒸散,既無苦楚,也無欲望,無需背負世間沉重,無需目睹美夢成塵。

那靈魂對他說話,聲音像天使手中未撥動的琴弦:

「你走過這千年的歲月,卻從未真正停下來歇息。你追逐福樂如同追風,累積日子如同沙堆。可你是否曾停在某一刻,把心放進來,聽聽它的聲音?」

他想不起有過。他的快樂都像鏡中之花,望見時已經飄遠。他的笑聲總與責任綁在一起,與傳承、與制度、與不可觸碰的名譽。他被活成一面旌旗,風停了,他就不再飄動。

如今他坐著,像一口未封的棺材,還有氣息,卻沒有熱度。他甚至無法想像自己被安葬,因為靈魂還未找到歸宿的所在。那未出世的靈魂再次說:「我未嘗活過,也未曾死去,我未見天光,也未聞哭聲。但我得了安息,因我從未離開祂的手掌。」

他開始流淚,不為失去的青春或錯過的愛,而是為自己從未真正活過的靈魂。他的子孫或許將他的名字刻在石上,放在高處,供人瞻仰。但他知道,唯有那無名之靈,在天父的眼中,被真實地看見。

他低聲禱告,不再為長壽求延續,不再為兒孫求榮光。他只說:「主啊,我願像那未落地的靈魂,歸你懷中。讓我學會,在歲月的流裡停下腳步,學會喜樂,不因擁有;學會感謝,即便失去。」

風起了,像是神在回應。那棵他夢中的樹,在風中搖曳,落下一顆未熟的果實,靜靜地,無聲地,落入恩典的手中。

來自網上

來自網上


三、風中的思想者

在黃昏的邊界,他遇見了兩個人。

一個披著智慧的袍子,眼神深如湖泊,手中握著無數書頁和邏輯的結晶。

另一個赤著腳,眼神空茫如野地,手裡什麼也沒有,嘴裡咬著一根草,笑容隨風飄搖。

他曾經以為,自己會是第一個——那個智慧人。他走過無數條路,讀過許多書,總以為理解世界是一種恩賜。他用言語構築城牆,用思考防衛自己內裡的空虛。他把日子花在理解「意義」,卻始終找不到能裝滿心靈的器皿。

他與那赤腳人並排走在風中,一邊走一邊問:「你可知人生為何而勞碌?你可知明天是什麼模樣?你又可知,誰能活得最值得?」

赤腳人笑了,沒有回答,只是用指尖撫過路邊的蒲公英。種子飛起,像沒有負擔的靈魂。

「智慧人所吃的,不也是為了餵飽肚腹?愚昧人所求的,不也和你一樣——只是想活得舒服一些,不至於太冷、太餓、太孤單?」他說。

那一刻,他忽然明白,一切勞碌都朝向同一張嘴巴,而那張嘴永遠不說「夠了」。

他開始思考,究竟是誰賦予這張嘴那麼多權柄?是本能嗎?是制度嗎?還是那位創造萬物的神,在其中藏了一個不解的謎語?

他想起聖經裡那句話:「人的勞碌都為口腹,心裡卻不知足。」

智慧沒有讓他免於煩惱,反而讓他看見更多空洞與裂縫。愚昧也沒有使人更幸福,只是讓人看不見自己的失落。

「那麼,眼睛所看的,是否真的比心裡所妄想的更好?」他低聲問自己。眼睛能看見麵包,但不能吃下滿足;能看見愛人的背影,卻無法擁抱心靈的遠方。

那日,風一直吹,他看見風裡藏著人的渴望、惶惑、無助與自欺。城市高牆之內的夜燈,一盞接一盞亮起,卻驅不散人心裡的黑。

而主的聲音在他心裡輕聲響起——不似雷霆,倒像是一滴水落入心田:

「我所賜的平安,不像世人所給的。人若喝我所賜的水,永遠不渴。」

他忽然領悟,那不斷追問的自己,不需要再證明自己比愚昧人更聰明,也不必用話語建構「意義的城堡」。真正的智慧不是知識的積累,而是知道自己終將歸回塵土,並在歸去之前,學會安靜,學會感恩,學會信靠。

風停了。他閉上眼,心裡一片寧靜。智慧與愚昧,富足與貧乏,在主面前都不再是對立,而是同樣需要恩典的器皿。

來自網上

來自網上


四、與神爭辯的人:塵土中的名字

他的名字刻在一本很老的書頁上,字跡模糊,彷彿用風寫成。他曾無數次地想更改它——在生命的長河中,他寫過新的、輝煌的、響亮的名字:成功者、學者、父親、戀人、倖存者、靈魂的旅人。然而無論如何更名,那古老的頁面總緩緩翻回最初的那一頁:人。僅此而已。

「先前所有的,早已起了名,並知道何為人。」

這句話如滴水穿石,在他意識的岩層裡留下一道深痕。他開始懷疑:人究竟是否自由?是否能扭轉自己的命運?是否可以與那比自己力大的神辯論?

他曾站在山巔,對著天大喊:「為什麼?」「你真的聽見了我嗎?」「如果你是愛,為什麼不讓我明白你的旨意?」

風不語,雨不答,雷鳴也未曾將他淹沒。他像一粒沙子站在塵世之頂,渺小得不配被記憶。可即使如此,他還是問,還是嘗試理解,還是想將自己的聲音插進造物者的心思裡,哪怕只是一點點。

「加增虛浮的事既多,這與人有甚麼益處呢?」這是他一生寫的總結,一如沙灘上的畫:浪來,消失,像從未存在。

但就在那虛浮的泡影之後,他漸漸感受到一種柔軟的手,將他從自我的泥沼中托起。不是用邏輯,不是用證據,而是一滴滴的恩典:在無人知曉的夜裡,有一片葉子為他遮雨;在無人愛他的時候,有一位看不見的神為他流淚。

「誰知道什麼與人有益?他虛度的日子就如影兒經過。」他讀著那句話,眼眶裡盈著光。

原來,我們無法知道的,神早已知曉;我們無法預見的,祂已經安放妥帖。

在日光之下,一切都像影子。人的爭鬥、建造、愛與恨、求生與逃亡,都像風裡飄散的塵埃。而神的手——那溫柔又堅定的手——在萬象之上,不緊不慢地描繪每個靈魂的軌跡。

他終於不再與神爭辯。他跪下,將自己的名字,一字一字交還給那位造他的神。

「主啊,你知道我是誰。你知道我從哪裡來,要往哪裡去。即使我如影而行,你的光仍照著我。」

在那一刻,他的名字不再模糊,不再是風中迷失的記號,而是被寫在永恆的心板上,被記念、被珍愛、被稱為「我的孩子」。

來自網上

來自網上


結語:我願被記念

有一天,我們會走到這段日光之下的盡頭,像影子歸回塵土,像名字歸回那位起初命名的神。那時,我們曾擁有過的豐富,曾失去的快樂,曾燃燒的憤怒與絕望,是否都如晨霧般褪色?是否一切都只是一場無聲的戲,觀眾早已離席,舞台也已坍塌?

但若我們曾在虛空裡抬頭,在沉默中呼求,在軟弱中不放棄愛,在苦難中仍選擇信靠,那麼,我們的影子就會因著光而存在,我們的名字就會被寫在生命冊上,不再模糊,不再暗淡。

傳道者說:「人一生虛度的日子,如影兒經過。」

我想回答他:

「是的,我如影而行。但這影,是有光才能存在的。這光,名為恩典。」

來自網上

來自網上


—————————

傳道書第六章

我見日光之下有一件禍患重壓在人身上,就是人蒙上帝賜他財富、資產和尊榮,以致他心裏所願的一樣都不缺,只是上帝使他不能享用,反被外人享用。這是虛空,也是禍患。人若生一百個兒子,活許多歲數;他即使壽命很長,心裏卻不因福樂而滿足,又不得埋葬;我說,那流掉的胎比他倒好。因為這胎虛虛而來,暗暗而去,名字被黑暗遮蔽,而且沒有見過天日,甚麼都不知道,這胎比那人倒享安息。那人雖然活千年,再活千年,卻不能享福;眾人豈不都歸同一個地方去嗎?

人的勞碌都為口腹,心裏卻不知足。智慧人比愚昧人有甚麼益處呢?困苦人在眾人面前知道如何行,有甚麼益處呢?眼睛所看的比心裏妄想的倒好。這也是虛空,也是捕風。

先前所有的,早已起了名,人早知道人是如何的,不能與比自己強壯的相爭。話語多,虛空也增多,這對人有甚麼益處呢?人一生虛度的日子,如影兒經過,誰知道甚麼才是對他有益呢?誰能告訴他身後在日光之下會發生甚麼事呢?

(傳道書 6:1-12 和合本2010)

來自網上

來自網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宇牛-avatar-img
2025/05/22
阿門
林漢清-avatar-img
2025/05/21
嗨,晨安!追逐一生卻不曾握住!您今日之文寫來道盡“生命的意義”!
小愛-avatar-img
2025/05/23
影子不能沒有光!一生如影,只能追隨光而行。
李英華-avatar-img
2025/05/22
1.Eric,此篇12分鐘閱讀,是否分成2篇或3篇,讓讀者每天讀一些較不累。 2「他長壽,卻不快樂;他多子,卻無親。」 ** 這話很寫實喔! 3.「然而無論如何更名,那古老的頁面總緩緩翻回最初的那一頁:人。僅此而已。」 **人,是有限的。
avatar-img
Eric H的沙龍
220會員
356內容數
我自己並不是一個會碼字的,然而,有時聖靈充滿就會情不自禁寫下幾行可以稱為感動的句子。能思想,能拿出手來寫,能post這裡,都是神的恩典。若不是出於神,一切都不會成為可能。
Eric H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5/19
當我們以靈修默想的方式凝視《傳道書》第五章就像一朵清晨之露,在未全醒的世界裡輕輕開展,低聲對我們說:「你不必多說,只要走近。」走近那位在天上、卻願俯身在你心中點燈的神。你越安靜,祂越親近。你越願意相信,祂越讓你驚奇。祂不在夢裡,也不在遠方。祂就在你願意寂靜之時的那個瞬間,成為你心的喜樂。
Thumbnail
2025/05/19
當我們以靈修默想的方式凝視《傳道書》第五章就像一朵清晨之露,在未全醒的世界裡輕輕開展,低聲對我們說:「你不必多說,只要走近。」走近那位在天上、卻願俯身在你心中點燈的神。你越安靜,祂越親近。你越願意相信,祂越讓你驚奇。祂不在夢裡,也不在遠方。祂就在你願意寂靜之時的那個瞬間,成為你心的喜樂。
Thumbnail
2025/05/17
幸福是一種感覺,而意義是一種方向。幸福是瞬息萬變的,而意義卻是一座燈塔,即便風暴再大,它也不會熄滅。  有時候,幸福甚至會成為一種束縛。我們害怕痛苦,於是回避挑戰;我們渴望滿足,於是忽略了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可是,上帝創造生命,並不僅僅是為了我們去享樂,而是為了去愛,去給予,去點燃光明。  
Thumbnail
2025/05/17
幸福是一種感覺,而意義是一種方向。幸福是瞬息萬變的,而意義卻是一座燈塔,即便風暴再大,它也不會熄滅。  有時候,幸福甚至會成為一種束縛。我們害怕痛苦,於是回避挑戰;我們渴望滿足,於是忽略了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可是,上帝創造生命,並不僅僅是為了我們去享樂,而是為了去愛,去給予,去點燃光明。  
Thumbnail
2025/05/14
鸿雁心语:袮在轻风中来,像一首无言的诗 You drift in on the breeze, a quiet poem in motion. 在我知道袮就在的日子里,我常常用一颗微微跳动的心去感受每一片叶子的低语,每一束光的呢喃。袮从未说过话,却早已说尽万语。
Thumbnail
2025/05/14
鸿雁心语:袮在轻风中来,像一首无言的诗 You drift in on the breeze, a quiet poem in motion. 在我知道袮就在的日子里,我常常用一颗微微跳动的心去感受每一片叶子的低语,每一束光的呢喃。袮从未说过话,却早已说尽万语。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你—— 我的生命之光, 化為我夜空中不可磨滅的星, 因你而黯淡, 無盡的夢魘, 如月沉淵。 刻骨銘心的相遇, 注定的邂逅, 化為縈繞心田的枷鎖, 無法逃離宿怨的牢。 2 我, 我們的相遇, 你影中的影, 如縹緲雲霧, 承載著你的痛苦與哀傷,
Thumbnail
你—— 我的生命之光, 化為我夜空中不可磨滅的星, 因你而黯淡, 無盡的夢魘, 如月沉淵。 刻骨銘心的相遇, 注定的邂逅, 化為縈繞心田的枷鎖, 無法逃離宿怨的牢。 2 我, 我們的相遇, 你影中的影, 如縹緲雲霧, 承載著你的痛苦與哀傷,
Thumbnail
黑暗中有了光 如同生活中有了死亡 獨自待在深海底 獨自走在銀河邊緣 獨自站在文字絕崖俯瞰深淵
Thumbnail
黑暗中有了光 如同生活中有了死亡 獨自待在深海底 獨自走在銀河邊緣 獨自站在文字絕崖俯瞰深淵
Thumbnail
注視你,想像你終懷揣了什麼。
Thumbnail
注視你,想像你終懷揣了什麼。
Thumbnail
總是牽引著目光與步伐
Thumbnail
總是牽引著目光與步伐
Thumbnail
在生命灰暗時節 誰掌一燈明燭予我 你說天邊的烏雲 是一時罩頂的情形 我卻想知道的是 我心裏何時能得見光明 在黝黑的心裏 藏著無法說盡的秘密情事 只好深藏深藏 假若臆想也能成真 那麼我們是否可乘風遨翔 世間到底還有什麼美麗與淒豔足以再次感動你 不了不了 老人的光景 歲月的走馬燈 學庸2
Thumbnail
在生命灰暗時節 誰掌一燈明燭予我 你說天邊的烏雲 是一時罩頂的情形 我卻想知道的是 我心裏何時能得見光明 在黝黑的心裏 藏著無法說盡的秘密情事 只好深藏深藏 假若臆想也能成真 那麼我們是否可乘風遨翔 世間到底還有什麼美麗與淒豔足以再次感動你 不了不了 老人的光景 歲月的走馬燈 學庸2
Thumbnail
曾經擁有的,曾經懷抱的,曾經珍惜的 深怕錯過的,深怕失去的,深怕遺忘的 星光與炊煙 最終掩盡了一切 包括我
Thumbnail
曾經擁有的,曾經懷抱的,曾經珍惜的 深怕錯過的,深怕失去的,深怕遺忘的 星光與炊煙 最終掩盡了一切 包括我
Thumbnail
有人說,想要了解一座城市,要看它風和日麗時,也要看它疾風災難時,人與人之間的關懷在不在,被一些圍堵偏僻的角落,是否還有逆行的身影。 這世界上從來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這些凡人英雄破防了每一顆柔軟的心,每一份善行善念就像是對著山谷喊話的聲音,喊的人多了,整座山谷就會充滿愛的迴響。
Thumbnail
有人說,想要了解一座城市,要看它風和日麗時,也要看它疾風災難時,人與人之間的關懷在不在,被一些圍堵偏僻的角落,是否還有逆行的身影。 這世界上從來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這些凡人英雄破防了每一顆柔軟的心,每一份善行善念就像是對著山谷喊話的聲音,喊的人多了,整座山谷就會充滿愛的迴響。
Thumbnail
我眼底有不曾熄滅的光 儘管微弱 卻仍舊閃爍 因為不甘向世界低頭 因為—— 你在
Thumbnail
我眼底有不曾熄滅的光 儘管微弱 卻仍舊閃爍 因為不甘向世界低頭 因為—— 你在
Thumbnail
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自己生命中的一位大天使,帶來愛和力量。 即使在最黑暗的時刻,也有希望和愛存在。每個人都可以成為他人生命中的一束光,帶來力量和改變。讓我們像拉吉爾一樣,用慈愛和關懷去呵護他人,讓世界充滿更多的光明和希望。
Thumbnail
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自己生命中的一位大天使,帶來愛和力量。 即使在最黑暗的時刻,也有希望和愛存在。每個人都可以成為他人生命中的一束光,帶來力量和改變。讓我們像拉吉爾一樣,用慈愛和關懷去呵護他人,讓世界充滿更多的光明和希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