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成人內容即將進入的頁面,可能含暴力、血腥、色情等敏感內容

第十章 :告別平淡——如何讓你的短篇故事更有張力

更新 發佈閱讀 18 分鐘

引言:為什麼我的故事“有點平”?

很多時候,我們滿懷熱情地寫下一個故事的開頭,腦海裡也有一些模糊的畫面和情節片段,但寫著寫著,卻感覺故事好像“推不動”了。人物似乎總在原地徘徊,情節也缺少起伏,讀起來就像一杯溫吞水,沒什麼味道。更讓人沮喪的是,當我們把稿子投出去,可能會收到編輯這樣的評價:“故事太平淡了”、“矛盾衝突不夠”、“情緒或者情節的期待感不足”。

相信不少寫作者都遇到過類似的情況。明明自己覺得這個設定挺有意思,為什麼讀者(或者編輯)就是感覺不到那種吸引力呢?問題可能就出在,我們沒能有效地為故事製造足夠的“張力”。

別擔心,這幾乎是每個創作者都可能遇到的階段性問題。這個章節,我們就來聊聊一些實用的方法,試著給你的故事注入活力,讓情節真正“動”起來,告別平淡,抓住讀者的心。

一、 診斷“平淡”:故事卡殼的常見原因

在找到解決辦法之前,我們先來看看導致故事平淡的一些常見“病灶”。有時候,問題並不是出在你的文筆或者創意本身,而是在情節的設計和推進方式上。

1.1 原地打轉的劇情點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腦子裡有一個情節或者一個情緒點,然後接下來的好幾段,甚至好幾章,都在圍繞著這一個點反覆描寫,卻感覺故事並沒有真正往前走?

比如,你想寫一個“追妻火葬場”的故事,發現丈夫出軌了。

第一章,你寫“我看到他和那個女人一起吃飯,沒來陪我,我很難過。”

第二章,你寫“我看到他給那個女人買奶茶,很親密,我更難過。”

第三章,你寫“我看到他送那個女人去醫院,而我生病時他卻不在,我非常難過。”

你看,連續三段劇情,事件雖然換了(吃飯、買奶茶、去醫院),但核心推動的點,都停留在了“我很難過”這個單一的情緒點上。主角除了難過,沒有產生新的想法,沒有采取不同的行動,故事的內核並沒有得到升級和推進。讀者讀了三章,感覺像是看了同一場戲的三個不同角度,新鮮感很快消失,自然會覺得平淡乏味。這種看似在寫,實則在原地踏步的寫法,是造成平淡的重要原因之一。

1.2 目標感的缺失

與“原地打轉”密切相關的是“目標感的缺失”。當故事僅僅圍繞主角的情緒(比如一直難過、一直憤怒)打轉時,往往是因為主角缺少一個明確的、需要去行動、去爭取的目標。

故事要前進,就需要一個驅動力。這個驅動力常常來自於主角內心的“想要”——她渴望達成什麼?她想改變什麼現狀?如果主角只是被動地承受、感受,而沒有產生要去“做什麼”的目標,情節就容易散掉,變成一連串缺乏方向的事件或情緒片段。讀者看不到主角想往哪裡去,自然也就提不起興趣跟隨意她一起走下去。

1.3 潛意識裡的“衝突迴避”

還有一種情況,可能我們自己都沒意識到,那就是潛意識裡在迴避寫“衝突”。設計和描寫衝突,尤其是能讓讀者感同身受的衝突,其實是挺費腦子的。有時候,我們會下意識地想要“快點把這段難寫的衝突混過去”,用三言兩語帶過,或者乾脆繞開。

但衝突恰恰是製造情節張力、展現人物弧光、激發讀者情緒的關鍵所在。如果總是迴避衝突,或者衝突的力度不夠,故事自然就會顯得波瀾不驚,缺少看點。

二、 給故事注入動力:目標與阻礙

認識到“平淡”的成因後,我們就可以對症下藥了。讓故事“動”起來的最基本、也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給你的主角明確的“目標”,併為她實現目標設置“阻礙”。

2.1 核心法則:設定目標,製造困難

簡單來說,情節就像一場旅程。主角是旅行者,她需要一個目的地(目標),而路上的各種挑戰(阻礙)則構成了旅程的風景和故事。

當一個事件發生後(比如前文提到的發現丈夫出軌),主角的情緒(難過、失望、憤怒、麻木等)是第一反應,但這不應該是終點。緊接著,這些情緒應該催生出一個行動的“目標”。

比如,因為難過和失望,她的目標可能是:“我要離婚,離開這個人。”

因為憤怒和不甘,她的目標可能是:“我要報復,讓他們身敗名裂。”

因為心死和想要重新開始,她的目標可能是:“我要徹底消失,讓他們後悔。”

甚至更現實的目標:“我要分割財產,爭取孩子的撫養權。”

你看,一旦有了具體的目標,主角就從一個被動的情緒承受者,變成了一個主動的行動者。故事的重心就從“他做了什麼讓我難過”轉向了“為了我的目標,我要去做什麼”。

2.2 如何設定有效的目標?

有效的目標通常具備以下特點:

源於內心:這個目標是主角內心真實渴望的,與她的性格、處境和剛剛經歷的事件緊密相關。

具體明確:目標越具體越好。“我要變好”就不如“我要離婚並爭取到孩子的撫養權”來得明確。

驅動行動:這個目標能自然而然地引出主角接下來要採取的一系列行動。

2.3 困難是動力的催化劑

光有目標還不夠,如果目標輕易就能實現,故事一樣會很平淡。這時候,“阻礙”就登場了。阻礙,就是橫亙在主角和她的目標之間的各種困難和挑戰。

繼續用“離婚”這個目標舉例,主角可能會遇到哪些困難?

對方不同意:丈夫可能出於各種原因(不想分財產、維護形象、控制慾等)拒絕離婚。

家庭壓力:公婆可能會用孩子、道德、經濟等進行脅迫或勸阻。

現實困境:作為家庭主婦,可能擔心離婚後的經濟來源;或者在收集對方出軌證據時困難重重。

情感羈絆:對孩子的不捨,甚至對過往感情的一絲留戀,都可能成為內心的阻礙。


這些困難會讓主角的“離婚之路”變得波折,充滿不確定性。而主角為了克服這些困難所採取的行動——比如,諮詢律師、尋找證據、與家人談判、尋求幫助、自我成長等等——就構成了實實在在向前推進的情節。她在行動中遭遇新的衝突,做出選擇,展現智慧或掙扎,這整個過程,就充滿了張力,讓讀者想要跟隨她一起去看最終的結果。

三、 讓衝突更“扎心”:事件的選擇與設計

我們已經知道,目標和阻礙是推動情節前進的引擎。但是,僅僅設置了阻礙還不夠。同樣一個困難,用不同的具體事件來呈現,給讀者帶來的感受可能天差地別。要想讓故事更有張力,我們就需要學會精心選擇和設計那些能夠真正“扎”到讀者心裡的事件。

3.1 同一阻礙,不同“痛感”

想象一下,你的女主角下定決心要離婚,但丈夫就是不同意,這就是阻礙。現在,我們來看看丈夫不同意的原因,感受一下不同原因帶來的“痛感”差異:

原因 A: 丈夫說:“我現在正處在升職的關鍵時期,不能出任何負面新聞影響前途。我們暫時緩緩,等我升職之後,財產方面我會多補償你一些。”

這種原因雖然也讓人生氣(畢竟他出軌在先),但聽起來似乎還有點“人話”,像是一種基於利弊權衡的、相對“正常”的自私。女主角可能會感到憤怒、無奈,但恨意或許沒那麼深。

原因 B: 丈夫冷笑著說:“離婚?你想得美!這些年你在家吃我的喝我的,現在想分走我一半家產?門兒都沒有!再說,你走了誰給我做飯洗衣服帶孩子?我可不想花錢請保姆。”

這種原因就遠比前一個更傷人。它完全抹殺了女主角多年的付出,將她視為免費保姆和可以隨意丟棄的附屬品,充滿了功利和涼薄。這種“痛感”明顯加深了,讀者的憤怒值也會隨之飆升。

原因 C: 經過一番調查,女主角震驚地發現,丈夫(甚至可能聯合了那個第三者,比如她的“好閨蜜”)早就給她買了高額意外保險,正計劃製造一場“意外”讓她消失,這樣他們就能名正言順地繼承她的財產(甚至可能包括她孃家的財產)。暫時不離婚,只是為了方便實施他們的惡毒計劃。

這已經不是簡單的自私或涼薄了,而是赤裸裸的歹毒和背叛,甚至威脅到了生命安全。這種阻礙帶來的“痛感”無疑是頂級的,足以讓讀者感到毛骨悚然,對反派的恨意也達到了極點。

看到了嗎?同樣是“離婚受阻”這一個困難,由於引發困難的具體“事件”(丈夫的真實意圖)不同,其激烈程度、可惡程度以及帶給主角和讀者的情感衝擊力,是完全不在一個量級上的。原因A可能只是小幅度的情緒波動,而原因C則能掀起驚濤駭浪。

3.2 尋找“最痛點”:選擇直擊人心的事件

要想讓故事不平淡,我們就要敢於去觸碰那些“最痛的點”。在設計情節,尤其是設計阻礙和衝突時,要多問自己一句:這個事件,夠不夠“痛”?能不能最大限度地調動起讀者(以及主角)的情緒?

有時候,我們需要讓事件“遭人恨”一點,甚至“奇葩”一點。越是戳中人們普遍的道德底線、情感軟肋,或者越是展現出人性的極端(無論是極好還是極壞),往往越能引發強烈的情感共鳴或激烈的聲討,也就越能避免平淡。

但是,強調“遭人恨”和“奇葩”,並不意味著可以天馬行空地胡編亂造。再“狗血”、再奇葩的事件,也需要有現實的根基。 這個根基,可能是現實中確實存在的極端案例,也可能是一種普遍的情感邏輯或人性弱點。

比如,“外星人為了搶奪我的家產,殺了我全家”,這個設定夠奇葩了吧?但讀者很難代入,因為缺乏現實基礎。可如果改成“丈夫為了獨吞家產,與情人合謀殺了我全家”,雖然同樣殘酷和極端,但讀者卻能瞬間代入,因為這是基於人性的貪婪和惡毒,是現實中(儘管罕見)可能發生的慘劇。

所以,選擇事件時,要追求衝擊力,但更要保證它在情感邏輯或現實可能性上是站得住腳的。要讓讀者覺得“雖然很過分/很慘,但確實有可能發生”或者“這種感受我懂”,而不是“這都什麼跟什麼,太扯了”。

3.3 人設與事件的統一:避免邏輯硬傷

在追求“痛點”和衝擊力時,還有一個極其重要的原則必須遵守:事件的設計必須符合你給人物設定的性格和行為邏輯(即“人設”)。

我們來看一個例子:假設故事的設定是“我(主角)肝臟破裂急需救治,但我的父母卻更關心只是受了輕傷的弟弟”。這個情節本身已經具備了相當的“痛感”。但父母具體會怎麼做,取決於你給他們設定的“人設”。

人設 1:父母雖然偏心弟弟,但並非完全不愛主角,只是愛得不均衡,更容易相信弟弟。

合理事件:車禍現場,弟弟惡人先告狀,謊稱是主角推他導致受傷,並誇大傷情;同時,主角因為劇痛難以清晰辯解,甚至被弟弟誣陷為“裝痛博同情”。父母在信息不對稱和偏心的雙重影響下,“誤會”了主角,急著帶弟弟去醫院,過程中可能還會責罵主角“不懂事”、“就知道惹禍”。——這種情況下,父母的行為雖然傷人,但符合他們“偏心但非完全冷血”的設定,根源在於“誤會”和“偏信”。讀者會為主角感到委屈和憤怒,後續也為父母的後悔留下了可能。

不合理事件:父母明確知道主角肝臟破裂、生命垂危,弟弟只是擦破皮,卻依然對主角說:“你活該!死了算了!”然後只帶弟弟走了。——這就與“並非完全不愛”的人設產生了嚴重衝突。讀者會覺得“這父母怎麼回事?前後矛盾”,代入感瞬間消失,只會覺得莫名其妙。

人設 2:父母極度重男輕女/偏心,從小就虐待、厭惡主角,對她的生死毫不在乎。

合理事件:在這種人設下,即使他們知道主角重傷、弟弟輕傷,說出“死了更好,省心了”之類的話,做出棄之不顧的行為,反而是符合他們冷血人設的。這種父母雖然極端,但現實中並非完全沒有。只要你前期鋪墊好了這種極端人設,那麼後續的殘酷行為就是邏輯自洽的。

簡單來說,你給人物穿上了什麼樣的“衣服”(人設),就決定了他/她會做出什麼樣的舉動,說什麼樣的話。不能為了追求一時的“爽點”或“虐點”,就讓人物做出違背其核心設定的事情。一旦讀者察覺到這種邏輯上的“硬傷”,就會立刻“出戏”,你前面營造的所有情緒和氛圍都可能功虧一簣。好的故事,人物和情節永遠是相互成就,高度統一的。

四、 讓節奏起飛:劇情點的升級

前面我們提到,“原地打轉”是導致故事平淡的常見原因。那麼反過來,避免平淡的關鍵就在於讓劇情點不斷“升級”,推動故事真正地向前發展,而不是在同一個層級上反覆消耗。

4.1 什麼是劇情點升級?

劇情點升級,意味著你的故事在向前推進的過程中,無論是人物的情感、遭遇的事件,還是追求的目標,都發生了階段性的變化或提升,進入了新的層面。它不是簡單的重複,而是發展和深化。

4.2 升級的類型

升級可以體現在多個維度:

情緒升級:主角的情感不再僅僅停留在最初的“難過”或“震驚”。隨著情節發展,她的情緒應該有層次、有遞進。比如,從最初發現背叛時的傷心絕望,升級到認清現實後的冷靜和決心,再到採取行動時的憤怒和力量,或者在遭遇挫折時的迷茫與掙扎,最後達成目標時的釋然或新的思考。這個情緒的“階梯”本身就構成了故事的內在起伏。需要注意的是,情緒升級不是指用更激烈的詞語去描述同一種感受,而是指情感狀態本身的轉變和發展。

事件升級:後續發生的事件,應該比之前的事件帶來更強的衝擊力、更關鍵的影響,或者將衝突推向更激烈的高潮。比如,在離婚故事裡,從最初“看到丈夫和別人吃飯”,升級到“當面對峙,發生爭吵”,再升級到“丈夫為了阻止離婚,開始威脅或使用手段”,再到“主角找到關鍵證據,發起反擊”。每一個事件都將矛盾推向了新的高度,讓讀者感受到情節在一浪高過一浪地推進。

目標升級:有時候,隨著劇情的發展和主角認識的深化,她最初的目標也可能發生變化或升級。比如,一開始的目標可能只是“順利離婚,拿到撫養權”,但在過程中遭遇了對方的無情打壓和算計後,目標可能升級為“不僅要離婚,還要讓他為所作所為付出代價,揭露他的真面目”,甚至可能在解決自身困境後,衍生出幫助其他類似遭遇者的更大目標。目標的升級,往往也伴隨著主角的成長弧光。


有意識地在這些維度上推動“升級”,你的故事就不會卡在某個環節,而是呈現出動態發展的活力。

五、 製造驚奇:反轉的力量

如果說目標、阻礙、事件選擇和升級是讓故事“動起來”的基礎動力,那麼“反轉”就是給故事注入“爆發力”和“驚奇感”的強效催化劑。

5.1 反轉的魅力:打破或實現期待

反轉,顧名思義,就是在情節發展到某個節點時,突然出現意想不到的轉折,徹底顛覆之前的局面、人物關係或者讀者預期。它可能是:

一直處於弱勢的主角,突然亮出底牌,絕地反擊。

看似板上釘釘的事情,卻因為一個隱藏細節而完全改變走向。

某個角色的真實身份或目的,與之前的表現截然不同。

讀者以為即將達成的目標(如復仇成功),卻在最後一刻功虧一簣(或者以意想不到的方式達成)。

讀者看故事,很大程度上是在看一種“期待”的實現與否。他們期待壞人受到懲罰,期待主角達成心願,期待謎底揭曉。反轉的魅力就在於,它要麼在讀者最意想不到的時候,“啪”地一下打破了這種期待,製造出震驚、緊張、揪心等強烈的情緒;要麼就是在吊足胃口之後,以一種出人意料的方式,加倍地實現了讀者的期待,帶來巨大的滿足感和興奮感。

5.2 反轉如何避免平淡?

一個設計精良的反轉,能夠瞬間點燃整個故事。它天然地製造了情節的“峰迴路轉”:

在復仇文裡,反轉發生前,往往是反派囂張得意,主角步步維艱,情緒曲線是壓抑的;反轉發生時,力量對比瞬間逆轉,反派被打落塵埃,主角揚眉吐氣,情緒曲線急劇上揚,形成巨大的落差。

在追妻火葬場文裡,反轉發生前,是男主角高高在上,虐待或忽視女主角;反轉發生(比如女主角心死離開或變得強大),男主角開始後悔、追逐,原來的權力關係顛倒過來,同樣形成了強烈的戲劇性起伏。

這種由反轉帶來的巨大落差和情緒波動,是打破平淡、讓故事高潮迭起的最有效手段之一。

5.3 構思中的反轉意識

既然反轉如此重要,我們就應該在構思階段就有意識地去設計它。不要等到故事寫到一半,才發現太平淡了,臨時想加個反轉,那樣往往會顯得生硬。

提前規劃:在搭建故事框架時,就要思考:故事的高潮在哪裡?結局是怎樣的?有沒有可能設置一個或幾個關鍵的反轉點?這個反轉點大概會發生在故事的哪個階段?

精心鋪墊:好的反轉不是憑空掉下來的,它需要前面有不動聲色的鋪墊。這些鋪墊可能是一些看似不起眼的細節、一句話、一個眼神,在反轉揭曉時,讀者回想起來才會恍然大悟:“原來是這樣!”

利用卡點:反轉常常是設置懸念和“卡點”(Cliffhanger)的最佳時機。在一個關鍵的反轉剛剛發生,或者即將揭曉時結束一個章節或片段,能夠極大地激發讀者的閱讀慾望。


當然,反轉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為了反轉而反轉。它必須服務於你的主題和人物,並且保持邏輯上的合理性。但擁有“反轉意識”,會讓你的創作思路更加開闊,更容易寫出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

結語:讓你的故事“活”起來

總結一下,想要讓你的短篇故事告別平淡,變得更有張力,不妨試試這幾招:

1.明確目標,設置阻礙:給主角一個清晰的行動方向,並讓她在前進路上不斷遭遇挑戰。

2.精心選擇,製造“痛點”:用更具衝擊力、更能觸動人心的具體事件來呈現衝突,但要確保事件符合人物設定和現實邏輯。

3.推動升級,避免重複:讓人物的情緒、遭遇的事件或追求的目標不斷髮展變化,進入新的層次。

4.善用反轉,製造驚奇:在關鍵節點設計意想不到的轉折,打破或實現讀者期待,掀起情節高潮。

這些方法並非孤立存在,而是常常需要結合運用。掌握它們,需要不斷的練習和思考。但只要你有意識地去運用這些技巧,勤於實踐,相信你的故事一定能慢慢“活”起來,展現出它應有的光彩和吸引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UnclePea知識付費資源分享
3會員
157內容數
專注零成本互聯網創業,分享商業思維、商業模式、自媒體運營、電商副業、內容變現實戰攻略。每日更新抖音 / 快手爆款邏輯、小紅書引流技巧、知識付費玩法,揭秘廣告分成、直播帶貨變現策略。定期拆解月入 10W + 案例,提供AI 工具、腳本模板等乾貨,適配新手及進階用戶。關注解鎖可複製的流量密碼,讓技能與時間價值最大化!
2025/05/21
一、題材是什麼?它從哪裡來? 剛開始嘗試寫短篇故事時,很多作者可能會問:“現在流行什麼題材?” 或者 “我該寫什麼題材才容易受歡迎?” 在討論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得先弄明白,在網文創作,尤其是女頻短篇這個領域裡,“題材”到底指的是什麼? 1.1 題材並非一成不變 你可能會覺得,“題材”就像是圖書
Thumbnail
2025/05/21
一、題材是什麼?它從哪裡來? 剛開始嘗試寫短篇故事時,很多作者可能會問:“現在流行什麼題材?” 或者 “我該寫什麼題材才容易受歡迎?” 在討論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得先弄明白,在網文創作,尤其是女頻短篇這個領域裡,“題材”到底指的是什麼? 1.1 題材並非一成不變 你可能會覺得,“題材”就像是圖書
Thumbnail
2025/05/21
引言 當你點開寫作軟件,準備敲下第一個字時,心中是不是充滿了激動和一點點忐忑?腦海裡或許已經有了無數個精彩的故事片段,迫不及待想把它們變成動人的文字,分享給更多人看。寫故事,尤其是寫能引起共鳴的女性向短篇故事,是一件特別有創造力、也特別美好的事情。 不過,剛開始寫作的姐妹們,可能常常會遇到一些困
Thumbnail
2025/05/21
引言 當你點開寫作軟件,準備敲下第一個字時,心中是不是充滿了激動和一點點忐忑?腦海裡或許已經有了無數個精彩的故事片段,迫不及待想把它們變成動人的文字,分享給更多人看。寫故事,尤其是寫能引起共鳴的女性向短篇故事,是一件特別有創造力、也特別美好的事情。 不過,剛開始寫作的姐妹們,可能常常會遇到一些困
Thumbnail
2025/05/21
引言:從想法到故事,結構是你的指南針 腦海中閃過一個絕妙的點子,人物的形象、動人的情節片段讓你激動不已,迫不及待想把它寫出來分享給全世界——這或許是許多創作衝動的開端。從一個模糊的想法到一個完整、吸引人的短篇故事,中間隔著的,往往是如何將這些閃光的碎片有效地組織起來。這時候,“結構”就扮演了至關重
Thumbnail
2025/05/21
引言:從想法到故事,結構是你的指南針 腦海中閃過一個絕妙的點子,人物的形象、動人的情節片段讓你激動不已,迫不及待想把它寫出來分享給全世界——這或許是許多創作衝動的開端。從一個模糊的想法到一個完整、吸引人的短篇故事,中間隔著的,往往是如何將這些閃光的碎片有效地組織起來。這時候,“結構”就扮演了至關重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我不知道會不會每個人都同意接下來的這句話,但我個人的經驗是吸引人的故事與傑出的故事並非畫上等號的。 當一個故事在概念、設定上足夠出色,是的,我覺得甚至不需要多精彩的劇情安排至少在一開始就會抓住觀眾的注意力。 講講幾個例子好讓你能被我說服看看好了。 想像有個角色,基本上無所不能,他單憑自己就能滅
Thumbnail
我不知道會不會每個人都同意接下來的這句話,但我個人的經驗是吸引人的故事與傑出的故事並非畫上等號的。 當一個故事在概念、設定上足夠出色,是的,我覺得甚至不需要多精彩的劇情安排至少在一開始就會抓住觀眾的注意力。 講講幾個例子好讓你能被我說服看看好了。 想像有個角色,基本上無所不能,他單憑自己就能滅
Thumbnail
我覺得故事寫得有點怪怪的,雖然我看上去蠻順的,讀起來也很順但就是感覺有點怪,所以整篇刪除打掉重練,但現在靈感幾乎為零,有些微靈感但還是沒想出來故事要怎麼寫。
Thumbnail
我覺得故事寫得有點怪怪的,雖然我看上去蠻順的,讀起來也很順但就是感覺有點怪,所以整篇刪除打掉重練,但現在靈感幾乎為零,有些微靈感但還是沒想出來故事要怎麼寫。
Thumbnail
  跟動不動就幾十萬字起跳的小說比起來,我更喜歡寫不長也不短的故事;比起那些故事裡的世界觀很大,人物關係錯綜複雜,我更喜歡寫只有少少幾個人相處而發生的故事!
Thumbnail
  跟動不動就幾十萬字起跳的小說比起來,我更喜歡寫不長也不短的故事;比起那些故事裡的世界觀很大,人物關係錯綜複雜,我更喜歡寫只有少少幾個人相處而發生的故事!
Thumbnail
「所有故事都是每個人的經歷,再由他人書寫,未完之處則稍加杜撰,完成現在的謊言」 嗯...... 早安啊,沒想到你這麼早就來了,是想早點看故事嗎?那我也開始準備準備,為故事寫下結局吧。嗯?認為現在寫結局太早?嗚......現在的我可能沒辦法寫那麼多,畢竟是補全殘缺的故事,詳細地內容還是要問作為
Thumbnail
「所有故事都是每個人的經歷,再由他人書寫,未完之處則稍加杜撰,完成現在的謊言」 嗯...... 早安啊,沒想到你這麼早就來了,是想早點看故事嗎?那我也開始準備準備,為故事寫下結局吧。嗯?認為現在寫結局太早?嗚......現在的我可能沒辦法寫那麼多,畢竟是補全殘缺的故事,詳細地內容還是要問作為
Thumbnail
創作是無盡的爆裂,而人是有限的生命體,體力、精神與時間都是,不可能承受過多過長的超絕體驗。於是,寫作者最常要處理的是,自身的失敗感。寫作並不難,難的是如實地面對自己的暗面、平庸與無能。
Thumbnail
創作是無盡的爆裂,而人是有限的生命體,體力、精神與時間都是,不可能承受過多過長的超絕體驗。於是,寫作者最常要處理的是,自身的失敗感。寫作並不難,難的是如實地面對自己的暗面、平庸與無能。
Thumbnail
三月說好要寫長篇小說,不過進度大落後,因為最開始時一直抓不到感覺,寫出來的成品連自己也過不了,越心急越寫不下去,心裏極度焦慮。 認真思考後,隨即發現問題所在,我所寫的內容都是「講」出來的,而好看的小說應該是「演」出來的。如果我單純講述一段關係怎樣怎樣,那顯然索然無味,我必須透過劇情讓讀者感受到那是
Thumbnail
三月說好要寫長篇小說,不過進度大落後,因為最開始時一直抓不到感覺,寫出來的成品連自己也過不了,越心急越寫不下去,心裏極度焦慮。 認真思考後,隨即發現問題所在,我所寫的內容都是「講」出來的,而好看的小說應該是「演」出來的。如果我單純講述一段關係怎樣怎樣,那顯然索然無味,我必須透過劇情讓讀者感受到那是
Thumbnail
       各位,寫完了第一章,雖然成績不太好,也挺灰心的,但我在撰寫時還是很開心的,也有看到一些讀者按讚,真的很感謝,這是我第一次寫完整的小說,文筆不算成熟,也不完美,還是很謝謝各位讀者願意閱讀。      
Thumbnail
       各位,寫完了第一章,雖然成績不太好,也挺灰心的,但我在撰寫時還是很開心的,也有看到一些讀者按讚,真的很感謝,這是我第一次寫完整的小說,文筆不算成熟,也不完美,還是很謝謝各位讀者願意閱讀。      
Thumbnail
每篇故事發生在昨日、今日和明日,每篇故事存在虛實之間;存在你我之間。要如何把故事說好,就需從尋找故事開始的地方說起。透過G A T E故事法、一句故事法和異質同構法,製造出令人留下深刻的記憶點,讓故事更加有吸引力,是一本令人愛不釋手的好書;也是一本可以時常翻閱的案頭書,豐富我們的生活。
Thumbnail
每篇故事發生在昨日、今日和明日,每篇故事存在虛實之間;存在你我之間。要如何把故事說好,就需從尋找故事開始的地方說起。透過G A T E故事法、一句故事法和異質同構法,製造出令人留下深刻的記憶點,讓故事更加有吸引力,是一本令人愛不釋手的好書;也是一本可以時常翻閱的案頭書,豐富我們的生活。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