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高與小茉最新影片在 YouTube 上講解「Reality Transurfing」時提到了「鐘擺法則」,這集內容我很有興趣,「鐘擺法則」這種被不由自主被動的扯進職場上的紛爭最後我變成犧牲品讓我同感深受,我找了原文書想要從新閱讀這本書籍,作者雖然是物理學家出身,但是文筆很好(笑),我想重新學習現實的運作方式,喚醒我對命運掌握的全新能力。
「鐘擺法則」原來出自俄羅斯作家 Vadim Zeland 所著的五部曲《Reality Transurfing》。這是一套融合量子物理、意識哲學與實踐工具的奇書,其核心信念是:宇宙是一個包含所有可能性的資訊場,我們的思想能像導航系統一樣,決定哪個版本的現實會顯化在我們面前。
★什麼是「鐘擺」?
Zeland 將任何集體信念、情緒風潮或社會運作機制,稱為一種「鐘擺」。這些鐘擺並非物理存在,而是一種能量結構,當你對它投入關注、情緒或反抗時,就像在搖動它的擺臂,它會回饋你更多的牽引與掌控。
舉例來說:
- 你越討厭一個政治立場,就越容易被它的新聞吸引。
- 你越在意別人的看法,就越會遇到需要證明自己價值的事件。
- 當你害怕失敗時,生活常會給你更多「失敗的預演」。
- 這些都是鐘擺在吸取你的能量,它的目的不是害你,而是維持自己的振動。
為什麼會被鐘擺拉走?
因為我們的意識沒有時刻覺察自我。當你情緒反應強烈、陷入對錯二元對抗、或過度在意某件事的結果時,你就把自己連接上了一個鐘擺頻率。
而這會讓你偏離原本的人生路線,落入他人設定的劇本中。
★那該怎麼辦?
1. 停止參與,不代表逃避
當你不再回應、不再批評、不再捍衛或討好某個系統時,你就像鬆開了那根牽動鐘擺的線,它就會因失去能量而遠離你。
拒絕反應,就是最大力量。
2. 回到自己的中心,重新選擇頻率
Zeland 提出:「重要性製造過剩能量,會引來宇宙的平衡力量打擊你。」當你對某件事給予過多重要性(不論是愛、恨、執著或恐懼),你就會與自然失衡,宇宙會用撞擊讓你恢復中立。
所以,回到內心真正的渴望與平靜感,是唯一能穩定意識之舟的方向。
3. 使用「外在意圖」而非「內在強求」
內在意圖是「我一定要努力做到這件事」;外在意圖則是「我與這個結果已然合一,世界會配合展開路徑」。
這不是消極,而是一種更高層次的信任與敏感度——你與宇宙一起創造現實,而非單打獨鬥地用力衝撞。
★結語:
老高影片的魅力,在於他用輕鬆的語調把這些深奧概念講得很有趣;而我們若能將之落實於生活,就能真正學會一門技術:在命運的潮汐中駕馭自己的意識之舟。
不被鐘擺牽著走、不再消耗自己、不再迎合外界劇本,而是選擇自己的頻率,安靜地、深刻地,顯化出專屬於你的那條人生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