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貫道
左圖《元世祖出獵圖》的作者,於至元十七年(西元1280年)二月繪出此圖。
⚜️畫面背景:元上都
整幅畫雖然沒有指出背景位在何處,但依據忽必烈的活動習性,很可能是在「上都」。「上都」位於現代中國內蒙古錫林郭勒盟正藍旗上都鎮,原名「開平」。忽必烈臣屬兄長蒙哥汗時,就在這裡開設「幕府」,用以攻略南宋,以及網羅各路人才。蒙哥汗病逝後,忽必烈在此稱汗。由於當時氣候進入小冰河期,北亞草原更加寒冷,南方中原頻繁出現各種天災而讓農民難以生計。忽必烈對此為了避冬,以及加強管理中原,於是在金朝中都舊址上建造「大都」。有了「大都」,開平就改稱為「上都」。然而忽必烈只把大都作為「冬宮」,除了冬季外皆在上都活動和處理政務。另外大都最初名為「燕京」,但忽必烈認為「燕」這個地域性名字不符合「也克蒙古兀魯思」(大蒙古國)的「也克」(大),所以才改名「大都」。
⚜️黑纛
畫作右下角騎士拿著「纛」,代表蒙古大汗親臨現場。纛為白色,表示和平;纛為黑色,表示戰爭。畫中為黑纛,顯示此次狩獵視同作戰。
⚜️忽必烈
畫作中央身穿白色貂皮大衣的胖大叔是忽必烈,他是成吉思汗之孫,開創元朝的「薛禪汗」(蒙古語意為睿智的賢者)。依據作畫年分(西元1280年),此時忽必烈已60多歲,而他在畫中未親自拿弓狩獵,可能就是因為年老體衰。另外忽必烈身上的貂皮大衣不單純展示他身分華貴,還可能是因為他衰老的身軀已無法負荷當時小冰河期的酷寒氣候。
⚜️攜弓人、神射手、帶著獵物的騎士
雖然此時忽必烈年老體衰而無法親自拿弓狩獵,但他身旁的攜弓人、神射手、騎士等侍衛圍繞著他,突顯他是指揮這場狩獵的重要主角。尤其畫作左邊靠近忽必烈的攜弓人,以及左下角只有背影的騎士,他們馬背上都掛有獵物,顯示忽必烈指揮有方而使這場狩獵收穫豐碩。另外忽必烈轉頭看著神射手準備射向畫作上方的兩隻鳥兒,也生動表現出他隨時關注這場狩獵的動向。
⚜️南必
不少人認為畫作右邊靠近忽必烈的女士是察必皇后,然而依據作畫年份(西元1280年),這時察必已病危到無法出外。察必病逝後,她堂妹南必成了忽必烈的皇后,因此畫中的女士可能是南必。
⚜️非裔侍從
畫作右邊有兩位特別黝黑的騎士,可能來自非洲。當時非裔侍從被漢人稱為「崑崙奴」,而唐代有一傳奇小說就名為《崑崙奴》。另外下方的非裔侍從,手拿的是驅獸杖。
⚜️花豹、海東青、薩路基獵犬
畫作右邊的薩路基獵犬與神射手一同緊盯著畫作上方的兩隻鳥兒,而神射手、獵犬一左一右在忽必烈兩旁,在構圖上形成平衡。至於畫作右下角的花豹、海東青,皆是忽必烈非常喜愛的寵物。
⚜️至高無上的君權
畫中忽必烈的配偶、侍衛、侍從與寵物圍繞著他,也顯示他的君權至高無上。圍繞著忽必烈這位君主的廷臣也必須效忠君主個人,而非整個國家。
⚜️把世界帶進了中國
畫中人物與服飾對於中國而言充滿著異國風情,而這也顯示忽必烈建立的元朝強化了中國與世界的連結。
⫷⫸⫷⫸⫷⫸⫷⫸⫷⫸⫷⫸⫷⫸⫷⫸⫷⫸⫷⫸⫷⫸⫷⫸
🚫請各位讀友小心‼️下方留言如果有殭屍帳號貼來路不明的網址,請直接無視‼️
🚫殭屍帳號垃圾留言我刪除不完也封鎖不完,方格子官方也沒積極處理這問題,文章也無法設定條件才能閱讀,所以只能請各位讀友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