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兩年前,要寫出一篇好文章是需要各種關鍵因素都具備,才有可能會出現。然而在AI補助下,新文學正在慢慢取代稀缺好作家,變成人人都可以是文豪。
諾貝爾文學獎一般來說所評判的都是當代最多人所認可足以影響一代人的文學劇作,或許他的知名度並不是很高,但總是會讓人心生嚮往。AI的出現可以模仿任何作家的筆觸,直到產生自己的獨特語感,為何?因為它可以做上千萬次的練習及推演,也就是所謂的用數量取代質量,慢慢去蕪存菁,現在應該有一類人,專門訓練一個虛假的ID,就是依靠每天產出文章來供給大眾去閱讀,甚至是利用文章去暗示或導引讀者去往他所想要的方向是思考,這樣想起來真的是戰國時代百家爭鳴,然而我並不覺得人類就此會被單一類人所操控思想,反而會出現人腦強制進化去對抗AI腦的可能性,畢竟人類在這世界上說起動腦袋沒有其他生物可以超越人類,而現在新的征服者出現了,是由人類手中所誕生的通用型AI。
我曾經使用過AI幫我寫文章,但是我試過一兩篇後我就沒興趣了,因為我就完全沒有練習到文章的寫作,我只是提出關鍵字,他就會幫我出足夠字數的文章出來,說真的很無聊,我不是用付費版的,他不會去訓練到真的屬於我的模型,他就只是產出一個類似我的想法的文字垃圾,我在嘗試過後,覺得很空虛所以就暫時中止了。可能AI輔助過幾年就會完全取代新聞稿的輸出,希望到那個時候人類的大腦會跟上,如果沒有那就順其自然吧。方格子也算是生不逢時,目前內容有多少比例是AI幫忙出的呢? 或許可以來研究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