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介紹幾個初學日語會感到疑惑的小知識,如果在學習中遇到哪裡覺得怪怪的,就可以回來這篇文章確認看看~
福井謙一先生,亞洲首位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校內紀念碑
音調 アクセント
關於音調,有分為平板型、頭高型、中高型和尾高型。
由於只能用文字說明,這邊就不過多解釋,建議直接找介紹的影片,透過影片學習發音,會是最有效率的方式。
其中有一個實用的小技巧:可以把同一個單字,試著把高音從第一個音節依序到下一個音節,藉此練習每個音節出現高音時,語調聽起來的差異。
橋 はし①(頭高型)
箸 はし②(尾高型)
端 はし⓪(平板型)
這邊最主要要告訴你的是:日文的高低音不要死記!
記憶的方式一樣是多聽、多念,用耳朵和嘴巴記憶。
遇到不常用、或是專有名詞的單字,想知道音調時再查就好。
以下是幾個音調的發音規則:
- 同一個單字只會有一個高音!
- 基於前一規則,當兩個單字結合成一個單字時,音調會產生變化。
例如:


單獨念「京都①」
高音在「きょ」

圖片擷取自Jaccent
單獨念「大学②」
的高音在「いがく」
兩個單字合起來唸時,
高音變成在「とうだ」
(可以用Jaccent直接撥放這幾個單字的發音)
(※更詳細的音調標記方式,可以找影片或文章來確認,這邊不多解釋囉~)
- 變成名字或姓氏的時候,音調有可能會發生變化!
さくら⓪ 指櫻花的時候; さくら① 當作名字時
下面幾個問題,可以思考看看:
- 為甚麼會有音調?
- 音調為甚麼會有變化?
- 「音調」和「重音」一樣嗎?
先不要偷看答案唷!想想看為甚麼?
↓
↓
↓
↓
↓
- 為甚麼會有音調?
→就像中文有抑揚頓挫,日文的音調是為了幫助我們更清楚理解句子的結構和意思。 - 音調為甚麼會有變化?
→和上一個原因相通,主要是為了幫助斷句與辨義。
假設「京都大学」的音調沒有改變,聽者可能會誤判「京都」和「大学」是兩個獨立的單字,而不是一個詞,就會造成理解上的困難。 - 「音調」和「重音」一樣嗎?
→既然都提出這個問題了,答案當然就是不一樣的。「重音」是指發音時特別用力或加強的音節,而日文的「音調(高低音)」是指音節的高低變化,並不是發音強弱。
音讀&訓讀
就像第一課所說,日語在最初是沒有文字的,嚴格來說,連漢字本身都算是外來語。
因此,許多漢字會有多個音讀或訓讀的讀法。
如果發音來自中文,並與漢字的原意或讀音有關,就稱為音讀/漢語;如果發音是日語原有的,後來才對應到某個漢字上,那就稱為訓讀/和語。
例如:
林 りん(音讀/漢語) はやし(訓讀/和語)
山 さん(音讀/漢語) やま(訓讀/和語)
た行濁音化 (た→だ 指發音上的濁化)
當「た行」不在字首時,常會出現濁音化的現象。
例:
わたし → わだし(發音聽起來像「だ」)
じてんしゃ → じでんしゃ(發音聽起來像「で」)
あなた → あなだ(發音聽起來像「だ」)
以上內容都請不要死記,如果在學習過程中沒有覺得困惑,就沒必要非得記住。
當你遺忘時能夠想起,啊,我好像在這篇文章裡有看到過......再回來複習就好了~
怕忘記就收藏起來(?
<自學日語完整指南>
上一篇 L1.50音發音練習+日文的組成
下一篇 L2.常用招呼語&實用30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