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栃木縣日光市的「日光山輪王寺」,是與日光東照宮、二荒山神社並列的「日光二社一寺」之一,同為世界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
輪王寺歷史悠久、氣勢恢宏,是結合佛教信仰與日本歷代將軍文化的聖地。寺內最知名的建築「三佛堂」,供奉著日光連峰三座聖山的本地佛——千手觀音、阿彌陀如來與馬頭觀音,金碧輝煌、莊嚴壯麗;另一必訪亮點為「寶物殿」,館藏眾多重要文化財與歷史文物,完整呈現日光的宗教藝術與德川家歷史的深層脈絡。來訪輪王寺,是一場穿越古今的文化體驗。一起來蒐集二社一寺的最後景點吧。

三佛堂同時也是關東地區最大的木造佛堂。
日光山輪王寺|簡介
輪王寺是歷代德川將軍的祈願所,也是參拜日光東照宮的修行之地。不同於東照宮的華麗與二荒山神社的神聖,輪王寺展現出寧靜而莊嚴的佛教氣息,適合想深入體驗日本佛教文化的旅人。輪王寺擁有不少建築,也有各種排列組合的入場方式,考量時間因素,我們選擇三佛堂與寶物殿+逍遙園的套票。

其實應該花更多時間好好逛。
票券設計也值得收藏。

日光山輪王寺|三佛堂
三佛堂是整座寺院最具代表性的建築之一,也是關東地區最大的木造佛堂。朱紅色的外觀與黑瓦屋頂氣勢宏偉,堂內供奉的是日光三山的本地佛,分別象徵三座神聖山岳:千手觀音(男體山)、阿彌陀如來(女峰山)、馬頭觀音(太郎山)。可惜為了維護佛像莊嚴與參拜氛圍,堂內禁止拍照攝影,只能親眼感受其莊嚴氛圍。

高8公尺的佛像,真的讓人目不轉睛。
三佛堂後方有座外觀特別的「相輪塔」。通體漆黑的塔身搭配金色寶珠與環形風鈴,象徵佛法的莊嚴與智慧普照。這座塔形獨立矗立,與佛塔頂部的相輪造型相仿,是佛教建築中少見的形式之一,這裡常被遊客忽略,是座靜謐的亮點。

風起時,風鈴清音悠揚,也為寧靜的寺院增添幾分靈動氣息
後方有一處建於石基之上的鐘樓堂,它以木造結構搭配傳統和式屋頂,風格古樸莊嚴。鐘樓中懸掛的大鐘稱為「梵鐘(ぼんしょう)」,是佛教寺院用來報時、警醒或舉行法事儀式的重要設施。尤其在新年(除夜之鐘)時,如同東京增上寺跨年:108撞鐘祈福、放氣球迎新年!獨特日本跨年體驗分享會敲響108聲梵鐘。

雖然看不到,還是能想像鐘聲。
日光山輪王寺|寶物殿、逍遙園
參拜完三佛堂,接著就到後方的寶物殿。這座低調卻極具文化價值的展覽館,收藏了來自輪王寺千年歷史中的珍貴文物,是了解日光信仰與德川幕府背景的重要窗口,館藏包括德川家歷代將軍的法會用品、鎧甲,以及鎌倉至江戶時代的佛像。同樣不能拍照,就用眼睛感受吧。

可以迅速理解日光一帶的歷史。
從寶物殿連通的逍遙園,則是皇太子守澄(1634–1680)在輪王寺任住持並統管輪王寺時的私家花園。

此園區為一座典型的回遊式池泉庭園,意即可以沿著園路繞著中央水池散步。
花園的設計,其設計靈感來自京都附近的琵琶湖沿岸景觀。

京都為皇太子守澄長大的地方。
藉由石燈籠、小茶亭與瀑布流水聲,營造出一種與世隔絕的寧靜感,讓人真正體會「逍遙」之意。

整座花園中使用的石頭都是從日光的山川河流中收集的。
日光山輪王寺|下山
下山的路上,遇見了日光開山祖師勝道上人紀念銅像。他於西元766年左右首次攀登男體山(即日光山主峰),並奠定了日光山的佛教基礎。

最終沿著石階,慢慢走回日光車站啦。

二社一寺之旅也就畫下句點。
景點小心得
「二社一寺不僅能欣賞建築,也能深入了解歷史,難怪會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比較遺憾的應該就是,時間真的不夠用吧。
旅遊資訊
日光山輪王寺
營業時間:08:00~16:00(4~10月延長營業至17:00)
費用:三佛堂+寶物殿、逍遙園500元
建議停留時間:90分
交通方式:東武日光/JR日光站搭乘「世界遺産めぐり」巴士到「西參道茶屋」下車,徒步約10分鐘即抵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