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鍊日無・鏈火之誓】
比武大會的災變落幕後,朔端與望敦被冊封為左右護法,
負起安撫教眾與照顧亡者遺屬的責任。他們無意居高位,卻也知此舉關乎神教安定,不得不承擔。
於是,在教主的授意與默許之下,兩個風格迥異的照護機構誕生——
朔端創立的孤兒照護處,溫和寬容。他親自烹食、言語溫和,視每一位遺孤如親子。
那些孩子自發地稱自己為「朔家之子」,這樣的稱呼漸漸在教內外流傳。
朔端從未糾正。他明白,這些孤兒不過是需要一個可以依靠的名字、一份活下去的勇氣。
若這份勇氣能從他身上延續,那他甘願擔下這個名號。
相較之下,望敦的作法更為剛烈。
他所吸納的,皆是亡者家屬與欲復仇者。
對於那些不甘被火焚奪走一切者,望敦從不安撫,只給予一句話——
「若你選擇復仇,就以望家之子的名義前行。」
望家,漸漸成為戰之代名詞。
然而,他也不是毫無底線的縱容。
「若有人以此名行不義之事,望敦必先斬之。」
這樣兩種截然不同的作風,逐漸在教內分化出明確的對立立場。
教眾依附其上,彼此針鋒相對。
其實,這種局面亦在教主預料之中。
他未出手干預,反倒暗中推波助瀾,刻意維持「中立教主」的印象。
在高層精英多數於試煉中損失殆盡的情況下,教主需要兩支強而制衡的勢力來穩住局面。
朔家與望家,成為這場制衡之局的左右秤砣。
可這場設局的教主,唯獨未曾考量——
朔望二人,本不願互相為敵。
他們自幼便為同堂學子,並肩而學。
入神教後,更是攜手作戰,歷經死生。
無論是對月語者的敬愛,抑或彼此間的情誼,早已超越血緣。
比武大會那一夜之火,焚的不只是他人的命運,也燒灼著他們內心的信念。
是否,信仰真的非得以分裂為代價?
望敦與朔端於夜間密會。
無言之下,眼神交會。
他們早知彼此皆已無法再退。
「我們走的,是不是錯的路?」朔端低聲問。
「如果只是為了撐住教主的棋局,那確實是錯的。」望敦回道。
「那麼,我們就回到最初的地方。」
於是,他們並肩走上熟悉的小徑,
尋找那位曾經引領他們思考、帶他們走過混沌歲月的老師——月語者。
在一處靜謐山居中,月語者端坐於竹几之前,早已等候多時。
「你們終於來了。」月語者笑道。
兩人跪坐行禮,淚水潤眼。
他們不再是高位之人,不是護法,不是將軍候補。
只是兩位迷失方向的弟子,尋求一縷清明。
而那縷清明,或許能夠將鏈火鍊成誓言,將日影化為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