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審

含有「公審」共 35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前幾天作家大坦誠貼出了一封非常不禮貌(極有可能是反串騷擾)的邀約信,引起社群震盪。 ​後來陸續看到幾篇也是小有流量的社群創作者分享,說自己已經不做這種公審人的事情了。接著開始內省自己的情緒管理、線上線下的人情道義,失禮犯錯的對方也是做了很多邀約準備,結果只因為一個失誤就要遭受不合理的流量暴力……
Thumbnail
台灣出生率下降,這是事實 大家都不願意顧小孩,覺得累,養不起 政府說給補助,減輕家長經濟上的負擔,這樣就解決問題了嗎? 這段時間不住在台灣,但時不時在臉書滑到一些什麼高鐵安靜車廂,還有一些公共場合小孩哭鬧影片,一堆自以為的正義使者貼出來要大家公審家長不會帶孩子,公審孩子不應該出門 新聞又有虐
很多男生因為害怕被公審而放棄社交,我曾因約會AA制被PO網痛罵,非常能體會那種憤怒與無力。 但回頭看,在我上百次約會中,這也僅是唯一一次。其實被公審的機率極低,是演算法放大了你的恐懼。 想把風險降低,最好的方法就是放下「追求」的壓力,改以「交朋友」的心態互動,過程更安全,也更容易找到真正的連結。
Thumbnail
早前我有一個新紀錄片計劃,當時我跟合作夥伴花了不少時間議定細節,細節之多,對方或許感到意外。不過,自從出現《給十九歲的我》爭議後,相信大部分香港紀錄片工作者在處理人事方面都會小心翼翼,注重與被拍攝者的溝通,避免不必要的衝突。 溝通和信任很重要,這讓我想起一位記者。去年暫停書寫人物的其中一個原因,就
Thumbnail
付費限定
昨天在限時動態聊到,土地主權和人民的意識,其實是互相影響的。一片土地的能量,是由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每個人意識累積起來。 一旦大多數人的靈魂主權很弱、總是需要仰賴神明或權威,或沒有就不行的親密關係,那麼場域自然會往被控制、被殖民的方向偏;換言之,如果更多人能穩住自己的靈魂主權,場域就會更穩定、更自主
anita chen-avatar-img
2025/08/15
有一個概念特別抓到我,「當你一旦決定,對錯就會展現,接下來就是集中精力在解決問題。」反思我會因為不想承認錯誤選擇所帶來的後果而不停洗腦自己看到好的那面。結果就是不停的內耗,以及混亂,因為內心深處其實是知道這個選擇錯誤,但我沒辦法承擔而選擇逃避
父母的教育,不只是糾正,而是一次又一次的陪伴。 對父母而言,每一次耐心的安撫,都是一種無形的投資;對孩子而言,每一次被理解,都是向成熟邁進的一小步。
Thumbnail
這一章繼續講易經排序,不過講的是天道以外的人道排序。人道卦象遵循著天道卦象繼續讓萬物茁壯,萬物成長的時候必須遵循天道之路,才有可能生生不息延綿長久。天下萬物不可長久在天地之間,萬物根據天地有生有滅,循環在天地之間,故萬物之德行養成萬物的狀態生成。
Thumbnail
經過了這次的事件(試驗) 讓我意識到網霸(網路霸凌)的威力 我因為上傳了人生第一張罰單的抱怨文 引來各路網民公審
Thumbnail
本篇獻給所有曾經帶孩子出門,卻被陌生人指指點點的爸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