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書】寫遊記也能寫到心坎裡 用一本大學指定閱讀了解什麼是「旅行文學」—《臺灣當代旅行文選》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關於旅行與旅行文學,我們似乎談得太多又太少。
raw-image


當旅行成為現代人的熱門休閒活動,關於旅行的影音及文字內容也佔據了各大平台,其中大部分都以「私房景點」為賣點,藉由兜售其中隱含的獵奇來賺取點閱紅利;但當同樣的手段被反覆利用,似乎也無可避免地將讓人們感到麻痹、厭膩,甚至在這種千篇一律又帶有一點浮誇嫌疑的表象下,感覺到其中的空虛與貧乏。或許也正是這樣的年代,讓我們更應該停下腳步,去回望那個旅行還帶有一點神秘色彩的過去,並且重新探索「旅行文學」這個文類。

十年前的課堂文本 現在讀來還是收穫滿滿

《臺灣當代旅行文選》是我過去在大學時期,曾上過一門名為「旅行文學」課程的指定閱讀文本,而主編胡錦媛則是當時就在台上教授這門課的教授;除了這本文選之外,授課內容另外還有一本英文版的《印度之旅》,印象中教授在課堂上還放了它的電影版作品。儘管已經記不得當時課堂上的內容,但這本《臺灣當代旅行文選》或許也以另一種方式,保留了當初教授想要傳授的內容,讓我在畢業超過十年之後,仍舊能夠有重新複習的機會。

初版一刷已經是超過20年前,《臺灣當代旅行文選》收錄了多達20篇作品,其中不乏劉克襄、吳明益、朱天心等知名的作家,篇幅也像是旅行本身的隱喻,有的只有兩三頁,有的光是一篇就佔據了整本書的1/10。最多是關於中國,也有的在台灣,甚至橫跨世界各地,儘管千禧年左右的內容早已經沒有辦法反映現在的實際的情景,但反而讓書中的內容有種時光隧道的感覺,而在那個網路還不太發達、允許人們迷路的時代,更能夠讓人重新反思旅行的本質。

人人都在寫遊記的年代 重新認識「旅行文學」的意義

「遠足出發」、「離開自己」、「迷路回家」,光是從三個章節的名稱,就能夠帶來不少對於旅行的想像;與當地人短暫相遇的片段、堅持不學外語以保持純真的視野、以文學經典來對應實際看到的景物,或者只是在一個熟悉的場景喚醒過往的記憶,不同作家以各自的文字帶領讀者走進他們的旅程當中,並且在同遊的當下也一併體驗他們相異的思維模式。不特別強調「獨特」,但他們卻以自己的旅行風格,在讀者心中留下形狀不一的腳印。

對於已經習慣短影音的閱聽眾,要靜下心來閱讀《臺灣當代旅行文選》可能不會太容易,尤其是它們大量牽涉到作者內心感受、缺乏情節的戲劇性堆疊以及帶來高潮的衝突。更直白的來說,這些旅行並不是標榜能夠遊覽名勝的旅行團,而是更關乎自我的一次次出走,兼顧著外物與觀者內在,甚至更偏重在內心世界一點。雖然說「行萬里路勝讀萬卷書」,但閱讀這本文選本身多少也能夠算是一趟紮實的旅程,並且在經歷這一切之後,不論對於旅行或文學,讀者都將會有更不一樣的視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職場讀書人|選書📖 / 追劇📺 / 聽歌🎧
53會員
470內容數
喜歡看書、追劇、看電影跟聽音樂的社畜,感覺把那些作品記錄下來好像比較不浪費已經花費的時間,也希望能夠幫助讓好作品接觸到更多適合的人。
2025/06/14
長度大約三個月,他來到了遠東地區、與西伯利亞隔著海相望的偏遠島嶼,見證當地的殖民與流放社會;尤其在那個紀錄保存並不容易、也不夠受到重視的年代,他隨後完成的《薩哈林島行旅》,更成為後人理解這段歷史與當地的重要參考。
Thumbnail
2025/06/14
長度大約三個月,他來到了遠東地區、與西伯利亞隔著海相望的偏遠島嶼,見證當地的殖民與流放社會;尤其在那個紀錄保存並不容易、也不夠受到重視的年代,他隨後完成的《薩哈林島行旅》,更成為後人理解這段歷史與當地的重要參考。
Thumbnail
2025/06/07
就一個還不算是正式踏入中年的讀者來說,余宜芳這本《煙火中年》也很有經驗談的意思了,雖然時代上還是有一段差距,但至少能夠讓人對於「中年」這件事情,有更多想像空間。
Thumbnail
2025/06/07
就一個還不算是正式踏入中年的讀者來說,余宜芳這本《煙火中年》也很有經驗談的意思了,雖然時代上還是有一段差距,但至少能夠讓人對於「中年」這件事情,有更多想像空間。
Thumbnail
2025/05/31
以文類來說,它大概算是一本繪本,整體的字數也遠少於李維菁其他的作品,但在與繪畫的配合之下,卻也彌補了文字的空缺,甚至是以更直接、輕鬆的方式,讓讀者看見另一個「李維菁」。
Thumbnail
2025/05/31
以文類來說,它大概算是一本繪本,整體的字數也遠少於李維菁其他的作品,但在與繪畫的配合之下,卻也彌補了文字的空缺,甚至是以更直接、輕鬆的方式,讓讀者看見另一個「李維菁」。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生活旅行seeingtheworld 想想四處旅居台灣這二年,每次到新的地方旅居,事前要做的功課就是先到各縣政府了解當地歷史地理,因這會使自己能快速和當地背景有基本的連結,然後就是要加入當地大小事社團,因這可以獲得當地最新消息及八卦,也可最快了解當地的民俗風情,也因這兩件事情讓我旅居不再
Thumbnail
#生活旅行seeingtheworld 想想四處旅居台灣這二年,每次到新的地方旅居,事前要做的功課就是先到各縣政府了解當地歷史地理,因這會使自己能快速和當地背景有基本的連結,然後就是要加入當地大小事社團,因這可以獲得當地最新消息及八卦,也可最快了解當地的民俗風情,也因這兩件事情讓我旅居不再
Thumbnail
旅遊或者旅行之間,我選擇旅行!
Thumbnail
旅遊或者旅行之間,我選擇旅行!
Thumbnail
以推薦對象平日的生活體感來設計反差,旅遊體驗通常不錯。
Thumbnail
以推薦對象平日的生活體感來設計反差,旅遊體驗通常不錯。
Thumbnail
在這個忙碌的世界中,透過旅行來尋找真正渴望的東西。在首爾博物館的感悟和旅行的體驗中,作者分享了對旅行的回憶、突破和觀察。通過對比不同國家的文化和風俗,作者思考了臺灣的全球化和文化定位問題。
Thumbnail
在這個忙碌的世界中,透過旅行來尋找真正渴望的東西。在首爾博物館的感悟和旅行的體驗中,作者分享了對旅行的回憶、突破和觀察。通過對比不同國家的文化和風俗,作者思考了臺灣的全球化和文化定位問題。
Thumbnail
我的旅行經驗不算豐富,到目前為止只去過三個國家。但在國內旅行中,由於把握了「精」與「記」兩個要點,因而當下的感受更加精緻,事後的回顧也更加清晰。
Thumbnail
我的旅行經驗不算豐富,到目前為止只去過三個國家。但在國內旅行中,由於把握了「精」與「記」兩個要點,因而當下的感受更加精緻,事後的回顧也更加清晰。
Thumbnail
我也不知道這樣的東西誰會買?但我相信離開台灣去國外住整整一個月是絕對迷人的事,對大多數上班族、學生、自由工作者,它都必然需要有一點決心,才能放下些什麼起身,也同樣的在生活中有許多能讓自己能起身的機會,才有可能促成這樣的旅行!希望這過時的旅遊心情,以及那些旅程上的照片都能讓人喜愛!
Thumbnail
我也不知道這樣的東西誰會買?但我相信離開台灣去國外住整整一個月是絕對迷人的事,對大多數上班族、學生、自由工作者,它都必然需要有一點決心,才能放下些什麼起身,也同樣的在生活中有許多能讓自己能起身的機會,才有可能促成這樣的旅行!希望這過時的旅遊心情,以及那些旅程上的照片都能讓人喜愛!
Thumbnail
三月初和一群朋友去臺南兩天一夜輕旅行。 府城初春,氣溫宜人,正是閒逛好時節。白天到老城區走走停停看看,賞美術館、嘗小吃、逛商店,傍晚去安平看夕陽、吹海風、食海鮮,夜晚老宅酒吧聽音樂、品美酒、聊人生。 本來無意為文記錄,這幾個禮拜一些浮光掠影好像萬花筒一樣總在腦海翻轉,不寫出來有點可惜,還
Thumbnail
三月初和一群朋友去臺南兩天一夜輕旅行。 府城初春,氣溫宜人,正是閒逛好時節。白天到老城區走走停停看看,賞美術館、嘗小吃、逛商店,傍晚去安平看夕陽、吹海風、食海鮮,夜晚老宅酒吧聽音樂、品美酒、聊人生。 本來無意為文記錄,這幾個禮拜一些浮光掠影好像萬花筒一樣總在腦海翻轉,不寫出來有點可惜,還
Thumbnail
當年在台灣那麼近,都沒有去過,現在繞了地球大半圈後要踏上那片土地,人生的際遇真是奇妙。
Thumbnail
當年在台灣那麼近,都沒有去過,現在繞了地球大半圈後要踏上那片土地,人生的際遇真是奇妙。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