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writing 和 UX writing 雖然都是利用文字創造影響力的技術,但目標卻大不相同!一個專注吸睛攬客,把「路過的陌生人」轉變成願意嘗試產品的潛在客戶;另一個則是在產品裡默默陪伴,確保使用者不迷路、不卡關,順利完成每一個任務。
這篇文章想和你聊聊:這兩種常常被人搞混的文案工作實際上有哪些關鍵差異?
多多認識作者及文字串:《UX Writing 串》部落格介紹
Copywriting 跟 UX Writing 在幹嘛?
Copywriting 和 UX writing 最直接的差別,就在於「文案出現在使用者旅程的哪一段」。兩者的目標雖然不一樣,但都要靠文字創造影響力:一個要讓人「點進來」,另一個要讓人「留下來」。Copywriting 多半出現在產品之外,像是廣告、網站首頁、EDM、社群貼文等,目的是吸引還不認識產品的人停下來、感興趣,進一步點擊、註冊或購買。也就是說,Copywriting 負責吸引目光、創造對品牌的期待。
UX Writing 則是產品介面上呈現的語言,出現在註冊流程、設定頁面、按鈕、通知訊息、錯誤提示等等。它的任務是讓人用得懂、不迷路,也不會因為某個難懂的詞而乾脆關掉 App 中斷任務。UX 寫得好,使用者會默默覺得這個產品「很好用」,甚至也會因為好文案創造好體驗,進而提升使用黏著度。
先吸引,再陪伴:Copywriting 和 UX Writing 的分工合作
Copywriting 通常比較有「品牌個性」,文案風格鮮明、創造亮點,目的是在最短時間內讓人留下印象,甚至讓這些人開始跟品牌的社群互動、進官網,最後成功購買產品或下載軟體。
舉個例子,Duolingo 的首頁上寫著:「The free, fun, and effective way to learn a language!」這句話不是寫給已經在用的人,而是說給還在觀望的人聽。重點是用簡單有力的文案,吸引潛在客戶開始使用產品。

UX writing 則在使用者打開產品的那一刻開始發揮作用。它不像行銷文案需要吸睛,而是要根據當下的使用情境,靈活轉換語氣並提供情緒價值——答對時給鼓勵、沒打卡時催一下、遇到錯誤時安撫並提供解法。像是 Duolingo 的綠色貓頭鷹,有時搞笑、有時情勒,目的就是讓使用者在每個階段都「非常有感」並願意繼續使用產品。
撰寫 UX 文案時,最需要注意的是整體體驗的流暢度。只要一句話寫不好,就可能導致使用者中斷任務、降低滿意度,甚至流失剛加入的使用者;反過來說,寫得好可能可以默默提升轉換與留存,成為產品成長的隱形推手。
文案不是自己在家寫爽的!逃不過被人改、改、改
速吸海綿瘋狂輸出,假扮各領域達人的 B2B Copywriter
我之前待過的行銷公司團隊規模較小,我得身兼 PM 跟 Copywriter。開案前需要先根據業務提案的方向,和客戶確認好所有行銷管道的排程、預算、文案大綱等,客戶點頭後才開始寫文案。
B2B Copywriting 最大的挑戰,是要快速進入陌生又艱深的產業。我曾經同時負責紡織業、電動車、美容儀器和財經資料庫等領域的文案,不但要瘋狂吸收背景知識,還要想辦法讓自己聽起來「像個內行人」。畢竟,2B 客戶看重的是行話和專業度,文案一不小心踩雷,輕則被打回重寫,重則當場被電爆!(逃哭)
轉職 UX writer 後:從對外說服客戶,到對內協作打造體驗
不像以前主要「對外」跟客戶交手,UX Writer 的工作更多是「對內」協作,我常在設計師、PM 之間來回穿梭,在產品開始開發前就得加入設計討論,提出文字如何影響使用體驗的建議。例如:按鈕字串太長、註冊文案太複雜、錯誤訊息容易產生誤會……在這些看似寥寥幾字的地方,UX Writer 都要從語言專業的角度出發,理解使用者的行為與痛點,再提出調整建議。但當提案被駁回的時候,就得花更多時間鑽研使用情境,提出更有說服力的文案讓團隊買單。
做了這份工作之後我才驚覺——UX Writing 根本是語用學的實戰場!(以前還覺得語言學用不太到咧)它不像 Copywriting 那樣高調地說:「看我、了解我、來用我!」UX 文案反而要隱身在產品體驗背後,貼合品牌語氣與情境,默默地付出讓使用者感覺「這個產品真好用」。
文案不是寫爽的,但寫得好真的很爽
Copywriting 跟 UX Writing 這兩種專業文案重點都是對「人」溝通,需要針對讀者(消費者、使用者、客戶)量身打造好文字,並讓各方買單,我自己覺得兩份工作的成就感來源都來自在時間內給出到位好文案的那種快感,真的舒爽!
希望我上面的經驗分享能讓你了解到:Copywriter 的重點是吸引潛在使用者的注意力,讓還不認識品牌的人願意停下腳步、點擊、了解產品,甚至轉換為付費客戶。UX Writer 則專注於使用者實際操作產品的過程,透過清楚、友善、貼合情境的語言,協助使用者理解介面、完成任務,提升整體體驗的流暢度與滿意度。
無論角色不同,兩種文案的寫作都不是憑空靈光一閃就好——它需要深入理解產業、理解使用者,也需要在多方協作中不斷調整與修改。從「這樣寫比較吸睛」到「這樣寫比較不會讓人誤會」,從品牌個性到資訊結構,每一個字都有它的位置與目的。
如果你也正文案的世界享受掙扎,歡迎留言聊聊你的經驗跟困擾,文字串陪各位一起趕稿改稿!
---
如果你對這些內容有興趣,歡迎愛心、收藏、留言分享你的想法,或告訴我你想知道的 UX 文案相關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