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政民二十五歲那年一手打造自己的營造廠,從二十五歲打拼到六十歲,三十五年的時間從默默無聞到成為人人尊敬的王董事長,財富名利都賺到了,卻在準備退休的前夕發生一件難以承受的無常。
明明是一個好人,功成名就之後也用心回饋社會,卻仍然躲不過無常的侵襲,這也是王政民一開始鑽牛角尖的地方。小兒子受傷的隔年,北台灣有一間醫院落成,他抱著一絲期望將小兒子送到新醫院做全身檢查,希望出現奇蹟,哪怕只有一點點都好。在小兒子住院期間,王政民常遇到志工關懷,志工有年輕有老的,老的志工大多滿頭白髮,年紀大他十歲十多歲都有,可是他們卻能一床一床去關心去慰問,王政民覺得很感佩,同時也萌生加入公益的念頭。
終究等不到小兒子的奇蹟,卻等來王政民自己的奇蹟。王政民毅然加入志工行列,有時在醫院,有時在環保站,他來來去去,做得心開意解。勤務的空檔,他會抽空去看兒子,幫兒子按摩、刷牙、擦臉,跟他說說話,讓兒子「感覺」父親一直都在。有一年,王政民因緣際會接觸一個年紀跟小兒子相仿的年輕人阿傑,阿傑一樣在工地受傷,出院返家後變得不愛說話,也不工作,缺錢就跟媽媽要,要到錢不是喝酒就是吃藥,年紀輕輕彷彿七老八十。
王政民一直陪伴在阿傑身邊,鼓勵他戒斷惡習,也帶阿傑到醫院看小兒子,不斷的諄諄善誘,終於喚醒阿傑。阿傑開始出門工作,雖然跟父母的關係時好時壞,但是至少他已經自食其力,不再啃老。救阿傑的心,等於救了阿杰的父母,也拼湊出一個家庭的圓滿。王政民說,「小兒子躺了十二年才離苦得樂,我很感激小兒子用生命示現植物人的無常和苦境讓我嚐盡人間疾苦,也從人間疾苦放下對名利與財富的執著,真正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也為自己修。」
老智者說,修行的人會把逆境當成逆增上緣,就像一塊木頭要能成為一尊菩薩,要承受數不清的「千刀萬剮」,磨礪才能成長,逆境才能前進,如果一生無風也無雨,心性難以提升,沒有岩石激不起礡磅的浪花。生命也是一樣,考驗不是老天爺刻意在為難我們,而是為了成就我們變成更好的自己,懂得見苦知福,懂得修善修福。
#見知苦福
#無常
#名聞利養
#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