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4/21,一個月前寫的專欄文章,現在公開給大家看。當天收盤價201.5,現在多少錢?記者?分析師?你寫的文章,你說過的話,經得起時間和事實的考驗嗎?你看媒體聽分析師的話買股票,真的能賺錢?
這時順便幫乾女兒打個廣告,不知道是不是換經紀公司改名了,現在在當職業踢館魔王。不過老實說,這首歌她沒唱好,可能她當天的狀況並不好,而且這首歌真的夭壽難唱的,她的能力是有辦法駕馭這首歌,但問題可能出她還太年輕,可能還沒辦法完全理解這首歌。理解歌曲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因為這樣才有辦法知道,用什麼樣的方式,可以更好的用聲音的表情去做詮釋,但這個就需要時間和歷練去累積了。
在很多方面,她和黃霄雲很像。音樂科班出身的高材生,都是大美女,聲音是老天爺追著餵飯吃,技巧高超,但常被說炫技。她正在走黃霄雲走過的路,好在她神經很大條,對負面的聲音不太在意,這是好事。或許有朝一日,她會像林宥嘉說的,有機會拿到金曲獎也說不定。呃,說了半天,長榮好像也是這個樣子喔?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10XQkg-Qdc
------------------------------
鬼話一、「搶運潮」成夢一場...貨櫃三雄齊沉長榮跌破200大關 分析師勸退:小心難填息
事實上,美國貨主沒搶運,也大出秋哥意料之外。他們可能認為川普短期內應該會回心轉意,所以保持觀望態度,但民生必需品,就算省著用,總有消耗完的一天。而中國製造的缺口,短時間沒有第二個替代國家,低毛利的產業更不可能回流美國在地生產,就算硬要做,不但時間久,而且成本高,更是遠水救不了近火。所以秋哥很早前就判斷,川普會先低頭,不然民生物資鬧空城,整個美國的經濟是會出事的。而秋哥也說過,供需越不穩定,航商就越好賺。因此出貨潮早到晚到,總有一天會到的,拖越久,爆發力就越強。
至於又在神預測長榮不會填息,秋哥很好奇,這位分析師配息70元時有沒有被打過臉。長榮會不會填息,取決於兩件事:
第一件,是當時的淨值。最壞的狀況,長榮到第二季的淨值是295元,股價都別漲,200就好,到時的本淨比是0.678倍,除完息後,淨值262.5,股價167.5,本淨比0.638倍。如果跌到170,本淨比更將只剩0.524倍,上次出現這種本淨比時,是在長榮配息70元的時候,你想華董會幹嘛?所以秋哥有沒有一直在說,叫你把錢準備好,準備在除息當天搶船票?(備註一下:4月的秋哥,無法預知5月美元會大貶值,所以別用清朝的劍斬明朝的秋哥)
第二個,是當時的獲利。第一季15元秋哥已經算給你看過了,第二季不確定性很高,從10-20元都有可能,用最壞的來算,半年25元也沒算太差。如果到時運價持續不好,下半年賺個15元應該也沒有問題,半年賺25的公司,近四季本益比不到3倍,本淨比不到0.7倍的公司,不會填息,也真的是愛說笑了。
鬼話二、長榮明年會虧錢?
https://www.nstock.tw/news/article_c?id=20250421-084308430000
這篇連記者和投顧的名字都不敢登,也不敢刊工商和經濟,很明顯就業配文。會說這種話的,不是蠢,就是壞。用業內業外兩點直接打臉:
1.長榮的本業:不是秋哥想要噹人,23年運價大谷底,全球前11大船商只有兩家本業賺錢,其中一家是長榮。再看一下24年的淨利率,長榮僅次於HMM,超過3成。秋哥就問你,如果淨利3成的長榮虧錢,不到兩成五成陽明要虧多少?至於淨利只有一成多的馬士基和赫伯,要不要直接宣佈倒閉?
而全球前10大航商中,只有長榮現在的在建船,運力大於租船,也就是說,長榮隨時都有可能成為第一個自有運力100%的前十大航商。萬海受惠於自有運力高,獲利已經超越陽明了,長榮自有運力越來越高,成本越來越低,是要怎麼虧?
2.長榮的業外:有空真的要去看一下財報,長榮的現金全台灣第五多,即使今年配32.5,不好意思,今年再怎樣EPS都會高於這個數字,也就是說配給你的錢,今年長榮自己就再會賺回來,而且還有剩,預估到年底的現金應該有機會上看2700億,用4%算就好,光利息就超過100億,大概EPS 5元,其他轉投資相送。長榮本業如果能虧五元,那其他航商大概也不要活了。
業內加業外雙保險,可以寫到長榮明年會虧錢,秋哥相信寫這些文章的人,並不是沒讀書,只是良心被狗啃了而已。
秋哥還是要強調,長榮要極長線投資,賺的是它的配息,底氣是它的淨值。如果你習慣作短線,秋哥知道,這陣子很難熬,但如果你真的想在長榮賺錢,你一定要改掉做短線的習慣。長榮一年只做一次就好,就是除息那一段。
因工作需要,秋哥經常要做財務預估表。經過最保守計算,200的長榮,有6年、8年和10年回本三種可能,如果是171,則分別是5年、6年和9年,這已經直逼除息70元前131.5,四年股利還本的歷史記錄了。秋哥還是再次提醒,你能賺多少,取決於你的成本有多低,如果套住了,不要亂殺低,想辦法慢慢低接攤平。不用緊張,顏董和投信的成本沒有比我們低。
今年配息後,秋哥會進行既定的600萬買房計畫,17張的長榮配息只有55.25萬,不夠付頭期款,但除息後可以質押150萬左右出來,綽綽有餘,但秋哥不會開滿額度,秋哥也有其他的現金來源,會留些維持率的空間以防萬一。
而500萬的房貸30年,月付18000,年付21.6萬,長榮只要年配12元,就夠秋哥交貸款了。而秋哥的起始本金,只有300萬而已。等於我用300萬本金,買了一棟600萬的房子,這個秋哥之前有專文教過了,在台股,除了長榮,你找不到可以這樣玩的股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