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點來不及更新今天的文章,
最近太累,有種爆肝感,
大家也都多保重,先看書:
不是每顆石頭都閃閃發亮,
卻總有一顆,
讓你不經意低頭時,停下腳步。
這繪本說著,
有些巨大,其實藏在看不見的地方;
有些特別,只有你自己知道原因。
在詩意的文字與充滿情感紋理的插畫中,
石頭不會走向誰,它只是靜靜在那裡,
等著你願意蹲下身,願意相信,
這也許就是剛剛好適合你的那一顆。
你以為你只是撿起了一顆石頭,
其實,是世界悄悄回應了你內心的重量。

當訊號全面斷線,
城市像被按下暫停鍵。
沒有通知、沒有貼文,
只有一片靜默與不知所措。
但也正是在這片靜默中,
我們才開始聽見孩子的笑聲、
鄰居的招呼、自己內心的聲音。
當我們與世界的連結中斷,
會不會才真正連上了生活?
作者以俐落的視覺節奏與溫柔筆觸,
畫出一座「沒有網路」的城市,
卻讓人找回「不需要訊號」的快樂。
這本書讓我確切明白,
生活的美好,從來不需要登入。

連怕水的貓咪都下水了,
這堂勇氣課怎麼能錯過?
這是一本讓孩子哈哈笑、大人偷偷感動的繪本。
從「一碰水就發抖」的貝貝,
到因氣候變遷被迫學游泳的整村貓咪,
貓咪們有「雖然怕,但我試試看」的心情。
孩子在游泳卡關時翻一翻,
不只能學會「嗯~啪~」呼吸法,
還會發現,
原來連膽小的貓咪也能找到自己的節奏。

如果你家也住著一隻「熊田」,
那你一定懂那些~
孩子讓人頭疼又想笑的惡作劇,
其實都是「誇我誇我」的變形告白。
在書裡,熊田發動一連串驚喜作戰,
把鼠婦放進杯子、把蟬殼黏到帽子上、
或雞蛋上畫很多臉⋯⋯
每一招都像在大喊:「媽媽快誇我」
而媽媽的神級回應,讓人忍不住佩服,
原來真正的高手,
是能在淡定中接住孩子所有奇思妙想的大人。
這本書一定能讓大人笑中帶淚,
因為我們都曾是渴望「你真厲害」的熊田!

演員李浚赫為了悼念愛犬,
親自製作遊戲、參與繪本,
把心碎的那一角化成一頁頁溫暖的圖文,
陪我們記得爆米花那像雲一樣的身影,
陪我們重走失去的每一步。
狗狗爆米花不是迷路了,
是先走一步回到屬於狗狗的星球。
牠在那裡會過得很好,
還會偷偷回來看看你有沒有笑著生活。
這本書不問你「還想牠嗎?」
但你會默默回答「一直都想」。

有些問題,小孩問得單純,
卻讓大人沉默良久。
「媽媽為什麼要上班?」
這本書從孩子的疑問出發,
慢慢讓愛與理解長出形狀。
羅大里的文字節制卻不冷淡,
像是替每個兩端奔波的媽媽撐開一點空間,
讓孩子看見媽媽也有工作、理想,
和屬於自己的角色。
而齊婭拉.卡雷爾的插畫,
描繪出思念、掙扎與信任交織的日常,
讓這個故事成為共同成長的開始。

這不只是一本單純介紹博物館的繪本,
也是關於「觀看」與「好奇」的啟蒙旅行。
插畫家班傑明・蕭用細膩的筆觸,
重現十三座世界博物館的建築與靈魂,
畫中藏有畫家、朋友、孩子與寵物,
就像悄悄把生活摺進歷史與藝術的脈絡裡。
每一頁都是一場精心設計的冒險,
通往博物館內外不為人知的故事。
而中文版獨有的故宮專頁,
是班傑明・蕭與臺灣的第一次相遇。
不是每本書都值得你迷路,
但這一本值得你放下導航,
跟著孩子的眼神、藝術家的筆,
重新認識這個世界。

這是一本帶孩子認識身體的書,
不過它不安靜,它用「拉一拉骨頭會動」、
「摸一摸手指有觸感」
和「轉一轉看看身體怎麼了」的機關,
讓孩子先感興趣再學習。
從生命的起點,寶寶在肚子裡,
到孩子長大學會跳、跑、感覺冷熱,
還能拿起「手電筒」照出骨骼模樣,
還告訴你怎麼拒絕別人不禮貌的觸碰。
這不只談生理,更教自我保護,
每一頁都是小驚喜。

本以為這只是一本地圖書,
翻開才發現這根本是我與臺灣的戀愛手札。
從九份的山城霧氣到墾丁的海風黏膩,
再到大坵島梅花鹿的可愛,
這本書帶我們和臺灣這片土地談戀愛,
先從地理位置慢慢熟起,
接著認識彼此的歷史與個性,
最後在每個景點留下記憶的腳印。
這是一趟從童年好奇心出發、
長大後會想再走一遍的回家之旅,
翻開書,我們已經在路上了。
💛本日告一段落,
我們明天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