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在幼稚園的某個時刻發現的。
陽光從窗簾的縫隙照進來,其他人正在玩塑膠積木,吵吵鬧鬧地當著太空人、公主、恐龍飼育員。
我蹲在角落,一邊吸鼻涕,一邊突然意識到:
「咦?這個故事……不是為我寫的?」
不是我一走進教室,全班就會安靜下來;
也不是我摔了一跤,天空會響起電影的慢動作配樂。 甚至連我最喜歡的老師,今天多看了別的小孩三秒。
我那時真的嚇到,像是打開一本書卻發現裡面寫的是別人的名字。
但奇怪的是,我沒有大哭。
我只是靜靜地,像個剛被告知自己不是魔法師的麻瓜,開始想:
那如果我不是主角,
那我能不能當導演?能不能偷偷寫劇本? 能不能當那個幕後的配角,卻讓每個場景都變得有點不一樣?
後來長大了,我學會讓自己說的話有配樂感。
我走過一條街,可以自動分鏡,幫世界寫旁白。 我聽到別人對話,會偷偷想:「這一句很像劇本第二幕的轉折。」
我知道自己不是世界的主角。
但我成了那個,能把世界寫得像故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