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長蔣萬安拍板將拆除公館圓環並填平公車地下道回復成地面型,此舉引發地方擔憂將會使交通打結!文山區出身的議員苗博雅引用北市府自己多次評估填平地下道的模擬都是最差的選擇!多次提出質詢與質疑!但,蔣萬安就是「蔣不聽」!只會「急就章」!
北市議員苗博雅質疑違背常識 就是「蔣不聽」!只會「急就章」!
台北市議員苗博雅6日受訪指出,根據北市自己做的數次評估,填平地下道後的車流模擬都被認為是最差的。直言,尖峰時刻羅斯福路公車道一小時有約3百班公車經過,若地下道被填平將嚴重犧牲通勤族,痛批台北市長蔣萬安過度盲目且急著做出政績。她進一步說,北市府28日將動工填平公館公車專用地下道,但決策處處違背基本常識,如2021年新工處評估,填平地下道為3種方案內「交通模擬表現最差」;2024年10月交工處研究案,填平地下道「難以視為交通可行方案」。
台北市議員苗博雅4日在臉書直指,除公車專用地下道、台大進修推廣部前的人行地下道也要填平,屆時基隆路到舟山路口將無任何行人穿越設施,而此重大決定拍板前竟未開過任何一場地方說明會;她對此發起「反對628倉促施工填平公館公車專用地下道」連署,質疑台北市政府決策過程處處違背基本常識,「蔣不聽、急就章!」
(See:2025/06/07,風傳媒,填平公館公車地下道違背常識?苗博雅8點質疑蔣萬安:「蔣」不聽又急就章、ETtoday新聞雲,轟北市廢「公館公車地下道」違背常識 苗博雅:蔣萬安「蔣不聽」)
苗博雅指出,蔣萬安完全不了解,拆圓環跟填平地下道是不同的事情,蔣可能急著想做出政績,「怎麼會想把嬰兒跟洗澡水一起倒掉?把圓環地上地下硬要綁在一起相當粗糙。」她指出,110年新工處有做過評估,填平地下道後的車流模擬是最差的,去年底交工處委外研究也指出,填平地下道「難以視為可行方案」,因為車流表現會比現在差40至45%。苗博雅批評,今年的評估剛出爐就馬上宣布要填平地下道,嚴重違背推廣大眾運輸之目的,尤其這條地下道是公車專用,在尖峰時間每小時有3百班以上的公車經過,若填平地下道,公車全都要等超過120秒的紅燈,將嚴重犧牲公車族,任何正常、在地生活的市民都很難接受。她也諷刺,也許蔣萬安過度盲目又相信他人說法,在市政上面將會是很大的缺失。民眾仍有許多疑問,也擔憂大量公車改行駛平面車道,恐將造成交通車流打結。
台北市議員王閔生9日在議會質詢時表示,連他身為提案議員都不知道規畫內容,市府推動重大政策缺乏溝通,民眾的疑問很多卻得不到答案!
(See:2025/06/09,FTNN新聞網,公館圓環大改造將填平公車地下道!居民憂車流更加打結、三立新聞,蠻幹!?北市執意廢公館圓環地下道 苗博雅批盲目:蔣萬安急著想做政績、苗博雅:當文山區的人是笨蛋嗎?開轟蔣萬安權貴欺負人 評估報告都說不可行 還要填平公館公車地下道 開酸北市府「典型官僚不懂民間疾苦!」、苗博雅開轟蔣萬安「填地下道只為面子」:典型官僚不懂民間疾苦!狠酸市府「只會上下交相賊」:民間連署其實是幫蔣萬安找台階下!怒嗆:當文山人是笨蛋?、蔣萬安執意填平地下道 公館圓環將成交通惡夢 【臺北百科全書精華EP94】)
拆除公館公車地下道的消息一出,地方立即憂心衝擊交通,不少民眾在蔣萬安臉書貼文留言質疑;同時,台北市議員也接獲很多民眾陳情,紛紛要求向北市府提出交涉跟索資,但卻被冷處理,質疑北市府「黑箱決策」。民進黨市議員王閔生指出,他向台北市各單位索資長達2個月,卻沒有相關決策的會議記錄,難道這麼重大的決策是憑空出現的?他質疑,北市府連一個會議記錄都不說明,這叫做「良好溝通」?和市府索要工程圖、施工期程乃至於路型規劃都沒有,只說6月底填平地下道、9月劃標線,交通維護計畫更在審核中而無法提供。
(See:2025/06/10,信傳媒,蔣萬安擬拆除公館公車地下道惹民怨 路權團體及綠營議員齊開砲)
美國總統林肯(Abraham Lincoln)嘗言:「你可以在某個時間愚騙所有人,也可以一直愚騙部分的人,但你不可能一直永遠愚騙所有的人。」("You can fool all the people some of the time, and some of the people all the time, but you cannot fool all the people all the time.")
政策可以粉飾一時,但民意會記得一世。倘若城市治理選擇繞過常識與人民,最終反撲的不是聲浪,而是對信任的瓦解。「自毀長城」都是自己作孽所造成。
烏龍立法院又違憲亂政!提錢坑法案!行政院將會提出憲法救濟!
立法院院會10日審查「軍人加薪」相關法案,最終於下午1時前通過國民黨團版本,提高加薪達3萬元,並自明年元旦起實施。行政院長卓榮泰表示,相關法案顯然違背《預算法》規定與《憲法》精神,行政院絕對依照憲政精神提出救濟。
(See:2025/06/10,信傳媒,藍白聯手通過軍人加薪3萬元 卓榮泰:行政院絕對會提出憲法救濟、民視新聞,藍推"國軍加薪"修法通過 卓揆:違法違憲絕對提救濟)
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指出,依據立院三讀法案版本,未來每年中央政府總預算都可能大幅增加至少290億元,但立院沒有依照「憲法」第70條的精神、「預算法」第91條及「財政紀律法」第5條規定的程序進行,在通過大幅增加政府歲出預算的法案前,應該先徵詢行政院意見並協調可行性財源,再次違反去年行政院與朝野各黨團所達成的共識。
(See:2025/06/10,聯合報,立院通過軍人加薪修法 政院指一次違2法:研議合法合憲救濟、Newtalk新聞,立院三讀《軍人待遇條例》增290億預算 政院批違憲違法擬尋救濟途徑)
緊接著,下午立院審議《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條例》增訂第二十七條之二條文草案,便是要恢復退役上校以上階級軍人子女教育補助,最終三讀表決結果,現場共有107立委狀況下,民進黨仍不敵藍白人數優勢,以反對49票遭對方58票輾壓,全案確定通過。在議場內的民進黨立委相當不滿,便在議場內怒喊「大罷免大成功」,相關畫面也隨之曝光。(See:2025/06/10,中央社,藍提案恢復退役上校階以上子女教育補助 立院三讀、民視新聞,藍白聯手三讀通過「恢復退役上校子女補助」 綠怒喊大罷免大成功)
釋字第264號解釋:憲法第七十條規定:「立法院對於行政院所提預算案,不得為增加支出之提議」,旨在防止政府預算膨脹,致增人民之負擔。立法院第八十四會期第二十六次會議決議:「請行政院在本(七十九)年度再加發半個月公教人員年終工作獎金,以激勵士氣,其預算再行追加」,係就預算案為增加支出之提議,與上述憲法規定牴觸,自不生效力。(79年7月27日)
蓋:按憲法規定,行政院應提出預算案,由立法院議決之,旨在劃分預算案之提案權與議決權,使行政院在編製政府預算時能兼顧全國財政、經濟狀況與年度施政計畫之需要,並為謀求政府用度合理,避免浪費起見,委由代表人民之立法院議決之,以發揮其監督政府財政之功能。(釋字第264號解釋理由書)
行政院有編預算的權力與責任,立法院有刪預算的權力與責任。但立法院不得自編預算,畢竟,沒當家的不知柴米貴、沒當家的不知當家的苦,否則,若立法院可以隨便編列預算討好選民,無異於可亂推「錢坑法案」,而且難以釐清究竟是誰的政治責任,有違立法權與行政權分立之憲政原理。
去年,藍營傅崐萁提案「花東快特別條例」,即遭綠營黨團批評違憲:違反憲法第70條、釋字391號、613號的權力分立原則。
立法院交委會審查立委傅崐萁等人所提「花東快速公路建設特別條例草案」,傅也同時提出國六延伸東部、環島高鐵等2提案,但遭疑違反行政權。立法院交通委員會審查國民黨立委傅崐萁所提「花東快速公路建設特別條例」草案,交通部報告指出,基於憲政分際,充分尊重行政權完整性,不宜擅為增加預算支出,本條例確有窒礙難行之處,致無法推動。民進黨立院黨團今開記者會,痛批3項特別條例涉及預算都是千億、數兆元,直呼花蓮王好凱、大撒幣特別預算,而程序上也使「立法凌駕行政權違憲」、「違反交通建設評估程序」、「違反財政紀律及財務評估規定」等3原則。
(See:2024/03/25,中央社,傅崐萁推花東快速公路特別條例 交通部:窒礙難行、太報,傅崐萁為「花東快特別條例」怒捶桌!立院交委會「全案保留」送黨團協商、中時,傅崐萁提花東快特別條例 綠黨團批「好凱」違反三原則)
美國總統約翰·甘迺迪(John F. Kennedy)嘗言:「變化是生命的準則。只注意過去和現在的人,必錯過未來。」("Chang is the law of life. And those who look only to the past or present are certain to miss the future.")
立法院今日以政治便宜行事,罔顧財政紀律,未與行政院協調,就強行通過重大加薪案。短視近利者只圖當下掌聲,卻可能種下未來財政失控的惡果。凡不能預見未來者,必將為眼前所毀。
立法機關若不尊重預算程序與財政邊界,恣意擴張支出,就是以全民稅金滿足特定政治利益。對於公共財政的濫用,是對納稅人最大的背叛。
政治是一門關於未來的責任,而非當下的取悅。國家治理若無遠慮,必有近憂。真正的領導人要高瞻遠矚。不能目光短淺,只停留在過去,只看眼前,不知高瞻遠矚,與時俱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