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董說,「從前的我,是一台沒有插電的電腦,外表好看,實則毫無作為。現在的我,不僅插電了,而且天天蓄勢待發。」今年五十六歲的楊董在六七歲的時候,經常跟阿公手牽手在鄉間小路散步,不時看見老智者和一群志工在菜園裡種菜澆水施肥,那時年紀小,只是靜靜的走過,十年後,能騎摩托車了,他就故意將消音器拔掉,引擎聲五公里外都聽得見。當年的他習慣玩到清晨四五點才回家,那時正是老智者讀經的時間,引擎聲音經常蓋過讀經聲。
罹癌那一年,楊董的兒子才兩歲,雙親健在,他躺在病房吊著點滴想著難道自己的生命就要結束了嗎,又想到父母妻兒,後悔自己怎麼會走到這步田地,讓親人為自己傷心難過。有一天,楊董在商場上的友人阿機到醫院探視他,「老楊,你會沒事的,你還有任務,不過你要趕緊發一個好願,讓這個好願帶你脫離無明,滌除心垢。」楊董當場大徹大悟,默默在心中許下一個大願。
手術後的楊董切掉四分之一的舌頭,說話和吞嚥都要重新學習,吃麵條也會掉下來,口水更不用說,但是他不敢有怨言。老智者曾說,「清淨在源頭」,雖然是資源回收的口號,用在他身上剛剛好,因為自己源頭不清淨,本份事沒做好,從年輕就玩世不恭,讓父母擔心,讓妻子徹夜難眠,明明是成年人,卻做盡讓人不放心的事,跟三歲小孩沒有兩樣。有一年,楊董在高雄遇見老智者,跟老智者懺悔年輕時不懂事,打擾他讀經,老智者輕聲說,「現在懂事了就好,要把握時間認真修,做福來囤,記得多付出。」
現在的楊董,五點多就下班,他會先到幼稚園接兒子,再到黃昏市場買菜。罹癌之後,楊董開始茹素,每一道菜他都用心學習再煮給兒子妻子吃,一開始真的不好吃,但是用心就是專業,越煮越上手,家人也吃得很清淨很消化。戒除所有惡習之後,楊董的生活重心除了事業就是志業,做事業有壓力,做志工不一樣,付出之後無需期待誰來回饋,單純做心情開朗的。老智者說,修行就是將覆蓋在我們心上的那些枯枝和垃圾拿掉,反省就是擦拭我們的心鏡,只要心不受污染,言行就會如同天上皎潔的明月,能照映世界萬物,卻不沾一絲一毫。
#自修自得
#有願就有力
#懺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