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王子與公主」到「柴米油鹽」:那些你以為的「小事」,才是消磨愛情的兇手?

千千-avatar-img
發佈於愛情與文學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我想,我們身邊總有那麼一些朋友,或者說,我們自己就是那樣的人,在愛情裡,起初總是被那些美好的、閃閃發光的部分給迷住,以為從此以後,王子與公主就要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但日子久了,才發現,真正消磨愛情的,往往不是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反而是那些我們曾經以為「無關緊要」的小事,像一根根細小的針,慢慢地刺進心裡,久了,就化膿發炎,最後變成了讓我們爭吵不休的怨懟。

這感覺,就像是在我們家巷口新開的那家甜點店。剛開幕的時候,櫥窗裡的草莓千層派看起來是那麼的誘人,每一層的卡士達醬都擠得那麼飽滿,草莓紅得像戀愛初期的心。你興高采烈地拉著他的手,說:「哇!看起來好好吃喔,我們下次一定要來試試看!」他也笑著點點頭,眼神裡滿是寵溺。

第一次去的時候,一切都很完美。陽光從大片的落地窗灑進來,空氣裡瀰漫著咖啡和烘焙的香氣。你們分食著一塊蛋糕,你一口,我一口,甜膩的滋味在舌尖化開,就像愛情最濃烈的時刻。

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事情變得有點不一樣了。

那些「都好啊,都可以」的背後

或許,是從每一次你問他:「晚餐想吃什麼?」他總是回答:「都好啊,妳決定就好。」開始的。

一開始,妳覺得這是體貼。他把決定權交給妳,讓妳可以選擇自己想吃的東西。於是妳很開心地提議:「那我們去吃巷口那家新開的泰式料理好不好?聽說很好吃耶!」他也笑著說:「好啊。」

但一次、兩次、三次……當「都好啊」成為他唯一的答案時,妳心裡開始覺得有點不對勁。那種感覺很細微,像是一根羽毛輕輕搔過心底,妳說不上來那是什麼,只覺得有點……空。

「都好啊」,聽起來是隨和,但久了,妳會發現那其實是一種「事不關己」的冷漠。他不是真的覺得什麼都可以,他只是懶得思考,懶得參與這個決策的過程。他把這個「麻煩」丟給了妳。於是,決定晚餐吃什麼,不再是一種令人期待的分享,而是一個沉重的負擔。

妳要考慮今天兩個人的心情、身體狀況,還要回想最近吃過了什麼,不能重複性太高。妳像個美食 APP,不斷在腦中篩選,最後戰戰兢兢地提出一個建議,還得擔心他其實心裡根本不想吃,只是懶得說出口。

終於有一次,妳累了。當他又一次說出「都好啊,妳決定」的時候,妳忍不住有點惱火地說:「可不可以請你認真想一下?我每天想晚餐要吃什麼,真的很煩!」

他可能還一臉無辜地看著妳:「我不是說了讓妳決定嗎?這樣也不行?妳想吃什麼就吃什麼啊,我都可以配合。」

妳看,戰爭就是這樣開始的。

妳氣的,是他那種「置身事外」的態度。他不懂,妳要的不是一個百依百順的應聲蟲,而是一個可以跟妳一起討論、分享生活點滴的夥伴。妳希望他可以興高采烈地說:「欸,我昨天看到一家好像很厲害的拉麵店,我們今天去吃好不好?」或者,在妳提議吃泰式料理時,他可以皺著眉頭說:「可是我今天有點上火耶,我們改吃清淡一點的粥品好嗎?」

這些,都比一句輕飄飄的「都好啊」要來得有溫度。

但男人往往不懂。他們覺得,把決定權交給妳,就是一種愛。他們不懂,這種愛,太輕,輕得讓人感受不到重量。久而久之,妳心裡累積的,就是一種「不被在乎」的委屈。妳會覺得,在這段關係裡,只有妳一個人在用力。而他,像個事不關己的房客,只是剛好跟妳住在一起。

牙膏到底該從中間擠,還是從尾巴擠?

還有一些爭執,聽起來更讓人匪夷所思。比如說,牙膏到底該從中間擠,還是從尾巴擠?

妳是那種一絲不苟的人,牙膏一定要從尾端開始,整整齊齊地往前擠。每一次用完,妳還會順手把瓶身撫平,讓它看起來像個藝術品。而他,偏偏是個隨心所欲的藝術家,總是一把從中間用力擠下去,牙膏瓶身上留下一道怵目驚心的凹痕。

一開始,妳會跟在後面幫他收拾殘局。妳會耐著性子,把被他擠得亂七八糟的牙膏,重新塑形成妳想要的樣子。妳心裡想著:「唉,小事嘛,何必計較。」

但有一天,當妳又一次看到那條被攔腰截斷的牙膏,一股無名火就這樣冒了上來。妳拿著牙膏衝到他面前,像個檢察官一樣質問他:「你為什麼就是不能從後面開始擠?這樣很浪費耶!而且看起來很醜!」

他可能正在打電動,頭也不回地說:「有差嗎?還不是一樣可以用。」

就是這句「有差嗎」,徹底點燃了妳的怒火。

有差!當然有差!

妳氣的,從來就不只是那條牙膏。妳氣的,是妳的生活習慣不被尊重。妳氣的,是妳在乎的那些「小規矩」,在他眼裡一文不值。妳氣的,是妳覺得自己像個嘮叨的媽媽,跟在他屁股後面,收拾著永無止境的爛攤子。

而他呢?他覺得妳莫名其妙,不可理喻。一條牙膏而已,有必要這麼小題大作嗎?他覺得妳在剝奪他的自由,連擠牙膏的方式都要管,那還有什麼事情是妳不管的?

於是,一場關於牙膏的戰爭就此爆發。你們從牙膏,吵到生活習慣,再吵到彼此的價值觀。妳指責他邋遢、不拘小節;他反駁妳龜毛、有強迫症。你們翻出陳年舊帳,把所有看不順眼的小事,全部都拿出來當作攻擊對方的武器。

最後,兩個人都累了。牙膏靜靜地躺在洗手台上,像一具無辜的屍體。你們背對背躺在床上,誰也不願意先開口道歉。空氣裡,只剩下怨懟在發酵。

其實,回過頭來想想,牙膏到底該怎麼擠,真的有那麼重要嗎?或許沒有。重要的是,我們在面對這些差異時,是用一種「我對你錯」的態度,還是一種「我們不一樣,但我們願意互相理解」的態度。

如果他可以笑著對妳說:「哈哈,老婆對不起啦,我就是手殘,常常忘記。不然我們一人買一條,我的那一條妳不准看,這樣總可以了吧?」

如果妳可以翻個白眼,但嘴角帶著笑意地說:「算了算了,上輩子欠你的。下次再被我看到,你就自己去買一條新的回來!」

或許,這場戰爭,根本就不會發生。

「我需要幫忙」這句話,為什麼那麼難說出口?

在愛情裡,還有一種常見的怨懟,來自於「期待落空」。

尤其是對女人來說,我們常常有一種迷思,覺得「真正愛我的人,就應該知道我在想什麼」。我們期待他有讀心術,可以在我們開口之前,就先滿足我們的所有需求。

妳下班回家,累得像條狗。看到水槽裡堆積如山的碗盤,客廳沙發上他脫下來的臭襪子,還有一隻嗷嗷待哺的貓。妳心裡的火,已經燒到了喉嚨口。

妳期待他能看到妳的疲憊,主動走過來抱抱妳,然後溫柔地說:「老婆辛苦了,妳先去休息,碗我來洗,貓我來餵。」

但現實往往是,他坐在沙發上,專注地看著電視新聞,對妳的歸來,只淡淡地說了一句:「回來啦。」

妳心裡那把火,瞬間爆炸。

妳開始用力地洗碗,把鍋碗瓢盆敲得震天價響,希望他能「聽」到妳的憤怒。妳用力地把貓砂鏟得沙沙作響,希望他能「聞」到妳的不滿。

但他,就像個接收不到訊號的木頭人,依然無動於衷。

最後,妳終於忍不住了,對著他大吼:「你瞎了嗎?沒看到我這麼累嗎?你是不會主動幫忙一下喔?」

他被妳突如其來的怒氣嚇了一跳,可能還會覺得很委屈:「妳又沒說妳需要幫忙。我怎麼知道妳今天這麼累?」

妳看,又是這種讓人吐血的對白。

妳氣他後知後覺,氣他不懂得察言觀色。但妳有沒有想過,或許,問題也出在妳自己身上?妳為什麼不願意直接、坦誠地表達妳的需求?

我們常常害怕示弱。我們覺得,主動開口求助,就代表自己不夠獨立、不夠能幹。我們把「逞強」當作一種盔甲,卻忘了,這副盔甲,也同時把最親密的人,擋在了心門之外。

他不是不願意幫忙,他只是不知道妳「需要」幫忙。男人的大腦結構,往往比較單純直接。妳不說,他可能真的就想不到。他們不像我們,心思細膩得可以寫成一本小說。

如果,當妳一進門的時候,妳可以放下妳的驕傲,走到他身邊,給他一個疲憊的擁抱,然後在他耳邊輕輕地說:「老公,我今天真的好累喔,你可以幫我洗個碗嗎?拜託拜託。」

我相信,絕大多數的男人,在這種情況下,都會立刻從沙發上跳起來,捲起袖子,心甘情願地為妳做牛做馬。而且,他還會覺得自己很有價值,因為他能為心愛的女人分憂解勞。

很多時候,怨懟的產生,不是因為對方不愛妳,而是因為我們用了錯誤的方式去溝通。我們期待對方能猜中我們的心思,卻忘了,我們自己,才是那個最該為自己情緒負責的人。

那些消逝的儀式感

愛情是需要儀式感的。

儀式感,不是說一定要花大錢去吃燭光晚餐,或是每年都要出國旅行。儀式感,是那些讓某個日子、某個時刻,變得與眾不同的「小心思」。

可能是睡前的一個晚安吻,可能是出門前的一個擁抱。可能是妳記得他愛喝的咖啡品牌,也可能是他記得妳生理期前,會特別買一塊黑巧克力給妳。

這些,都是愛情裡的儀式感。它們像一顆顆小小的釘子,把兩個人的心,牢牢地釘在一起。

但隨著時間的流逝,這些儀式感,常常會被我們以「老夫老妻了,不用搞這些虛文縟節」為理由,一點一點地省略掉。

情人節,妳問他要不要去慶祝一下。他說:「每天都在一起,天天都是情人節啊,幹嘛浪費那個錢?」

妳的生日,妳滿心期待他會給妳什麼驚喜。結果他只是在下班路上,順手買了一個便利商店的小蛋糕,連卡片都沒有。

妳不是真的在乎那頓大餐,或是一份貴重的禮物。妳在乎的,是那份「被放在心上」的感覺。妳希望讓他知道,對妳而言,妳是一個特別的存在。妳希望透過這些儀式,去確認愛情的溫度。

當這些儀式感消失的時候,愛情,就好像變成了一杯溫開水。不是不好喝,但就是少了那麼一點滋味。妳會開始懷疑,他是不是不愛我了?我是不是對他來說,已經不再重要了?

而男人常常覺得,我都已經跟妳在一起了,每天回家都把薪水交給妳,這不就是愛的證明嗎?為什麼還要搞那些有的沒的?

他們不懂,女人是聽覺和感覺的動物。我們需要不斷地透過一些具體的行動,去感受愛的存在。一句「我愛妳」,一個用心的禮物,一場精心安排的約會,對我們來說,就像是愛情的充電器。電充滿了,我們才有力氣,去面對生活中那些柴米油鹽的瑣碎。

當充電器被拔掉,愛情的電池,自然就會慢慢耗盡。最後,只剩下一個空殼子,和一顆充滿怨懟的心。

愛,是在瑣碎中看見彼此的努力

寫到這裡,好像抱怨了許多。但其實,我想說的,並不是要去指責愛情裡的任何一方。因為在這些無關緊要的小事引爆的戰爭裡,從來就沒有真正的贏家。

我們之所以會為這些小事爭吵,歸根究柢,是因為我們在乎。我們在乎這段關係,在乎對方,所以我們才會對他有所期待,才會因為期待落空而感到受傷和憤怒。

只是,我們常常用錯了方式。我們把期待變成了要求,把溝通變成了指責。我們固執地站在自己的立場,堅持自己才是對的,卻忘了,愛情從來就不是一場辯論比賽,沒有誰對誰錯,只有願不願意為對方,各退一步。

就像那條牙膏,妳真的那麼在乎它是不是從尾巴擠的嗎?或許妳更在乎的,是他能不能看見妳對生活秩序的堅持。

就像那句「都好啊」,他真的那麼懶得思考嗎?或許他只是笨拙地,想用他的方式來寵愛妳。

愛情,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不像偶像劇演的那樣,永遠只有浪漫和甜蜜。更多的時候,它是在一堆「無關緊要」的小事裡,學會如何去磨合、去包容、去理解。

它是在妳看到那條被擠得亂七八糟的牙膏時,選擇深呼吸一口氣,然後笑著搖搖頭,而不是衝過去跟他大吵一架。

它是在妳聽到那句「都好啊」時,選擇俏皮地對他說:「不行!今天換你當國王,你說了算!」而不是在心裡默默地累積委屈。

它是在妳累得半死的時候,選擇放下身段,對他撒嬌說:「親愛的,我需要你的幫忙。」而不是期待他會讀心術。

愛,從來就不是去改變對方,而是學會在差異中,找到一個讓彼此都舒服的相處之道。愛,是在那些看似無關緊要的瑣碎日常裡,還能看見對方為這段關係所付出的,那一點點笨拙,卻又無比珍貴的努力。

或許,當我們學會用這樣的眼光去看待愛情裡的那些「小事」時,我們才能真正地擺脫爭吵不休的怨懟,重新找回,那份最初讓我們心動的,甜美的滋味。就像那家甜點店的草莓千層派,就算吃久了,可能會覺得有點膩,但只要想起第一次品嚐時的悸動,就還是會覺得,嗯,這就是幸福的味道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慢一點沒關係
21會員
163內容數
我們都曾相信,每一段愛情都有它的答案。 可是走著走著才發現,有些故事不一定要有結局。 收集這些散落在人生角落的愛情拼圖, 有時候陪你一起笑、一起罵,靜靜地坐在窗邊陪你發呆。 讓我們陪你慢慢走回自己的心裡。 🔗 每週更新:愛情診療室 🔗 不定期:讀者投稿公開信 🔗 偶爾加碼:戀愛片段手寫詩
慢一點沒關係的其他內容
2025/06/12
愛,不是華麗的語言,而是融進日常裡的無聲默契。是沙發的凹陷、是早餐的咖啡、是那一盞為你亮著的燈,也是那些讓人哭笑不得的小缺點。真正的愛情,就是在無數平凡又瑣碎的日子裡,默默相伴、彼此守護,讓兩個人的故事,成為彼此心底最溫柔的記憶。
Thumbnail
2025/06/12
愛,不是華麗的語言,而是融進日常裡的無聲默契。是沙發的凹陷、是早餐的咖啡、是那一盞為你亮著的燈,也是那些讓人哭笑不得的小缺點。真正的愛情,就是在無數平凡又瑣碎的日子裡,默默相伴、彼此守護,讓兩個人的故事,成為彼此心底最溫柔的記憶。
Thumbnail
2025/06/10
大學時期的若涵與亦誠,明明互相喜歡,卻都因為膽怯與害怕被拒絕,而始終沒有將愛說出口。故事透過男女雙方的視角,共同描繪了這段雙向暗戀的甜蜜、酸楚與內心掙扎。在一個關鍵的雨夜錯失告白良機後,他們最終在畢業時各奔東西,讓這段本可以開花結果的愛情,在沉默中成為了彼此生命中一道溫柔而悵然的遺憾。
2025/06/10
大學時期的若涵與亦誠,明明互相喜歡,卻都因為膽怯與害怕被拒絕,而始終沒有將愛說出口。故事透過男女雙方的視角,共同描繪了這段雙向暗戀的甜蜜、酸楚與內心掙扎。在一個關鍵的雨夜錯失告白良機後,他們最終在畢業時各奔東西,讓這段本可以開花結果的愛情,在沉默中成為了彼此生命中一道溫柔而悵然的遺憾。
2025/06/09
妻子在獨力照顧失智婆婆的壓力下,與只懂用金錢和工作逃避的丈夫,關係陷入冰點。直到一場意外迫使丈夫正視家庭責任,兩人才開始學習共同分擔。 故事的核心在於,一個家庭如何攜手面對危機,並將冷卻的愛,透過彼此的扶持與理解,重新溫熱成一份更深刻、更具韌性的情感。
2025/06/09
妻子在獨力照顧失智婆婆的壓力下,與只懂用金錢和工作逃避的丈夫,關係陷入冰點。直到一場意外迫使丈夫正視家庭責任,兩人才開始學習共同分擔。 故事的核心在於,一個家庭如何攜手面對危機,並將冷卻的愛,透過彼此的扶持與理解,重新溫熱成一份更深刻、更具韌性的情感。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我有過一段朋友以上、戀人未滿的關係,我清楚的知道,這個人不符合我伴侶的需求,或稱為條件,我也不想要這個人成為我的男朋友。 說難聽一點,向別人介紹「這是我男友」,我會覺得丟臉。
Thumbnail
我有過一段朋友以上、戀人未滿的關係,我清楚的知道,這個人不符合我伴侶的需求,或稱為條件,我也不想要這個人成為我的男朋友。 說難聽一點,向別人介紹「這是我男友」,我會覺得丟臉。
Thumbnail
長久的愛情不是要自己不停心砰砰亂跳就好,而是對方是否愛自己,讓自己安心,能夠長時間對方都會照顧自己,有自己的心。 不過感性人卻不會這樣想,只要有心動感覺就好,而對其它事情視而不見。 這就是最好的感情;雙方都主動為對方設想,我們要的就是這種對象;所以感性人永遠無法有好感情就是這個原因,她們只著
Thumbnail
長久的愛情不是要自己不停心砰砰亂跳就好,而是對方是否愛自己,讓自己安心,能夠長時間對方都會照顧自己,有自己的心。 不過感性人卻不會這樣想,只要有心動感覺就好,而對其它事情視而不見。 這就是最好的感情;雙方都主動為對方設想,我們要的就是這種對象;所以感性人永遠無法有好感情就是這個原因,她們只著
Thumbnail
今天療癒的主題是:夫妻關係 夫妻關係換句話說也是愛的議題,千次的擦身而過才換得一個回眸,所以每個人所遇到的都不是偶然而是必然,取決於當下自己的選擇。 更別說夫妻了,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這話是真不假,只可惜我們在快世代中,不懂的慢的美好。 生處於快世代,閃婚、閃離變得很常態,古人總說
Thumbnail
今天療癒的主題是:夫妻關係 夫妻關係換句話說也是愛的議題,千次的擦身而過才換得一個回眸,所以每個人所遇到的都不是偶然而是必然,取決於當下自己的選擇。 更別說夫妻了,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這話是真不假,只可惜我們在快世代中,不懂的慢的美好。 生處於快世代,閃婚、閃離變得很常態,古人總說
Thumbnail
有沒有聽朋友說結了婚之後伴侶就不再像拍拖時那樣關心自己,有時候並不是兩人之間失去了愛情,而是婚後兩個人對很多事情也覺得是「理所當然」,不會再細心的去做一些令對方高興的事情,對方也不會因為一點小事而表現得很高興,彼此也停止了經營愛情。
Thumbnail
有沒有聽朋友說結了婚之後伴侶就不再像拍拖時那樣關心自己,有時候並不是兩人之間失去了愛情,而是婚後兩個人對很多事情也覺得是「理所當然」,不會再細心的去做一些令對方高興的事情,對方也不會因為一點小事而表現得很高興,彼此也停止了經營愛情。
Thumbnail
在女孩們還沒真正接觸到一段戀愛經驗時,我常常提醒她們的,多數是要懂得好好保護自己,包括身體,也包括心靈,而在這些之外,我最常說的是,如果妳一個人的生活過得很好很開心,那麼在妳生活裡多增加出來的那個人,就實在沒有理由讓妳反而因為他的出現,而過的不開心。
Thumbnail
在女孩們還沒真正接觸到一段戀愛經驗時,我常常提醒她們的,多數是要懂得好好保護自己,包括身體,也包括心靈,而在這些之外,我最常說的是,如果妳一個人的生活過得很好很開心,那麼在妳生活裡多增加出來的那個人,就實在沒有理由讓妳反而因為他的出現,而過的不開心。
Thumbnail
做人要大方和放鬆一點才會快樂,不要為了一些小事或犯了一點點錯誤而發脾氣,最後令到大家的關係變差。很多大事也是由很多件小事堆砌而成,今天看來的小事,一段日子之後就會變成兩人關係疏離的導火線。要學習信任對方,不是每件事也要做到完美。
Thumbnail
做人要大方和放鬆一點才會快樂,不要為了一些小事或犯了一點點錯誤而發脾氣,最後令到大家的關係變差。很多大事也是由很多件小事堆砌而成,今天看來的小事,一段日子之後就會變成兩人關係疏離的導火線。要學習信任對方,不是每件事也要做到完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