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在電視上,一定有聽過某Y牌音樂教室的洗腦廣告,小朋友跟著老師一起唱著:
Do Re Mi Fa So La Fa Mi Re Do
這段旋律,就是出自這首家喻戶曉的的德國童謠:〈Ein Männlein steht im Walde (森林裡的小矮人)〉。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這首歌曲的歌詞翻譯、背景,還有我自己的詮釋。聽著音樂的同時,搭配著歌詞一起欣賞吧!歌詞翻譯
歌劇電影《糖果屋》 (1981) 片段:
歌曲約在0:44處開始
Ein Männlein steht im Walde ganz still und stumm,
在森林裡,有個小矮人靜靜地呆站著
es hat von lauter Purpur ein Mäntlein um.
他身上穿著鮮豔的紫紅色小外套
Sagt, wer mag das Männlein sein, das da steht im Wald allein
猜猜看,在森林那邊孤伶伶地站著
mit dem purpurroten Mäntelein?
身穿鮮豔紫紅色小外套的小矮人,會是誰呢?
Das Männlein steht im Walde auf einem Bein
那個小矮人在森林裡單腳站立
und hat auf seinem Kopfe schwarz Käpplein klein.
頭頂上還戴著小黑帽
Sagt, wer mag das Männlein sein, das da steht auf einem Bein
猜猜看,在那邊用單腳站立
mit dem kleinen schwarzen Käppelein?
戴著小黑帽的小矮人,會是誰呢?
森林裡的小矮人是誰?
〈Ein Männlein steht im Walde〉是出自德國詩人霍夫曼·馮·法勒斯雷本 (Hoffmann von Fallersleben) 所創作五十首童謠歌詞的其中一首。大家要是看完了這整首歌的歌詞,相信都會發現到,這首歌曲本身就是一道謎題,
「在森林裡身穿紫紅色小外套、頭戴小黑帽單腳站立的小矮人,到底是誰呢?」
歌詞的作者霍夫曼,後來也在再次出版的歌詞後面,加上了這道謎題的答案:
「在森林裡身穿紫紅色小外套、頭戴小黑帽單腳站立的小矮人,只有可能是玫瑰果了。」
歌劇版的糖果屋
這首歌曲,後來也被放入兒童歌劇《糖果屋 (Hänsel und Gretel)》裡。
歌劇《糖果屋》的故事主要圍繞在一對兄妹身上:漢賽爾與葛雷特。他們與父母親一同住在一間破舊的房子裡。
儘管要幫忙父母親分擔家事,但他們卻整天嘻嘻哈哈,成事不足敗事有餘,沒幫上家裡甚麼忙。有天母親回家,發現他們兄妹該做的事情都沒有做完,一氣之下叫他們倆去森林裡採些草莓。
父親回到家後一得知這個消息,臉色大變,驚慌地告訴妻子,那座森林是被詛咒的森林,兄妹倆獨自在裡面會有危險。趕忙叫妻子一起動身前往森林,去尋找他們的孩子。
糖果屋裡的小矮人是誰?
本篇的這首歌曲,出現在《糖果屋》第二幕的序曲結束以後。漢賽爾與葛雷特在森林裡,漢賽爾到處去尋找莓果,舞台上只有葛雷特一人。
葛雷特自顧自地採花,再把花串成花冠,同時一邊唱起這首童謠,對著空氣自言自語似地傾吐出了這道謎題。
在這裡,這首猜謎歌曲裡的謎底,跟原版的童謠裡的答案又不一樣了:
獨自一個在森林裡的小矮人,是不是就是我自己呢?
再進一步推敲,她想要用猜謎的形式這樣唱出來,是不是心裡暗自地希望有人可以猜出這道謎底的答案?
害怕被拒絕或不當一回事,選擇用不直接索求的方式,這樣旁敲側擊、迂迴地表達著,自己多麼希望受到關注。
對所有渴望受到關注的大小朋友們來說,或許也是如此,有意無意地希望那個重要的人,能看透自己的話中話,聽到自己的真實心聲。要是心聲真的被接住,感覺就像是自己被找到了,從此以後再也不是迷路的小孩了。
森林裡的小矮人,就是每一個曾經迷失,渴望被找到的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