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查證即批評:當廉價優越感取代了真正的思考》
你是否看過這樣的場景:
- 有人說「占星學是給傻子信的」──但他連黃道十二星座與天文星座的差異都講不出來。
- 有人說「靈性成長都是在騙錢」──卻沒參加過任何身心靈課程,也從未與學員深談經驗。
- 有人說「中醫沒科學根據」──但連經絡系統的歷史與實證研究都沒接觸過。
這些人往往沒有真正親身經歷或深入研究,卻急於否定一切,只為了證明「自己比相信那套系統的人更聰明」。
這不是思考,而是一種廉價的優越感。💡這種現象,是怎麼產生的?
1. 快速分類以減輕焦慮
人在資訊爆炸的時代裡,會本能地想快速區分對與錯、好與壞,來節省思考能量。於是,我們會依賴「別人怎麼說」而不是「我有沒有理解」,來形成觀點。
範例:
- 某位年輕人聽網紅說「傳統療法都是迷信」,就跟著轉發嘲諷圖文,卻沒查過該療法實際案例。
- 有人看到一段政治人物演講斷章取義的片段,就直接說「他一定是邪惡的政客」,完全沒看過該人物完整主張。
2. 靠抨擊來塑造人設
許多人在網路上靠「酸」、「貶低他人」來建立自己有深度、有批判力的形象。這在社群媒體中是一種快速累積關注與認同的方法。
範例:
- 某YouTuber沒接觸過靈性圈,卻製作影片抨擊靈性教練,靠嘲笑引發留言戰,影片因此爆紅。
- 某部落客靠連續攻擊「某種非主流職業」獲得大量轉發,卻根本沒訪談過任何從業者。
這種現象可以說是「無知,卻帶著怒氣的自信」。
📉這樣的思維方式,會帶來什麼後果?
- 扼殺多元與創新
當社會中充斥著「沒理解就先否定」的風氣,會讓真正有想法的人不敢嘗試、不敢分享。 - 錯過學習與成長的機會
如果一個人習慣否定自己沒碰過的事物,那麼他也將封閉了接觸新知與他人經驗的機會。 - 把無知包裝成正義
這類人最危險的特徵是:「他以為自己是在保護真理,其實只是在鞏固自己的恐懼與狹隘。」
✅ 真正有智慧的態度是什麼?
- 不是立場先行,而是證據導向。
- 不是聽風就是雨,而是實際查證。
- 不是貶低別人抬高自己,而是能承認自己還有不懂的地方。
一個人不懂某件事,是正常的;但不願去懂,只會嘲笑別人,才是問題。
🌱 結語:別把抨擊當智慧,把懷疑當終點
我們當然可以質疑、挑戰任何體系,這是思想自由的基本權利。但如果我們連起碼的查證與理解都沒有,就急著下定論,那麼我們做的並不是「批判性思考」,而只是「情緒性反射」。
別忘了,許多在歷史上被嘲笑過的東西——中醫、占星、靈修、自由教育、性別平權、素食主義……到頭來都成了跨時代的潮流與研究領域。
你可以選擇相信,也可以選擇不信,但請不要讓自己的無知變成抹煞他人生命經驗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