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話說得既詩意又深刻,讓人聯想到兩種人:
一、活在夢裡的人
他們總是懷抱理想,不太理會現實的條件限制。也許總在幻想一個遙不可及的愛情、一份完美的工作、一種不需妥協的人生。他們:
- 不願醒來,因為現實太痛。
- 或許在逃避,也可能是在創造。
- 看起來天真,內心卻可能比誰都敏感。
二、活在自己世界的人
他們內建了一個龐大精密的思維宇宙,不太關心外界的眼光與規則。他們:
- 有自己的邏輯與價值觀。
- 不一定孤單,但習慣獨處。
- 有人會說他們「怪」,也有人說他們「自由」。
這樣的人,或許難以融入群體,但卻是最容易「活出自我」的那一類。他們不像別人那樣活著,卻常常走出一條不同尋常的路。
這兩者也許不是缺陷,而是特質:
- 「夢」是靈魂的語言,讓我們記得初心與願景。
- 「自己的世界」是精神堡壘,也是創造的土壤。
如果你也是這樣的人,不必太急著改變自己。不必讓自己變成誰,也不必解釋你是誰。因為,有時候活在夢裡的人,才是真正醒著的那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