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曾經夢想過在不到40歲的時候就進到所謂FIRE 的生活嗎?還是說你被工作環境逼到很想提早離職呢?當拿到這本《賽道之外》,剛開始以為是跟賽車有關係,翻閱之後發現我太膚淺了,作者陳雨德的賽道指的是「人生賽道」啊!作者真的很厲害,我離職後的理由雖然是家庭因素,但生活模式並非不缺錢的 #財務自由,不過彈性時間卻多了不少,更能依照自己的時間來選擇工作及生活,所以看完作者的事蹟和生活心態之後,對書中提及的某些部份深表同感,也對他 #退休 生活的規劃與分享,感到深深的佩服!
本書的前三章紀錄陳雨德原生家庭與求學階段的想法與心情,接著描述他進入到廣達奮鬥過程的心境,以及轉行到印刷業當總經理兼合夥人的事業頂峰階段。他以「Be-Do-Have」法則來分享他的生命成長公式,Be是在心態上成為你想要的那個人或位置,Do是以那樣的思維或格局來處理或執行過程,Have則是擁有這種格局下的成果。
接著書籍的後四章就開始敘述選擇退休離開職場的作法與心境,包括離開職場後的生活重心以及最重要的財務規劃等。財務方面,陳雨德訴求「穩定」,因此打造低波動的被動收入成為他操作的重點,除了危機入市日本房地產之外,台灣的ETF及特別股成為他投資股市的首選,其中金融業受到政府高度監管,這也是他偏好金融特別股的原因之一。其他像是生活用錢,創造信用卡回饋等等的觀念,讓讀者窺見他退休後對財務管理的想法。然而整本書最令我感動的的部份在於他退休後的第二人生與生活態度!他可以為了孩子舉家搬遷到宜蘭生活,可以帶著父母到處旅行,可以因為自釀啤酒的興趣而獲獎,更能在鍛鍊健康之餘也利用陪跑的機會幫助盲人完成夢想。在書籍的第248頁有一段大意是這樣,他帶媽媽搭郵輪去旅行,媽媽跟幾個不認識的老人聊天,每個老人言談間都說自己的小孩多有成就,在國外當律師、醫生、企業家…,只有他媽媽說:「這趟旅行是我兒子陪我來的,他常常帶我出國去玩。」眾人在沉默幾秒後改口說:「妳命比較好啦!我兒子賺那麼多錢也不常回來看看阿公阿嬤,還是你兒子比較孝順。」由此可以看出,人生成功的條件並非職業,隨著年齡和需求的不同,眾人稱羨的可能不是職業,而是有家人隨側的陪伴。
作者在書籍最後篇章「創造自己定義的財務自由」裡面提到,他認為追求財富是成功道路上的獎勵,並非目標本身,如果把財富視為追求的標的,很容易受到欲望的誘惑並進入追求物質的無盡循環。你的生活只有工作與賺錢嗎?若是如此,不妨來看看金尉出版的《賽道之外》,讓陳雨德的另類人生來觸動你尋找賽道之外的人生目標吧!
購書連結--->https://s.shopee.tw/2qIczLoJXS
目前andyworld發表的主要平台有三個,分別是:
1.臉書(andyworld理財&家庭記事簿)
2.方格子(andyworld)
3.IG(IG的帳號是:andyworld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