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管理簽證」是以在日本新創事業為前提,若能設立辦公室並滿足例如資本金達500萬日圓以上等條件,即可獲得最長5年的居留資格。
原本是為了廣泛接納在日本經營事業的外國人所設計的制度,但目前卻有越來越多中國人「濫用」這個制度以移居日本。
根據資料顯示,持有「經營・管理簽證」的在日中國人從2015年6月的7,318人增加至2024年6月的20,551人,約占簽證持有者的一半為中國人。
「日本創公司,就能免費接受高額醫療」
今年3月的國會中,日本維新會的參議院議員柳瀨裕文指出:「這是關於經營・管理簽證的問題。中國廣為流傳一種說法,聲稱只要在日本設立公司,就能幾乎免費地接受高額醫療。」
實際上,在中國的社群媒體上可見多部影片宣傳:「想移居日本,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取得『經營・管理簽證』」「可以在日本定居,享有與日本國民相同的醫療待遇」。

行政書士表示申請者8成是中國人
在大阪提供「經營・管理簽證」申請支援的行政書士法人「Clover法務事務所」的代表大山悠太表示:「針對經營・管理簽證的諮詢中,約有8成是中國人。雖然也有人確實有事業計畫,但多數人不具備申請要件也沒有具體規劃,這讓我們也相當關注與擔憂。」
該事務所強調,會透過中國籍員工協助進行口譯與資料確認,若發現只是以移居為目的,便會拒絕提供簽證申請協助。

一棟大樓49間公司,卻無人出入
根據長期研究中國社會的阪南大學教授松村嘉久的調查,自2015年以來,為取得「經營・管理簽證」而在大阪市內設立、資本金僅500萬日圓的中國企業至少已有2,600間。
也有多間公司登記於同一棟大樓內。例如其中一棟名為「Sun! Shine」的大樓,竟有多達49間中國公司入駐。
這棟位於大阪市內的細長建築物外觀看來低調,從窗戶可見室內只有桌椅,未見電腦等設備。雖有49家公司進駐,實地採訪時卻看不見任何人進出。

松村教授說:「我不認為這些公司有經營實態。也沒有出入人員的氣息,這樣來看它們基本就是所謂的空殼公司(Paper Company)。也許是透過設立經營民宿的法人來取得經營簽證,再移居日本的方式,正在中國人中間擴散開來。」

健保未繳就回國?只為高額醫療費減免?
為什麼中國人要不惜一切取得「經營・管理簽證」?
熟悉中國社會情況的記者中島惠指出,背後原因包括對中國經濟的不安、為了子女的教育等多種因素。記者姬田小夏也說,有些人以經營事業為名申請簽證,取得日本國民健康保險資格後,在日本接受昂貴治療,再利用「高額療養費制度」大幅減少自付金額。
甚至有案例是從中國接來親屬,在日本接受多次治療。此外,也有不少人在繳納健保費前就直接返回中國的情況。
年4000億日圓未繳?參議院議員提出警示
2025年5月19日的參議院預算委員會上,日本維新會的柳瀨裕文議員指出,根據統計數據(雖仍為推測),若將全國各自治體加總,每年有超過4,000億日圓的國民健康保險費用是由外國人欠繳的。
根據厚生勞動省的調查,全國150個市區町村的結果顯示,在日外國人的國保繳費率為63%,未繳率為37%。

「移居者是否還會增加?將對日本造成何種影響?」
中島惠表示:「正面來看,他們在日本進行經濟活動,也會對日本的經濟活性化有所幫助,人口也會增加,這些是事實。」
但她也警告:「然而如果像是一個都道府縣等級的人數的中國人聚集在一起,他們可以在內部完成各種經濟活動與生活交流,而不需與日本人互動。結果就是中國人之間自己賺錢、自己溝通。最近移居者多半不懂日語,仰賴已經在日的同胞,導致他們不了解日本的生活規範,也不尊重當地文化,這種狀況令人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