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通勤革命進行式#4:複製歐洲模式?還是另闢蹊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當我們看見哥本哈根、阿姆斯特丹的城市街景,人與車在自行車道上和諧穿梭,很容易想像:如果他們做得到,我們為什麼不行?

但真相是——亞洲不是歐洲,東方的城市條件截然不同,交通創新不能照搬照抄。




🏙 歐洲為何成功?「電輔車友善城市」的四個條件

1️⃣ 街道結構與密度

為什麼亞洲城市難以複製歐洲?
本篇內容共 1104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 鏈上觀察室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二輪解密人|洞察自行車產業,連結投資視野
27會員
87內容數
一座結合產業觀察與理財思維的知識沙龍。 「二輪」,不只代表單車, 正如愛因斯坦所說:人生如騎車,想保持平衡,就必須不斷前進。 前輪穿越產業變化,後輪承載投資邏輯。 歡迎加入,一起用觀點解密產業、用方法解密投資理財、用思考解密世界與自己。
2025/06/17
共享單車和自駕車無法滿足城市中距離通勤需求,本文探討電輔自行車(E-bike)如何成為3-15公里通勤的理想解決方案,並分析其優勢、國際案例及臺灣發展潛力與限制。
Thumbnail
2025/06/17
共享單車和自駕車無法滿足城市中距離通勤需求,本文探討電輔自行車(E-bike)如何成為3-15公里通勤的理想解決方案,並分析其優勢、國際案例及臺灣發展潛力與限制。
Thumbnail
2025/06/10
共享單車與自駕車曾被視為通勤革命的希望,但十年過後,它們並未帶來預期的改變。本文探討共享單車與自駕車的發展困境,並指出科技應與生活接軌的重要性。
Thumbnail
2025/06/10
共享單車與自駕車曾被視為通勤革命的希望,但十年過後,它們並未帶來預期的改變。本文探討共享單車與自駕車的發展困境,並指出科技應與生活接軌的重要性。
Thumbnail
2025/06/03
全球城市面臨通勤瓶頸,從紐約、東京到台北,交通建設越多,通勤問題卻越嚴重。本文深入探討城市通勤的三大挑戰:可及性、永續性與系統整合,並分析全球案例,尋找未來解方。
Thumbnail
2025/06/03
全球城市面臨通勤瓶頸,從紐約、東京到台北,交通建設越多,通勤問題卻越嚴重。本文深入探討城市通勤的三大挑戰:可及性、永續性與系統整合,並分析全球案例,尋找未來解方。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1.選擇提早準備路程 2.選擇公車代替捷運 在台北市移動,幾乎都選擇捷運,再走路到達目的地。
Thumbnail
1.選擇提早準備路程 2.選擇公車代替捷運 在台北市移動,幾乎都選擇捷運,再走路到達目的地。
Thumbnail
2024年1月1日,臺中市捷運正式開放攜帶單車搭乘,限時段及車站,並有尺寸限制等規定。本文分享了實際搭乘過程,包括購票、進站與搭乘過程,適合單車輕度使用者或通勤族群參考。
Thumbnail
2024年1月1日,臺中市捷運正式開放攜帶單車搭乘,限時段及車站,並有尺寸限制等規定。本文分享了實際搭乘過程,包括購票、進站與搭乘過程,適合單車輕度使用者或通勤族群參考。
Thumbnail
城市可以「是」怎樣?可以「變成」怎樣? 騎車、開車、搭乘大眾交通工具,各有不同風景,這也是現代性所帶來的視覺景觀變化。但在此之前,我們都是步行者。尤其當我們閒散漫步時,將看到生活日常習焉未察的驚喜。也就是尋求『再魅』......
Thumbnail
城市可以「是」怎樣?可以「變成」怎樣? 騎車、開車、搭乘大眾交通工具,各有不同風景,這也是現代性所帶來的視覺景觀變化。但在此之前,我們都是步行者。尤其當我們閒散漫步時,將看到生活日常習焉未察的驚喜。也就是尋求『再魅』......
Thumbnail
在四國旅行時,移動方式、交通班次、預定變更、飲食規則等有許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彙整幾條我在旅途中遇到和看到的狀況,分享給大家參考。
Thumbnail
在四國旅行時,移動方式、交通班次、預定變更、飲食規則等有許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彙整幾條我在旅途中遇到和看到的狀況,分享給大家參考。
Thumbnail
MaaS平臺旨在提供無縫的出行體驗,整合多種交通工具,透過單一應用程式查詢、預訂和支付多種交通工具的服務,例如捷運、公車、共享單車、計程車等。 透過MaaS平臺可以降低交通擁堵,減少碳排放,促進永續發展。 未來交通發展的重要趨勢。
Thumbnail
MaaS平臺旨在提供無縫的出行體驗,整合多種交通工具,透過單一應用程式查詢、預訂和支付多種交通工具的服務,例如捷運、公車、共享單車、計程車等。 透過MaaS平臺可以降低交通擁堵,減少碳排放,促進永續發展。 未來交通發展的重要趨勢。
Thumbnail
臺灣交通問題嚴重, 需要重新設計交通基礎建設,尤其是道路設施,支持交通環境重塑及改善,單車族應該站出來關注與行動。臺灣的交通有未來嗎?
Thumbnail
臺灣交通問題嚴重, 需要重新設計交通基礎建設,尤其是道路設施,支持交通環境重塑及改善,單車族應該站出來關注與行動。臺灣的交通有未來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