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到武打經典,甄子丹和鄒兆龍在《導火線》裡的最終對決絕對是另我最難忘的一段。那種拳拳到肉、不拖泥帶水的節奏,真的是每看一次都覺得過癮。
最近在寫故事的時候,經常需要描寫動作橋段。我自己在構思這些場景時,會盡量避開太冗長的「動作招式逐格解說」,而是專注在氣氛、節奏與角色的情緒堆疊。畢竟,一場精彩的打鬥,靠的不只是技巧,而是角色背後那股「不得不戰」的氣場。
我試著用自己的方式重現這段經典對決,讓打鬥不只是打鬥,更是一場角色意志的較量。
我衝進屋內,剛好撞上Tony換彈夾的瞬間,立刻舉槍瞄準他。扣下扳機,只聽得咔噠一聲,子彈已空。
他冷冷瞪我一眼,立即掃出肘擊,打掉我手中的步槍,接連直拳,如暴雨般襲來。
我雙臂環頭,勉強招架,他卻像野獸般,每記都帶著狠勁,把我一路逼退到屋外。
他拳腳狠辣,專攻要害,也因此出手過猛,破綻明顯。我突然抱住他的小腿,一個抱腿摔將他放倒在地,隨即翻身壓制,鎖上十字固,試圖終結戰鬥。
他強行拱起身體,反制將我壓倒,雙拳高舉朝我頭臉猛砸。我雙腿鎖住他腰間,盡力化解攻擊,趁空檔猛然夾住他的脖子,看他臉色發紅,激烈掙扎,那一刻我心中充滿快感。
Tony怒吼著將我抱起,猛撞欄杆,我後腦劇痛,雙腿本能緊扣,兩人一同摔落樓下。
濃煙繚繞中,我們倒地不起,四目交會,誰也不肯認輸。那一刻,我們明白--決戰才剛開始。
我們幾乎同時爬起來,調整呼吸,重新擺出架式。林間微風掠過,樹葉窸窣,彷彿也在屏息以待。
他搶先攻擊,我高掃回應,拳腳激烈對轟,毫不留情。我們像兩頭野獸般激戰,劇痛被腎上腺素壓下,彷彿只有意志在燃燒。
我越打越激動,猛地躍起,飛膝直擊他的胸口。Tony游刃有餘以連續肘擊破解,剛猛中還帶著靈活的變化。那攻守兼備的招式,讓我心中暗驚:他的實力,果然深不可測。
我故意後撤引誘,伺機踢出後踹,沒想到被他閃過,肘尖隨即如錐砸來。
我撲進他的懷裡,想施以摔技。Tony卻壓低重心,一連三擊回應,最後一記掃踢命中頭部,將我整個踢飛出去。
Tony擺出架式,嘴角掛著一抹嘲諷的笑容,神情從容而自信。我的鼻血沿著臉頰滑下,身體靠著牆,氣息紊亂,卻死命撐住,不讓自己倒下。
見我搖搖欲墜,他趁勢追擊,一記正蹬直踹而來。我旋身貼近,連續使出投技與過肩摔,硬生生將局勢翻轉。
Tony倒地後滿臉不甘,雙眼緊盯著。我卻渾身熱血沸騰,戰意高昂,身體自然進入節奏,順勢踢出一記前撩踢,打破僵局。
我連續出拳搭配踢擊,不斷施壓,還穿插幾個誘敵的假動作,把他逼得步步後退。隨著出拳速度和力道加快,他的防禦開始瓦解。我趁他姿勢混亂時毫不猶豫地躍起,凌空三連踢接連命中,把他踹得連退好幾步。
Tony焦躁不安,招式雜亂,我則穩定尋找破綻。終於等到機會,我當機立斷纏住他的下盤,旋身壓制,鎖上膝十字固,只聽膝關節發出一聲悶響,他當場重創。
他踉蹌站起,我順勢扯下他的外套罩頭,拳肘連擊不給還手機會。
「你完蛋了!Tony!」我低吼,將外套甩落地上。
這時他早就亂了套,出拳章法亂成一團。我看得出來他已是強弩之末;而他也自知無望,轉身便想逃走。
我當然不讓他逃脫,從後追上,鎖住頸部,施出背身裸絞。他掙扎片刻,體力耗盡,終於癱倒在我懷裡。這場戰鬥,終於落幕。
這次我嘗試用自己的方式詮釋這場戲,盡量不落入「每一招每一式都要解說清楚」的窠臼,反而更在意怎麼營造氣氛與角色之間的壓迫感。
很多人說武打難寫,其實我覺得與其強調「誰出哪一招」、「角度多精準」,不如試著抓住角色的心境轉折,以及這一幕之所以關鍵的情緒張力。
這是我個人的寫法詮釋,如果有格友也擅長寫打戲,或是有其他方法,歡迎留言交流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