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每家企業各有不同的營運狀況,但在股市裡卻經常會有多數股票呈現概略相同的波動方向,只是波動幅度依照個別基本面前景或籌碼條件而有不同,條件較為正面的企業,股價上漲時漲幅較大,修正時跌則得較少,條件較為負面的企業則跌得多漲得少,長期而言,股價表現仍舊和基本面正向關聯。
行情反彈過程是多數股票都能上漲,依照個股不同的條件,有些個股無法達到季線,有部分個股則是能夠回到季線或更高的位置,如果反彈結束,可能出現的現象是原本相對強勢股漲不動,弱勢股先破底,多數股票轉成向下的波動,或是另一種情況是相對低檔股票上漲,相對高檔股票下跌,形成來回震盪的區間波動,藉由觀察股市內容的個股表現也能推測行情概略發展。
通常一般人對股市內容觀察層面不夠廣,只看到新聞裡的熱門股,看到少數股票表現不錯而以為股市處處是機會,實際可能是多數個股已經出現危機,沒看到股市內容的風險升高,很容易受到新聞影響而落入陷阱。
不過台股股票數量上千檔,無法全面看到所有股票,應該優先觀察哪些股票?一般是觀察重要權值股、各族群的指標股、人氣指標(隨情勢環境不同會是不同的股票)、高價股,就會有個概略的輪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