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許多的富習慣和窮習慣,是造就形成今日的你的一個關鍵。
有些人天生有錢,比如:
含著金湯匙出生,大直兩間房子,爸爸是某半導體公司董事。
你可能會這麼想,他有什麼習慣應該都沒差,一定會有錢。
實際上根據作者兩人針對兩百多位富爸爸們的研究,尤其是針對那些白手起家的爸爸們,幾乎一致都不會放任小孩想怎樣就怎樣。
從小灌輸小孩觀念就是,必須對自己負責,教導並確保他們有正確的金錢觀念。
獨立自強,有良好人際關係與能適當的表達自己。幫助回饋社會。
我們可以把這些叫做富爸爸教導他們的富習慣。
而在兩位作者的許多問券調查和親身經歷中,也揭露了許多富習慣造就富人的方式。
他讓有錢人變得更有錢,並且不斷循環。
根據他們的研究,有67-80%的富人,其實是白手起家或從中產階級開始,並不是他們自己有一個富爸爸。
所以他們一定做對了什麼,才從原本的資產狀態,變成富人。
書中舉幾個經典例子的習慣,比如:
富人想著如何拿錢去做投資,一般人想著如何花錢。
富人想著如何用現在的錢賺更多的錢,一般人擔心錢會花光。
富人相信舉債用槓桿會創造財富,一般人相信心情工作會使他們富有。
富人不相信工作保障這件事情,一般人相信有工作就能得到生活上的保障。
富人身體力行,致力於致富,一般人則是想要致富。
富人曉得錢和快樂無關,但確實會使人生過得更輕鬆更愉快,而一般人相信金錢會使他們快樂。
富人歡迎所有的一般人加入富人的行列,一般人則認為富人擁有絕大部分世界上的財富是錯誤的。
富人曉得智商和致富無關,一般人認為必須受過教育和擁有聰明才智才能致富。
諸如此類,實在太多,有興趣可以去看書,也很值得把書買回來身體力行。
而最重要的是你可以從今天開始做起。做個三天的日常習慣紀錄,了解你目前習慣是怎樣。像是:
我常常抓不到重點。
我常常浪費時間。
我回到家就在看電視,不斷消費人生和時間。
我會翹腳作業,久坐不站。
我會大吃大喝得到滿足。
先把自己的習慣抓出來,如果你覺得是好習慣那就持續下去,如果你覺得是壞習慣,那務必做相反的事。
讓我們先從更正日常習慣做起,養成富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