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6|咸卦:共鳴中誕生創意的律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 水族館物語|「腦波同步」的創意實驗室

章魚PM小坤與海馬設計師發起「共鳴室」創意工作坊,不再解決問題,而是讓團隊圍繞使用者語言進行無壓力共創。他們邀請來自不同部門的同仁:鰻魚測試師、企鵝公關、海獺工程師,進入一間暱稱為「共鳴室」的玻璃工作坊。

共鳴室規則只有三條:

  1. 不准批評未成形的點子
  2. 一個人的靈感可以被任意改編
  3. 靈感的起點可以來自一句話、一張圖、甚至一次誤解

開始的前五分鐘沒人說話。海馬設計師貼上一張使用者說過的話:「我以為這片玻璃只是裝飾。」小坤說:「那我們乾脆讓它真的能變成裝飾。」鰻魚測試師接著:「然後只有水母經過時,才會出現互動提示!」 海獺工程師補一句:「用魚的動作作為互動開關,讓使用者不是按,而是『跟著游』。」全場沉默三秒,然後爆笑:「這也太有病……但,好像可以試試?」

從「我以為這片玻璃只是裝飾」這句話出發,靈感交織、接龍與疊加,形成真正共鳴。不是對的設計、不是精準的回應,而是「這讓我想起了什麼」、「這感覺我懂了」的情緒牽引。

海馬把這條靈感寫下,貼在牆上,笑說:「我們的腦波,好像同步了。」

那天,小坤拿出第六張卦卡,上面寫著:

咸卦:咸亨,利貞,取女吉。《象》曰:山上有澤,咸;君子以虛受人。

她明白,設計團隊之間的創意「共感」,就是這個卦象要說的:彼此觸動,才會誕生。

👥 團隊角色聚焦|創意共鳴的交響樂

海馬設計師這次不再獨自畫 UI,而是擔任「共創會議的轉譯者」,把每個人的話轉成圖像。

鰻魚測試師擅長模擬「如果我是使用者,我會……」的口吻,幫助全場進入共感角色。

章魚PM小坤則成為了共鳴的指揮家,她不主導結論,只提醒大家:「這個點子,讓你感覺什麼?」


🔮 卦象解析|☱☶ 咸卦(澤山咸):感應與共創

「咸」意為感應、互動、動情。咸卦上卦為兌(澤),下卦為艮(山),象徵澤水滲入山間,彼此感應、交融共震,形成細膩的感應與回響。

「咸亨,利貞,取女吉。」「山上有澤,咸;君子以虛受人。」

在《易經》中,「咸」即為感、感應、互動、動情之意,是陰陽初遇的共鳴。

在產品開發中,咸卦代表 Empathize 階段的收束點,也就是:

  • 問題探索從外顯行為轉向共感連結;
  • 團隊從分析資料轉向提煉「感受到什麼是重要的」;
  • 串連過去觀察、混亂、提問的所有元素,成為一種「理解的共鳴」
  • 創意之間的「碰撞產生能量」
  • 團隊之間「由防禦轉向接納」
  • 用戶與設計的「互動感知、不是單向灌輸」

咸卦與前五卦的連結:一段產品共感旅程

  • 坤卦 :靜心觀察,一切未定,放下預設。
  • 觀卦 :看出行為背後的動機,開始形成洞察。
  • 需卦 :資源與時機尚未到,懂得等待與備戰。
  • 屯卦 :原型初現,混亂發生,是創造的必經之路。
  • 蒙卦 :從錯誤與不理解中開始提問、學習。
  • 咸卦 :連結形成,理解浮現,情感的共鳴開啟下一段創造旅程。

🧠 專業小知識|Design Thinking 的「收斂章」:如何定義問題?

🧩定義階段的意義:從共感 → 聚焦 → 定義價值焦點

使用者觀察與探索(Empathize)階段累積了大量的訊息與感受,包括行為、語言、痛點、情緒、場景等,但若不進行整理與聚焦,很容易導致:

  • 設計方向模糊
  • 團隊認知分歧
  • 無法決定要解什麼問題

因此,Define 階段的目標是:從模糊到清晰,從感覺到聚焦,把「我們看到了什麼」轉化為「我們應該解決什麼」。

🧩 定義階段核心任務:

  1. 整合資訊 → 收斂痛點
  2. 釐清價值觀與設計原則
  3. 寫出清晰的問題定義句型(HMW)
  4. 建立團隊共識,對齊焦點

🛠 常見實作方法與建議工具:

📍 使用「問題定義地圖(Problem Framing Map)」

從使用者情境與行為,整理出以下元素:

  • 他是誰?(角色)
  • 他遇到什麼狀況?(情境)
  • 他感受到什麼困擾?(痛點)
  • 他想達成什麼?(目標)

➡ 再從這些元素中提煉問題主題與假設。

📍 撰寫「How Might We 問題句型」

使用格式:「我們如何能夠讓(使用者)在(情境中)更容易(達成目標)?」 例如:「我們如何幫助長輩在沒有指示下,也能自然地參與互動導覽?」

🧭 如何舉辦「定義焦點溝通工作坊」?

目的: 把前一階段探索的感受,轉化成可行的問題聚焦與設計指引

👣 建議流程:

  1. 使用者洞察回顧
    • 帶領大家重溫 Empathize 階段的關鍵發現:如語錄、行為、情緒地圖
    • 強調「哪些時刻最打動人?」
  2. 建立共識牆(Insight Wall)
    • 全員貼出印象最深的觀察與語句
    • 分組歸類成幾個潛在主題區(如行為障礙/情感落差/操作誤解)
  3. 轉化成 HMW 問題句型
    • 每組挑出1–2個主題,轉寫成 HMW(How Might We)
    • 團隊投票選出「最值得投入設計能量」的問題
  4. 價值主張對話
    • 詢問:「這個問題解決後,對使用者產生什麼價值?」
    • 確認目標是「提升體驗」、「啟動參與」、「加深理解」還是其他?
  5. 形成問題定義書(Problem Brief)
    • 含:使用者角色、場景、需求、目標、設計方向建議
    • 作為下一階段「發想與原型」的參考錨點

🧩咸卦式創意共創四步驟:

  1. 先共感,再創造(感 → 想)
     先放下判斷,進入「他怎麼看這個世界」的角色。
  2. 不評論、不修正,先擴張(接 → 疊)
     一個點子出來後,不急著說可不可行,而是「還可以怎麼玩?」
  3. 允許偏題,因為偏題是通往新解的捷徑
     很多創意來自誤會,正因為偏差而生新視角。
  4. 創建「情緒畫布」:寫下每個靈感帶來的感受詞
     例如:這個互動讓我覺得「溫柔」、那個機制讓我「被驚喜到」  → 這能幫助設計回歸人感,而不是技術正確

🛠 建立咸卦式設計文化

  • 💬 每週一次「無責任創意會」:不產出 KPI,只做靈感聚合
  • 🌀 用「錯誤語錄」做靈感觸媒:從使用者說錯的話開始設計
  • 🎭 使用「角色卡」進入不同使用者思維(如長者、兒童、急性子)
  • 🗺️ 做「情緒地圖」而非功能流程圖:感受在哪裡起伏?何處失聯?

✉️ 結語|從觀察到共鳴的最後一哩路

「我們做的不是資訊系統,而是讓人感受到:你不是一個人。」

「探索不是為了解答,而是為了讓彼此感覺靠近。」

咸卦,是問題探索的收尾,也是共感的開始,代表探索階段的轉折:從觀察 → 洞察 → 互動 → 到感應。從觀察到洞察,從錯誤到提問,終於迎來那個你我都點頭微笑的瞬間—靈感,不是自己想出來的,是我們一起「感覺」出來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靈感管理365:環境身心靈產品管理學
1會員
44內容數
你是否想過,星座與易經也能啟動產品管理的靈感開關?《靈感管理365:環境身心靈產品管理學》每天一篇故事,結合星座性格與易經智慧,引導你看見產品從靈感到落地的節奏與邏輯。不只是靈性,更融合策略與實務,讓你在輕鬆閱讀中激發靈感、提升團隊協作力。打造有魂的產品,讓專案真正流動起來!
2025/06/03
會議上,小坤請團隊貼出「最困惑的問題」,從「為什麼使用者沒互動?」到「他們真的懂我們的設計邏輯嗎?」大家開始反思設計背後的理解假設。團隊學會透過使用者語言重建理解流程,並練習蒙卦式提問與 QBQ 提問法,從抱怨轉向行動。這是產品從混沌走向學習的啟蒙之刻。
Thumbnail
2025/06/03
會議上,小坤請團隊貼出「最困惑的問題」,從「為什麼使用者沒互動?」到「他們真的懂我們的設計邏輯嗎?」大家開始反思設計背後的理解假設。團隊學會透過使用者語言重建理解流程,並練習蒙卦式提問與 QBQ 提問法,從抱怨轉向行動。這是產品從混沌走向學習的啟蒙之刻。
Thumbnail
2025/06/03
章魚PM小坤帶領團隊進行首次互動導覽實測,現場混亂:語音失效、UI未完成、用戶誤觸、孩子亂跑,全場幾近崩潰。但她沒急著道歉,而是將錯誤整理成「混亂地圖」,轉化為學習契機。《屯卦》提醒她:混亂不是失敗,而是行動的起點。原型期的困難,是產品誕生前,雷在水上的必經震動。
Thumbnail
2025/06/03
章魚PM小坤帶領團隊進行首次互動導覽實測,現場混亂:語音失效、UI未完成、用戶誤觸、孩子亂跑,全場幾近崩潰。但她沒急著道歉,而是將錯誤整理成「混亂地圖」,轉化為學習契機。《屯卦》提醒她:混亂不是失敗,而是行動的起點。原型期的困難,是產品誕生前,雷在水上的必經震動。
Thumbnail
2025/06/02
章魚PM小坤發現專案資源遲遲不到位,內心焦躁。館長遞給她《需卦》,提醒她:「等待不是停滯,是準備。」她改變節奏,帶領團隊整理觀察資料、模擬互動情境,並召開「前雨準備會」。需卦教我們:在水未落地之前,正是養氣沉心、整合資源的關鍵時機。等待,是另一種進度。
Thumbnail
2025/06/02
章魚PM小坤發現專案資源遲遲不到位,內心焦躁。館長遞給她《需卦》,提醒她:「等待不是停滯,是準備。」她改變節奏,帶領團隊整理觀察資料、模擬互動情境,並召開「前雨準備會」。需卦教我們:在水未落地之前,正是養氣沉心、整合資源的關鍵時機。等待,是另一種進度。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第40章 燈光與魚   1. 已經是十二月下旬了。時間向著一月前進,距離這個學期的第19周,也就是期末考試周,只有3周不到了。   考試的壓力,把那些平時不太上自習的學生,驅趕進自修教室和圖書館。人一多,占座又開始流行。 自然也沒有人規定,寢室就不能看書,只是寢室似乎天然就適合摸魚。
Thumbnail
第40章 燈光與魚   1. 已經是十二月下旬了。時間向著一月前進,距離這個學期的第19周,也就是期末考試周,只有3周不到了。   考試的壓力,把那些平時不太上自習的學生,驅趕進自修教室和圖書館。人一多,占座又開始流行。 自然也沒有人規定,寢室就不能看書,只是寢室似乎天然就適合摸魚。
Thumbnail
  許多時候,我們也都想逃離。只是,我們終究無法完全離群索居。但所謂的「共生」,究竟又是什麼呢?
Thumbnail
  許多時候,我們也都想逃離。只是,我們終究無法完全離群索居。但所謂的「共生」,究竟又是什麼呢?
Thumbnail
一場與我無關的團建活動,竟意外找到下一春?
Thumbnail
一場與我無關的團建活動,竟意外找到下一春?
Thumbnail
腦子一在思考一個問題,什麼是意境?什麼是情境?什麼是情景?差別在哪裡? ▪︎因為地震波動,魚兒們跳出水面。 ▪︎時間:2024/04/05 ▪︎工具:Bing Dall-E3 Copilot 視覺描述: 1. 主角:魚兒們 2. 動作:跳出水面 3. 背景:地震波動
Thumbnail
腦子一在思考一個問題,什麼是意境?什麼是情境?什麼是情景?差別在哪裡? ▪︎因為地震波動,魚兒們跳出水面。 ▪︎時間:2024/04/05 ▪︎工具:Bing Dall-E3 Copilot 視覺描述: 1. 主角:魚兒們 2. 動作:跳出水面 3. 背景:地震波動
Thumbnail
某間才藝教室師生手作品聯合展出,關於海洋生態。 天天都在宣導愛地球,減少海洋垃圾,塑膠危害海洋生物生存, 一個塑膠袋,一根吸管都能害鯨魚,玳瑁龜喪命。 這個特展用意在提醒,別讓生活在海洋世界的可愛海馬,海龜,鯨魚逐漸減少, 變成只能在圖片裡可看到。 整排作品有黏土、摺紙、拼布、編織、十字繡
Thumbnail
某間才藝教室師生手作品聯合展出,關於海洋生態。 天天都在宣導愛地球,減少海洋垃圾,塑膠危害海洋生物生存, 一個塑膠袋,一根吸管都能害鯨魚,玳瑁龜喪命。 這個特展用意在提醒,別讓生活在海洋世界的可愛海馬,海龜,鯨魚逐漸減少, 變成只能在圖片裡可看到。 整排作品有黏土、摺紙、拼布、編織、十字繡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描述了作者在高中時期,通過一個奇妙的意識體驗,擴展了自己的感知,感受到了與世界的連結。文章中融合了靈性思想、哲學探索等元素,非常適合作為靈性成長和思想探索的參考。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描述了作者在高中時期,通過一個奇妙的意識體驗,擴展了自己的感知,感受到了與世界的連結。文章中融合了靈性思想、哲學探索等元素,非常適合作為靈性成長和思想探索的參考。
Thumbnail
2024年1月27日 久久沒有和工作上的夥伴聊天,雖然部分是在講工作,還是覺得很開心。 夥伴提出一個詞『水自清則無魚』。
Thumbnail
2024年1月27日 久久沒有和工作上的夥伴聊天,雖然部分是在講工作,還是覺得很開心。 夥伴提出一個詞『水自清則無魚』。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