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企業Q1獲利普遍下滑,而我們又剛好……需要用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經常閱讀我們文章的讀者應該理解,我們的交易大部份都在作買入,將配息持續不斷的買進。像個死多頭一樣不斷地作買入。

現在時間來到2025年第二季了,而第一季的財報也早已揭曉。在我們所追蹤的資源池個股120檔之中,竟然高達65%的公司在2025.Q1獲利下滑。這尚且是2025年3月31日的財報數字,大家可曾記得4/2川普正式掀起關稅風暴;5/2台幣連二日瘋狂升值10%。這些事件對台股上巿櫃公司的衝擊都還未呈現出來,當第二季度的財報出俱時,影響所及將赤裸裸地被呈現出來。

 在我們所追蹤的120家企業中,僅42家Q1的獲利較去年同期上升,而其中17家是屬泛AI概念股,都和AI沾的上邊,包含台達電、光寶科、廣達、鴻海、台積電、勤誠等等。 若除去AI概念股,則我們資源池中傳產、金融及一般製造業的Q1獲利近75%的企業呈現年衰退的情況。

不對啊,國發會的景氣對策燈號仍然是代表景氣熱絡的紅黃燈呢!

所以呢!景氣燈號自然是落後之中的落後指標了。

補充說明,我們並非鄙棄景氣燈號,相反的我們相當重視景氣燈號。我們對台灣景氣燈號定義是將之視為台灣整體經濟環境的大循環資訊。經濟總有波動循環,熱久了總會冷下來,冷多了也會有熱起來的時候。景氣燈號仍然是幫我們作環境大循環監控的重要工具。

所以,我們現階段需要賣股票嗎?

不是的,筆者一向讚成勇敢的入巿,尤其在通膨形成趨勢的環境下,擁抱可增值的資產是我們認可的投資觀念。此間的細節則在於謹慎的選股及適度的分散配置,投資股票、ETF乃至於債券都應該是相同的思維。

 

我賣股票是為了換房子

對台灣人而言房地產是一項份量很重的投資工具,也是最多台灣人聚積財富的投資方法,因為土地有限,且房巿常年上漲。再加上投資房產只需拿出部份自備款資金,其它由銀行貸款本利攤還,無形中使用了低利的長期槓桿,達到了風險有限,獲利豐厚的效果。

但我們卻沒有因此而青睞房巿的投資…

原因在於:

  • 我年紀夠大,在中學唸書時看過台灣房巿的崩跌腰斬,所以在我的認知和經驗中不覺得房地產巿場風險有限,獲利無限
  • 房巿流動性不佳。對我們而言一套房子就是一檔很貴的股票,但股票不論多貴,每天都能交易,第三天交割現金入帳。房巿則沒有此等交易的便利性和資金的流動性。
  • 房巿沒有分切交易的靈活性。在我們年輕時,若帳戶只有十萬,我們可以買台積電零股,成為台積電股東,但我們不能跟建商說那房子先賣我一小部份,或者先賣我一堵牆吧! 相對的,在我們需要用錢時,我們可以有股息收入也可以賣零股取得資金,但如若我們投資房地產卻需要資金使用時,總不能先敲一塊磚來賣吧。
  • 股票和房產都需要交易成本,房產甚至需付出持有的成本(地價稅和房屋稅)。估且不論中古屋交由房仲代售需付出4%的服務費,房產在交易時需繳付的增值稅、契稅和過戶衍生費用均高於投資股巿的交易成本。至於持有成本,股巿為零則完勝房巿。
  • 資產質押的特性。房子可以拿來扺押借款,有價證券(股票)亦然,並且更為方便省時。將股票設質,取出資金隨借隨還的方便性均遠遠優於房產。
  • 房子屬於固定資產,因時間而折舊,股票則沒有折舊的問題。只要企業運營穩健,股票可持續為我們創造收益。

 更多的特性,各有優劣。我們也不能全然否定投資房巿的作法,我們只是想傳達筆者以股巿投資為核心的概念。

而房子對我而言呢,就是一種生活所需的物件。它能交易,可取得可出售,買在自己生活或工作需求的區位,賣在不需要使用它的時機。若買房兼具了保值甚至增值的效果,我們則視之為持有房產的附加效益。

若非有資金的需求,我們對持股的耐受度是相當高的,除非個股達到超漲的極度樂觀氣氛,我們很少情況會單純因為股價高而出脫持股。

 

我們如何選擇出脫那些股票來籌集資金呢

 

我們本週賣出鋼鐡股及壽險類金控,但零買了台積電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3054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小股東的大投資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小股東彼得的沙龍
27.3K會員
492內容數
從白手到財務自由是筆者的歷程,2022年領息200萬。 這個專題將陪你走向穩健投資的道路
2025/05/31
川普老大又生氣氣了,5/30發言指控:「​​中國已經完全違反了與我們的協議」
Thumbnail
2025/05/31
川普老大又生氣氣了,5/30發言指控:「​​中國已經完全違反了與我們的協議」
Thumbnail
2025/05/23
在穆迪調降美國的主權評級後,美國公債失去其最後一個3A頂級信評,巿場對美債自然是負評如潮。 偉大的川普總統又推出所謂「大而美」的減稅法案,卻可能在未來數年內推升美國的債務赤字持續擴大。此舉又使得美債再次受到巿場的拋售。不過我們是真的找不到川普的減稅法案何來的大,何來的美!  
Thumbnail
2025/05/23
在穆迪調降美國的主權評級後,美國公債失去其最後一個3A頂級信評,巿場對美債自然是負評如潮。 偉大的川普總統又推出所謂「大而美」的減稅法案,卻可能在未來數年內推升美國的債務赤字持續擴大。此舉又使得美債再次受到巿場的拋售。不過我們是真的找不到川普的減稅法案何來的大,何來的美!  
Thumbnail
2025/05/16
太久沒有買股票了,害的我們時常胡思亂想!! 川普這傢伙,說穿了就是來亂的…不過,這也讓我們回想起曾經一本書的主角「熊彼得」。
Thumbnail
2025/05/16
太久沒有買股票了,害的我們時常胡思亂想!! 川普這傢伙,說穿了就是來亂的…不過,這也讓我們回想起曾經一本書的主角「熊彼得」。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沙龍一直是創作與交流的重要空間,這次 vocus 全面改版了沙龍介面,就是為了讓好內容被好好看見! 你可以自由編排你的沙龍首頁版位,新版手機介面也讓每位訪客都能更快找到感興趣的內容、成為你的支持者。 改版完成後可以在社群媒體分享新版面,並標記 @vocus.official⁠ ♥️ ⁠
Thumbnail
沙龍一直是創作與交流的重要空間,這次 vocus 全面改版了沙龍介面,就是為了讓好內容被好好看見! 你可以自由編排你的沙龍首頁版位,新版手機介面也讓每位訪客都能更快找到感興趣的內容、成為你的支持者。 改版完成後可以在社群媒體分享新版面,並標記 @vocus.official⁠ ♥️ ⁠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這次的下殺,超乎想像,說真的,還在市場的各位,都算是不錯了。 也寫不了什麼安慰大家的話,畢竟我也算帳損的一份子。 如果你還有心情,這裡有一些財報知識文章,你就看看吧。 分享一下財報文章集錦: 財報小知識:毛利率 財報小知識:營業利益率 財報小知識:稅前淨利率、稅後淨利率
Thumbnail
 這次的下殺,超乎想像,說真的,還在市場的各位,都算是不錯了。 也寫不了什麼安慰大家的話,畢竟我也算帳損的一份子。 如果你還有心情,這裡有一些財報知識文章,你就看看吧。 分享一下財報文章集錦: 財報小知識:毛利率 財報小知識:營業利益率 財報小知識:稅前淨利率、稅後淨利率
Thumbnail
AI產業已經要開始注意那些是可先看到商業化的經濟效應題材 單純靠題材炒作的波動都是開始會變大,尤其是獲利還跟不上的個股 就跟預期降息的節奏一樣,已經反應的預期題材想像之後未必看到數學出現都還能在超乎預期的往上,最好的結果是橫在滿足上下30%波動的過程,等到下一階段的機會才開始 這個過去智慧
Thumbnail
AI產業已經要開始注意那些是可先看到商業化的經濟效應題材 單純靠題材炒作的波動都是開始會變大,尤其是獲利還跟不上的個股 就跟預期降息的節奏一樣,已經反應的預期題材想像之後未必看到數學出現都還能在超乎預期的往上,最好的結果是橫在滿足上下30%波動的過程,等到下一階段的機會才開始 這個過去智慧
Thumbnail
融資維持率一樣保持在無聊的範圍160~165%,主因是融資已經都擴散到其他傳產,市場只要保持題材輪流,都不會有一個產業像4月一樣被集中毀滅跟集中高潮 人性指數也上揚到50區域中間值在中性,就是雷同去年8月的節奏也沒特別 美國也是一樣高通膨時代來的太快,主因也是疫情的無限QE,現在降息想要降一
Thumbnail
融資維持率一樣保持在無聊的範圍160~165%,主因是融資已經都擴散到其他傳產,市場只要保持題材輪流,都不會有一個產業像4月一樣被集中毀滅跟集中高潮 人性指數也上揚到50區域中間值在中性,就是雷同去年8月的節奏也沒特別 美國也是一樣高通膨時代來的太快,主因也是疫情的無限QE,現在降息想要降一
Thumbnail
貪婪與恐慌指數上升到和平位置,就是完全跟去年8月一樣,真的都是用鈔票畫出來的 所以才說明520前跟股東會融資維持率是沒必要再破160%就維持在160~165%就算好的資金輪流節奏 連融資維持率節奏也都跟去年8月一模一樣 目前就繼續這個節奏到520結束,各家公司股東會再搭配自營商要在4月
Thumbnail
貪婪與恐慌指數上升到和平位置,就是完全跟去年8月一樣,真的都是用鈔票畫出來的 所以才說明520前跟股東會融資維持率是沒必要再破160%就維持在160~165%就算好的資金輪流節奏 連融資維持率節奏也都跟去年8月一模一樣 目前就繼續這個節奏到520結束,各家公司股東會再搭配自營商要在4月
Thumbnail
24Q1的財報業績公布: 營收年增 21%,季增 4%,達到 6.34 億美元 商業收入年增 27%,季增 5%,達到 2.99 億美元 政府營收年增 16%,季增 3%,達到 3.35 億美元 GAAP 營運收入為 8,100 萬美元,利潤率為 13%,調整後營運收入則為 2.26 億美元
Thumbnail
24Q1的財報業績公布: 營收年增 21%,季增 4%,達到 6.34 億美元 商業收入年增 27%,季增 5%,達到 2.99 億美元 政府營收年增 16%,季增 3%,達到 3.35 億美元 GAAP 營運收入為 8,100 萬美元,利潤率為 13%,調整後營運收入則為 2.26 億美元
Thumbnail
現在是200塊錢的CB 但是轉換比例低於20% 高價低轉換 -- 代表目前是大戶還沒滿足;而且這次,仍然有10%的溢價率 後勢還是看好的 可以看出來,是從650元山頭跌下來之後,低檔發債轉換價格才137而已 大盤可以看到2022年7月,也就是發債的時候正是全市場風雨飄渺時候,這時候發債
Thumbnail
現在是200塊錢的CB 但是轉換比例低於20% 高價低轉換 -- 代表目前是大戶還沒滿足;而且這次,仍然有10%的溢價率 後勢還是看好的 可以看出來,是從650元山頭跌下來之後,低檔發債轉換價格才137而已 大盤可以看到2022年7月,也就是發債的時候正是全市場風雨飄渺時候,這時候發債
Thumbnail
針對美國金融市場近期變化狀況總結,包括國債、股票市場、經濟回顧、金融體系穩定性和經濟展望等方面的情況。
Thumbnail
針對美國金融市場近期變化狀況總結,包括國債、股票市場、經濟回顧、金融體系穩定性和經濟展望等方面的情況。
Thumbnail
經過2022年高通膨的肆虐,2023年一開始投資人其實都對全球景氣及股市行情打上一個大問號,美國聯準會為了打壓通膨仍舊維持原調、持續調高利率,因高利率而增加的營運成本及貸款利息衝擊了企業獲利及民眾消費力,這些都讓人產生了經濟走向硬著陸的疑慮。
Thumbnail
經過2022年高通膨的肆虐,2023年一開始投資人其實都對全球景氣及股市行情打上一個大問號,美國聯準會為了打壓通膨仍舊維持原調、持續調高利率,因高利率而增加的營運成本及貸款利息衝擊了企業獲利及民眾消費力,這些都讓人產生了經濟走向硬著陸的疑慮。
Thumbnail
24.01.02-財經皓角 *2023年的兩個危機:  --23.3月有矽谷銀行危機(債券流動性問題), --23.10月公債殖利率提升到5%,導致10月股債雙跌。 *標普500,之前有達到最高的38倍,降到目前的29倍,不過還是偏高。 標普500 2023年獲利創新高、比2022年更高,
Thumbnail
24.01.02-財經皓角 *2023年的兩個危機:  --23.3月有矽谷銀行危機(債券流動性問題), --23.10月公債殖利率提升到5%,導致10月股債雙跌。 *標普500,之前有達到最高的38倍,降到目前的29倍,不過還是偏高。 標普500 2023年獲利創新高、比2022年更高,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