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不該只是冷冰冰的演算法堆疊。真正能改變世界的科技,從來都是以「人」為出發點,為了解決人類在生活、情感與思維上的問題而誕生。這份筆記,記錄我作為一名開發者,對於 AI 在現代社會所扮演角色的深層觀察與期許。
科技的價值,來自於理解人性
"Technology alone is not enough... it's technology married with the humanities that makes our hearts sing." – Steve Jobs
賈伯斯講得這一段話,美得像一首詩。唯有科技跟人文的交會點,才是價值所在。我們追求更快的模型、更大的參數量、更高的準確率,但那只是手段。 真正重要的是:
- AI 能否幫助一位迷惘的人找到方向?
- 能否理解使用者當下的語氣與心境?
- 能否讓陌生人彼此更理解,而不是更對立?
科技的終點,不是「做得出來」,而是「做得對、做得溫暖」。
Connecting People:AI 的核心價值
Nokia 的 "Connecting People",其實正是今日 AI 最該學習的精神:
- GPT 應該讓溝通更真誠,而不是更機械。
- 翻譯 AI 應該理解文化脈絡,而不只是詞語對應。
- 心理 AI 應該陪伴使用者探索自己,而不是給一個冷冰冰的判斷。
每一個 Chatbot、推薦系統、助理,都有機會成為「人與人理解的橋梁」。
我相信的未來:AI 為人所用,不是反過來
我們正處於一個 "算力貴族化" 的時代——
- 訓練模型只有雲端巨頭能玩
- 大型語言模型像是新的主機中心
- 個人開發者回到 "接終端機" 的角色
但革命不會永遠被壟斷
我相信:
- 開源模型 + API 組合 + Edge AI
- 將讓開發者重新擁有創造的力量
- 真正的創新來自 garage coder,而不是 data center
我們要做的,是讓 AI 下凡——走入人間煙火裡
我們還需要寫程式嗎?
也許程式只是工具,但用來翻譯情感、改善人際的那一刻—— 它就變成了語言,一種與世界、與他人、與自己溝通的方式,也是讓 AI 下凡的橋樑。
這份筆記將會持續更新。 每當我寫下一行程式,我都會問自己:
這段程式,是為了讓人更自由,還是更被控制? 是讓人更理解自己,還是更迷失自己?
科技始終來自人性。 而我,希望讓它回歸人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