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走,有點猶豫;離開,卻又有點惦記。
今天搬回台中了,搭計程車要去高鐵的路上,我看著窗外的街景,突然有個奇妙的感覺—就像是離開了一個自己不愛的男人一樣。
這座城市,有讓人受不了的地方——擁擠的車潮、經常下雨的天氣、壓力感隨處可見。記得過去通勤搭捷運上班時,我總是帶著口罩臭著臉,多麽希望可以脫離這裡。突然有一天終於可以離開的時候,心裡卻是滿滿的不捨。
但同時,待了四年的地方,慢慢累積許多讓人依戀的小確幸:很多很棒的朋友,可愛的人們成為我最捨不得的理由。也同時因為這些可愛的人,才是支撐讓我待在這裡四年的理由吧!
是不是我們人啊,很難離開一個不適合的環境?
這讓我開始想,是不是我們人啊,很難離開一個不適合的環境?
並非是這個地方不夠好,而是自己一直以來沒有辦法適應。以前的我總以為自己很適合在台北生活,便利的交通、許多優秀人才聚集之地、假日要看展垂手可得這些都是我覺很棒的理由,可沒想到,我卻因為經常下雨的天氣和過於擁擠的人潮,讓我大部分假日都在家裡。
當我真正離開的時候,我才發現,其實我真的不大適合這裡,過去離不開的理由,大概就是因為太多我愛的朋友都在這裡,想到搬離這城市,也意味著我要一一和朋友道別。可是道別對我來說真的太難了。一想到這裡我再次遮掩了內心許多不適應的掙扎。
我人生中的一個大學
最終我還是回到我最熟悉的城市。回過頭來,待在台北剛好是四年。這四年當中是很扎實的四年,我在這邊享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獨立自主的生活、我所嚮往的職涯發展,還有人生意義重大的兩件事也在這裡完成,在這裡結婚也獲得一個可愛的女兒。
故事的起點
剛上來台北時,跟大多上班族一樣是住在套房裡,我的套房沒有廚房設備,為了可以自己下廚解決三餐,在狹小的空間依然辦到了。只是這空間的運用現在想起都覺荒謬又可愛,洗衣機蓋上後的平台成為切菜的平台、沒有餐桌只好隨意擺設一張折疊小桌充當、原本的床既可躺平又可充當餐椅,就這樣把每個空間、傢俱都使用到淋漓盡致。
那時總跟當時男友(現在的先生)說:以後如果我們有孩子,可以跟她炫耀我們是這樣開始的!生活看似辛苦和不便,但因為是自己當時毅然決然的選擇,所以毫無迷戀的投入,現在想起也毫不後悔。
要再上來台北不是一件困難的事,只是再次上來後,晚上沒有可以回家睡覺的地方,這個感覺我想是最不適應的。不過還好,在我定居台北之前,也是住過各種背包客旅館,尋找一個落腳處應該不算太難。
謝謝台北陪我走過這些年。一個四年剛好讀完一個大學。現在畢業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