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讀過日本作家雨穴的《詭屋》覺得非常好看,也寫了一篇推薦 + 讀後感,這次的新作《詭畫》以好幾幅詭異的畫作為主軸,作為解開謎團的關鍵,劇情更豐富、更精彩,橫跨的時間線更長,讀來十分過癮,隱藏的謎底抽絲剝繭後也讓人毛骨悚然。
[注意:以下劇透]
本書以一幅 11 歲女孩的畫作為開端,即書封下方一個小女孩站在房子和樹中間的畫。這名被母親虐待的女孩殺害了母親,心理學家以「繪畫測試」幫他做了心理分析後的解讀如下:
房子代表小女孩的心。房子沒有門,表示不想讓任何人進入自己的內心。但重點是樹。樹枝的尖端非常尖銳,表示充滿惡意的攻擊心態,但曾擔任這名小女孩諮商師的心理學家卻判斷他改過自新的可能性很大,因為樹洞裡有一隻鳥,表現出小女孩的想保護弱小生物的保護欲和母愛,有顆溫柔的心,因此只要給他機會和小動物或小孩接觸,就能逐漸緩和攻擊心態。
但真是如此嗎?心理學家的解讀和判斷正確嗎?
接著第一章開始,大學怪奇研究社團的栗原 (在《詭屋》中也有登場,展現驚人推理能力) 發現一個詭異的部落格。乍看之下風格懷舊,文章大多是記錄每天吃了什麼、版主和太太每天的日常生活等平凡內容,部落格卻在太太難產死亡後停更三年,最後一篇則是與其他文章風格迥異的沉重告白。
版主提及最愛的人犯下的罪行以及不能原諒等字眼,但僅有的其他線索只有栗原從文章字裡行間發現家裡除了夫妻以外,還有同住的另一人,以及太太在懷孕期間繪製的五張畫,畫作上有編號,分別是 ➀嬰兒、➁老嫗、➂大人 (女)、➃小孩、➄大人 (男),只是繪製的順序並不是編號的順序,編號和畫作大小也不一。
栗原發現這五張畫是用分層圖的結構來畫,因為版主曾透露太太以前是插畫家,應該很熟悉這種繪圖方式。其中三張畫調整成相同比例,以編號為軸心重疊在一起後,拼出了讓人毛骨悚然的畫面:大人 (女) 躺在地上臉色慘白表示已死亡,老嫗抓住嬰兒的腳,從母親體內拉出來,描繪的是剖腹生產的畫。
版主的太太在懷孕期間,就預測自己會因為難產剖腹死亡,難道是已掌握證據,或是知道兇手就在身邊?但為什麼用這種隱晦的方式表現,而不是跟身邊的人說呢?
接下來的三個章節,看似是三個和小女孩的畫和第一章的詭異部落格不相關的故事,每一個故事也由幾幅詭異畫作為謎題貫穿,只是讀到最後會發現所有故事和人物都串在一起,而且涉及橫跨好幾代的謀殺案,一切開端就是殺了母親的那個小女孩。
我闔上書頁仍驚訝不已,也對本書縝密的架構和豐富的情緒堆疊很佩服,更不用說以畫作為解謎關鍵的創新和用心,每一幅畫背後都有重大意義,是一本非常出色的推理小說。真的很推薦大家閱讀本書,因為畫作很難用文字描述,在閱讀過程中一邊對照和端詳畫作、一邊解謎也很有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