鍵盤對我這樣的程式設計師,是吃飯的工具。
買好一點,舒適一點,我錢很肯花。
以前機械鍵盤剛盛行的時候,買了一把FILCO 機械青軸鍵盤。
設計純璞,但質感華麗。
說是鍵盤界的精品也不為過。
尤其按壓下去的感覺很是不同,有回饋感不說,聲響也是不簡單。
(只有吵而已)
當你靈感一來,振筆疾書的寫作、聊天、寫CODE的時候,這把就像神兵利器一樣。
讓你感覺宛如偉大的創作者一般。
(但實際上不可能因為用好鍵盤就一定會寫出什麼好東西就是了)
然後沒多久他就掉漆(落漆)了。
有次我弟看到還說,為什麼不換一把,鍵盤他第一次看到用到漆都掉了。
然後接著出現按某些鍵沒反應,或是某些鍵一按就連點,按一下出現好幾下這樣子的情況發生。
上網找到代理商寫了信件回去也沒有回,那時才剛用兩年半,保固已經過了。
在FB找到原購買商家,說我是鍵盤電路板壞掉,要修的話大概一千多。
我想想就不修了,2年半就壞掉這件事情我覺得有問題。
心想這樣實在非常不划算,以前的薄膜鍵盤用10年也沒有壞阿!
我不信邪,於是又買了第二把機械鍵盤,這次買德國原廠出的Cherry MX2 茶軸。
結果情況更慘,一年半就壞了。
比起FILCO,CHERRY更慘,連點不說,後來電腦直接抓不到鍵盤。
明明標榜比薄膜鍵盤耐用,實際上卻一點也不耐用。
反倒是我現在又重買了一個薄膜鍵盤399的,正常水準發揮。
回復以前寫CODE的感覺不說,按壓感回復以前的習慣以後也並沒有差到哪裡去。
雖然不像以前用機械鍵盤的按壓感明顯,但是耐用、值得信任其實對於一個工具很重要。
這就是我的機械鍵盤使用血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