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電動輔助自行車(e-bike)市場蓬勃發展,自行車廠和投資者紛紛關注如何透過「智慧化」取得高轉換率的生態系統優勢。智慧功能與數位服務不僅提升車友體驗,更能帶來訂閱經濟等新商機,形成競爭壁壘。本文將針對四大智慧化策略逐一說明,包括實際案例、技術應用和產業洞見,全面掌握2025年的電輔車智慧化趨勢。
1. 以智慧使用情境為中心設計產品
智慧化轉型的首要關鍵,是在產品設計階段即圍繞真實的「智慧使用情境」進行思考。也就是說,不只是販售一台硬體車輛,而是將數位功能與服務融入騎乘全過程,滿足騎士在安全、防盜、導航、健身等各方面的需求。例如博世(Bosch)於2021年推出的eBike Flow 智慧系統,就是典型案例。Bosch eBike Flow 手機應用作為智慧電輔車的核心,提供客製化騎乘模式、騎乘活動自動記錄,並可整合 Apple Health 等健康應用,同時支援 OTA (over-the-air) 無線更新,確保車輛軟體隨時保持最新。這種以使用情境為中心的設計,讓車友在日常通勤和休閒騎乘中,都能享有更安全、個人化且便利的體驗。
智慧使用情境導向的產品設計,通常涵蓋以下要素:
- 騎乘安全與防盜:例如 Bosch 的 eBike Flow 提供「數位鎖」與防盜警報功能,透過手機作為數位鑰匙啟動馬達助力,並在車輛移動異常時觸發聲光警報通知車主。這種智慧防護機制讓騎士更放心停放愛車。
- **路線導航與即時資訊:**Bosch eBike Flow App 整合第三方服務,如 Komoot 路線規劃和 Strava 運動社群,騎士可以在 App 內匯入喜愛的路線、開啟地圖導航,騎乘數據還可同步到社群與好友分享。透過 API 生態圈串接外部服務,產品價值大幅提升,形塑出使用者願意持續使用的生態。
- 騎乘模式客製與升級:智慧電輔車讓騎士調整助力模式、扭力和速度上限,以符合不同路況與騎乘風格。同時廠商可透過 OTA 更新釋出新功能,使車輛在購買後不斷進化。例如Bosch的系統即允許日後加入AI 智慧功能(如智慧續航力管理),提升「智慧功能轉換率」(使用者啟用並轉為付費升級的比例)。
案例:Bosch eBike Flow 智慧體驗 – Bosch智慧系統的成功,在於從用戶角度出發設計產品功能。如Bosch eBike Flow App除了上述功能,還推出Flow+ 訂閱服務,每年39.99歐元提供額外進階功能。這種將產品設計與服務訂閱結合的作法,不僅創造持續收入,也讓騎士覺得車子「越騎越聰明」。Bosch案例證明,以智慧情境為中心的產品設計,能有效提升用戶轉換率和黏著度,為後續的資料生態與商業模式打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