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參老和尚的開示,能夠建立對因緣業果的正知見。將重點彙整如下,與大家分享:
💖 業果不失,生命自有其序
「學佛了,為什麼還會遇到不好的事?」這或許是許多初學佛者心中的疑問。我們往往期待信佛後就能一帆風順,然而,就像文中所提,吳居士信佛不到三個月就遭遇車禍往生,但這並不是信佛才發生,而是「他信佛的時間很短,種子才剛剛種下,還沒有轉動,業果已經成熟了」。業力,是我們過去行為的總和,它不會因為我們開始學佛而消失,而是在適當的時機成熟顯現。即使是神通廣大的目犍連尊者、迦留陀夷尊者,甚至安世高尊者,都曾示現業報。這深刻地提醒我們:「業果不失」。
🧡 轉變的力量:心念與外境的流動
一切法、一切事物都在不斷地轉變,變化的程度與速度,取決於我們所投入的力量。佛法正是提供我們轉變的力量。只要我們發心猛利、行持堅定,業果便能轉動。這不是否認因果,而是強調透過修行,我們能改變未來業果的走向,甚至將重報轉輕報。💚 堅定正見,避免邪知邪見
面對逆境,最怕的是落入「信佛之後還撞死,不信佛還好一點」的「邪知邪見」。車禍並非專門撞向信佛的人,這些想法往往是我們為自己尋找不信的理由。學佛並不是一張萬能的免死金牌,它不保證事故不會發生,而是讓我們在面對事故時,能有「殊勝境界」和善緣幫助。夢參老和尚即使身陷牢獄三十三年,依然能心安理得,這便是正見的力量。
💙 真心發心,利益眾生是根本
學佛的發心必須「真心」,且是發「利益眾生」的心,而非投機取巧。如果發心不真,到了晚年涵養不夠,業報可能就會顯現。真正利益眾生的發心,能為我們積累廣大的福德資糧,成為面對逆境時最堅實的後盾。
💜 做足功夫,內外相應得感應
信仰的深淺與感應的有無,與我們個人所「做的功夫」有很大關係。菩薩是平等的,感應是自己的心與菩薩相應而得。吳居士往生後,因他生前結緣,許多道友持續為他念經、迴向,這就是一種感應。當我們努力修行,心與佛菩薩的慈悲願力相應,自然會獲得加持與助緣。
💖 觀照無常,體悟實相
真正能夠「觀空、觀假,觀一切諸法無常、苦、空、無我」,證得此境,便能建立堅定的信仰。當我們體悟到生命的無常本質,所有外在的苦樂、得失都將變得不再那麼執著,內心的安寧與智慧便會油然而生。
🧡 依教奉行,實踐是關鍵
地藏王菩薩教導修持方法,只要「照這個方法去修持」,讓菩薩加持,便能「想求得就得到」。這說明了依據佛法教義實踐的重要性。佛法不是空談,而是提供一套具體可行的修持方法,只要我們依教奉行,便能逐步轉化生命,從中獲得真實的利益。
💚 心安理得,坦然面對
即使遭遇挫折,像夢參老和尚所言:「連聖人尚且不免,何況我呢?所以我自己心安理得。」這種心態有助於我們接受現實,並從中體會佛菩薩的加持。不要抱持不合理的期待,認為「醫生一治就好」或「信佛就一切事故都不會發生」。我們的心和一切社會事物都在不斷地運轉、不斷地變化,關鍵在於我們如何轉、怎麼變。面對逆境,堅定正知正見、深信因果,學佛不是求一個免死金牌,而是學習如何在變動中找到心的安寧與智慧。
🪞記憶小幫手🪞
逆境是業果的顯現,也是轉化的契機。
🟣本文圖片皆由bing AI 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