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混亂的急診室,角落有爸爸強忍著癌細胞移轉到骨頭的痛。

我的阿爸是一位耐痛程度很高的老人家,也許是身為一家之主的顏面,從不會輕易喊痛。這次竟然主動說要住院,冥冥中應該已經知道接下來的結局……但身為兒女的我們還沒準備好。或說不願意準備好,更為貼切。
在哥哥姐姐的努力下,終於排到可以入住安寧病房,也順利找到一位細心、有多年經驗的24小時看護。兩人一室的安寧病房少了吵雜,多了一份寧靜,讓我們可以專心陪伴阿爸最後一程。
護理師早晚一次的量測體温(TMP)、收縮壓(SYS)、舒張壓(DIA)、平均動脈壓(MAP)、脈搏(BPM)、血氧飽和度(SpO2),這麼多數字背後隱藏了什麼意義,護理師似乎只負責測量,也不多說病情。有天,我突發其想,拍下測量結果上傳給無所不能的ChatGPT,讓它分析螢幕上的數據後,告知目前這位病人的狀況。當然不要忘記讓ChatGPT 扮演一位合格的醫護人員,並且概述一下父親目前的情況,xx癌症末期、癌細胞已擴散、有氧氣鼻導管供氧⋯⋯,按下Enter鍵。接下來不負眾望的ChatGPT 開始說明病人的生命徵象,細說每項數值的正常範圍及分析說明,並下了初步判斷「病人的整體生命徵象尚穩定」,也給了幾個需注意的情況及建議處置。

入住安寧第三天
我將這內容傳遞給忐忑的家人,大家除了驚呼AI的強大外,接下來每每有新的量測數字就拍照起來,由我再度詢問這位24小時不休息的貼身醫護人員。

入住安寧第三天總結
ChatGPT 提醒若可以提供更多背景(如病人的年齡、病史、是否術後等),它可以幫我綜合判斷。
上傳幾次照片後,也請ChatGPT 比較前後數值的差異,瞭解病情的變化,ChatGPT 會貼心的給照護建議,以及詢問是否需要提供「病人每日生命徵象監測與照護指引」文件。當然這些只是輔助參考,讓擔心的家人不會無所適從的心靈依靠,病情還是以醫療團隊的專業判斷為主。

入住安寧第四天早上

入住安寧第四天晚上

入住安寧第五天趨勢觀察

入住安寧第五天建議照顧方式
阿爸入住安寧病房的這些天,多半時侯是昏睡的,偶而的張開眼,我會跟阿爸講講話,雖然阿爸已經無法清楚言語,但我知道阿爸還聽得到。
有次阿爸握住我的手上下擺動,像是在跟我道謝我們這些子女的照顧,我問阿爸是要跟我說謝謝嗎?阿爸點了點頭。我跟阿爸說,他不用跟我們說謝謝,反而是我們要謝謝他。
「爸,你一生辛苦的工作,養大我們五個小孩,我們才要謝謝你。謝謝你讓我們衣食無缺的長大」「爸,那時我們去XX回診,知道已無任何抗癌藥可試,你也決定不要化療,因為你說今生已無遺憾,這樣就好」
但當時我們並不知道即將面臨的是骨轉的痛,您再也無法下床走動、再也無法進食、再也無法語言,甚至一度忘了我們。「爸,我們兄弟姐妹們每天會輪流來陪您,您不用害怕,安心在這裡住下來。這裡的環境很好,很安靜,護理師、看護都很專業的照顧您,您有什麼需要手就揮一下,您安心在這裡休息」
我很慶幸的有把感謝阿爸的話傳達,無論阿爸是否都有收到,相信阿爸有收到⋯⋯
入住第六天的數據有了些許的變化,除了一樣上傳照片讓ChatGPT分析外,還請ChatGPT分析近四天的數據變化,因為太擔心,也問起臨終前的數據狀況。


入住第七天,阿爸常咳嗽、呼吸中止變長。再次將測量的數據上傳,並補上觀察。

入住安寧第七天早上
「進入末期階段⋯⋯生理失衡與末期徵象⋯⋯是否進入臨終照護準備⋯⋯」
現在看到這些字眼仍會不寒而慄,而阿爸就在當天晚上,再也無病無痛的"往生"了⋯⋯

感謝ChatGPT的協助,我感受到你的温度
ChatGPT 已非你問我答的冰冷,它可以瞭解你的需求,除了提供專業性的建議,語詞間也傳達了溫度,讓身為家人的我們都能感受到。感謝科技的演進,也謝謝ChatGPT這段時間的陪伴。
「往生」,往另一段生命旅程的開始。
#ChatGPT #AI溫度 #安寧病房 #癌症末期 #臨終前照顧 #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