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不想說的黑歷史——震驚荷蘭博物館的偽畫大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一幅假畫是怎麼騙倒荷蘭博物館、藝術史專家,還被誤以為是國寶?

raw-image

點我聽Podcast(各種平台都有喔!)

誇張的情節還被拍成了2部電影!
但這可不是虛構的故事

而是20世紀荷蘭藝術界真實發生過的事件🇳🇱

圖片來源:Rijksmuseum

圖片來源:Rijksmuseum

圖片來源:Museum de Fundatie (langdurig bruikleen van de Rijksdienst voor het Cultureel Erfgoed) Zwolle, Heino / Wijhe

圖片來源:Museum de Fundatie (langdurig bruikleen van de Rijksdienst voor het Cultureel Erfgoed) Zwolle, Heino / Wijhe

圖片來源:Museum Boijmans Van Beuningen

圖片來源:Museum Boijmans Van Beuningen

本集的主角不是什麼藝術大師
卻靠著畫「很像大師」的畫作
讓自己的作品成為荷蘭國家博物館和博伊曼斯·范伯寧恩美術館的收藏
甚至在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賺進了超過50棟房子!

他靠的不只是畫技,而是一整套精密到讓人佩服的造假流程
從畫布、顏料、裂紋到修補痕跡,樣樣到位

就連基本的科學檢測都能輕鬆過關
逼真到不行的假畫
就連納粹高層都傻傻拿出一百多幅搶來的名畫
只為了換一幅他親手繪製的「偽作」
讓他差點被處以叛國重罪

他是怎麼辦到的?
這場荒唐又真實的騙局

最後逼得博物館悄悄把畫作標示從 Vermeer 改成 Van Meegeren
成了那些不願多談、只能默默藏進庫房角落的黑歷史……

一起來聽聽這位畫界騙徒如何從邊緣藝術家
變成讓博物館進退兩難的「尷尬收藏」

圖片來源:wikipedia

圖片來源:wikipedia

圖片來源:wikipedia

圖片來源:wikipedia

圖片來源:wikipedia

圖片來源:wikipedia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Sylvia-avatar-img
2025/06/13
沒記錯的話我應該有看那電影😂
博物館吧The Museum Bar-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6/13
Sylvia 我還沒看過那兩部電影,好看嗎XD
薇亦柔止-avatar-img
2025/06/13
這三幅畫怎麽看都不像是維梅爾的畫風啊?
博物館吧The Museum Bar-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6/13
薇亦柔止 我也覺得,可能以前研究資料太少,專家就誤判了....🤔
avatar-img
博物館吧The Museum Bar的沙龍
321會員
537內容數
2025/05/29
萬眾矚目~V&A East Storehouse即將在本月31日正式開幕,免費參觀!
Thumbnail
2025/05/29
萬眾矚目~V&A East Storehouse即將在本月31日正式開幕,免費參觀!
Thumbnail
2025/05/24
2020年在貝魯特大爆炸中受損的17世紀畫作《海克力士與翁法勒》,歷經三年修復後即將重返展場!從畫布中的玻璃碎片到隱藏的筆觸痕跡,這段修復過程不只是技術挑戰,更是對藝術價值的守護...
Thumbnail
2025/05/24
2020年在貝魯特大爆炸中受損的17世紀畫作《海克力士與翁法勒》,歷經三年修復後即將重返展場!從畫布中的玻璃碎片到隱藏的筆觸痕跡,這段修復過程不只是技術挑戰,更是對藝術價值的守護...
Thumbnail
2025/05/17
博物館吧podacst EP 14《那些博物館不想說的黑歷史》:這一集要來跟大家分享博物館檔案裡的人類黑歷史,那場人類與香蕉皮的大戰!沒想到香蕉皮曾經是路上最具殺傷力的武器?!
Thumbnail
2025/05/17
博物館吧podacst EP 14《那些博物館不想說的黑歷史》:這一集要來跟大家分享博物館檔案裡的人類黑歷史,那場人類與香蕉皮的大戰!沒想到香蕉皮曾經是路上最具殺傷力的武器?!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倫敦知名的景點大英博物館(British Museum)還沒有完全走過去年監守自盜文物的陰霾,這幾天又被告知他們上個月「曾經被偷過」... 顯然博物館都是最後一個知道自己東西不見的人... 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 上個月(6月)的時候,一位巴西藝術家Ilê Sartuz
Thumbnail
倫敦知名的景點大英博物館(British Museum)還沒有完全走過去年監守自盜文物的陰霾,這幾天又被告知他們上個月「曾經被偷過」... 顯然博物館都是最後一個知道自己東西不見的人... 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 上個月(6月)的時候,一位巴西藝術家Ilê Sartuz
Thumbnail
我欣賞的不是藝術品,而是它所表現與承載的美。___ 選自【美力覺醒】 林布蘭是17世紀荷蘭的畫家,曾在聖經浪子回頭的故事中,聽到人家提起過林布蘭浪子回頭的那幅畫,而後知道了那幅畫創作的時空背景後,感受又更不一樣了。而上圖林布蘭的自畫像,那是他離世前最後一幅的自畫像,有些憂傷,卻又感到平靜,沒有多加
Thumbnail
我欣賞的不是藝術品,而是它所表現與承載的美。___ 選自【美力覺醒】 林布蘭是17世紀荷蘭的畫家,曾在聖經浪子回頭的故事中,聽到人家提起過林布蘭浪子回頭的那幅畫,而後知道了那幅畫創作的時空背景後,感受又更不一樣了。而上圖林布蘭的自畫像,那是他離世前最後一幅的自畫像,有些憂傷,卻又感到平靜,沒有多加
Thumbnail
時間使人老;甚至遺忘過去。但藝術不會。 因為在羅馬尼亞藝術家柏格丹‧弗拉杜塔(Bogdan Vlăduță)繪畫中,彷如回望著一幕幕古早、莊重的時間,進入對於歷史、輪迴和梵谷的緬懷,和藝術一起重生。 作為虔誠的東正教信徒,「信仰」是創作的支撐。
Thumbnail
時間使人老;甚至遺忘過去。但藝術不會。 因為在羅馬尼亞藝術家柏格丹‧弗拉杜塔(Bogdan Vlăduță)繪畫中,彷如回望著一幕幕古早、莊重的時間,進入對於歷史、輪迴和梵谷的緬懷,和藝術一起重生。 作為虔誠的東正教信徒,「信仰」是創作的支撐。
Thumbnail
學院美術館一直定位他們是《大衛像》的守護者,任何有損《大衛像》的行為都在他們的管轄範圍內...
Thumbnail
學院美術館一直定位他們是《大衛像》的守護者,任何有損《大衛像》的行為都在他們的管轄範圍內...
Thumbnail
奇美博物館的《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這次將會有50位大師的真跡會來台展出,筆者無意之間發現這陣子關於這些大師的畫作的講座非常多,於是挑了一場關於拉斐爾的,來搶先感受一下大師畫作的魅力。
Thumbnail
奇美博物館的《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這次將會有50位大師的真跡會來台展出,筆者無意之間發現這陣子關於這些大師的畫作的講座非常多,於是挑了一場關於拉斐爾的,來搶先感受一下大師畫作的魅力。
Thumbnail
在波茨坦的「巴貝里尼博物館」遇到一整層樓的印象派和莫內。看他的畫會不由自主被捲進場景當中,那些筆刷的斑點色塊像是會流動的一樣,有時候會先站近了細看斑點紋路,再站遠了看整體色彩,一幅畫能夠讓人駐足好久好久,喜歡他對光影的敏銳洞察,好像轉瞬即逝的時間都被他捕捉進畫中了。
Thumbnail
在波茨坦的「巴貝里尼博物館」遇到一整層樓的印象派和莫內。看他的畫會不由自主被捲進場景當中,那些筆刷的斑點色塊像是會流動的一樣,有時候會先站近了細看斑點紋路,再站遠了看整體色彩,一幅畫能夠讓人駐足好久好久,喜歡他對光影的敏銳洞察,好像轉瞬即逝的時間都被他捕捉進畫中了。
Thumbnail
續前篇,繼續來點藝術史的觀察。 樋口裕子在作品集“BABEL: Higuchi Yuko Artworks”中, 向波西(Hieronymus Bosch)和老彼得.布勒哲爾(Pieter Bruegel the Elder)等創作者致敬,將既有圖像的意義轉化,變成是一種對神祕生物的關懷與和平共存。
Thumbnail
續前篇,繼續來點藝術史的觀察。 樋口裕子在作品集“BABEL: Higuchi Yuko Artworks”中, 向波西(Hieronymus Bosch)和老彼得.布勒哲爾(Pieter Bruegel the Elder)等創作者致敬,將既有圖像的意義轉化,變成是一種對神祕生物的關懷與和平共存。
Thumbnail
說到印象派的畫,我想到20年前的自己,那時人生第一次去北美館看印象派的畫展,是跟職訓局的同學們一起去看的,那時覺得好SHOCK,覺得很多在書本上介紹的畫家,都在這邊看到了,而且看到的是真跡,超級感動的。 那時在一堆的畫作當中我後來愛上了莫內的紫色,他的睡蓮池的紫色系列讓我覺得很迷幻,那時
Thumbnail
說到印象派的畫,我想到20年前的自己,那時人生第一次去北美館看印象派的畫展,是跟職訓局的同學們一起去看的,那時覺得好SHOCK,覺得很多在書本上介紹的畫家,都在這邊看到了,而且看到的是真跡,超級感動的。 那時在一堆的畫作當中我後來愛上了莫內的紫色,他的睡蓮池的紫色系列讓我覺得很迷幻,那時
Thumbnail
位於荷蘭阿姆斯特丹的林布蘭故居博物館(museum Rembrandthuis)接下來最新的藝術家駐村活動非常不一樣——是紋身藝術!
Thumbnail
位於荷蘭阿姆斯特丹的林布蘭故居博物館(museum Rembrandthuis)接下來最新的藝術家駐村活動非常不一樣——是紋身藝術!
Thumbnail
相較於歐洲的貴族們,來自美國的億萬富翁卡普蘭喜不自勝的分享自己已擁有十五幅以上的林布蘭畫作,而他認為如此巧奪天工的畫作不該一個人欣賞,他大方的讓自己擁有的林布蘭畫作在法國羅浮宮及阿布達比的羅浮宮展出,讓更多人可以領略藝術為生活帶來的感動。
Thumbnail
相較於歐洲的貴族們,來自美國的億萬富翁卡普蘭喜不自勝的分享自己已擁有十五幅以上的林布蘭畫作,而他認為如此巧奪天工的畫作不該一個人欣賞,他大方的讓自己擁有的林布蘭畫作在法國羅浮宮及阿布達比的羅浮宮展出,讓更多人可以領略藝術為生活帶來的感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