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矇眼下注:從預測訓練到投資智慧的思考進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在這個充斥著資訊與聲量的時代,我們越來越容易被直覺與軼事證據牽著走。不管是轉發一則看似合理的新聞、相信一個成功的故事,還是買進一檔「大家都說會漲」的股票,很多時候,我們其實連「自己手上拿了什麼牌」都還搞不清楚。

彼得·林奇說得好:「如果你不研究公司就買進股票,就好比矇著眼賭德州撲克,看也不看自己手上拿了什麼牌。」這句話說穿了:你以為你在下注,其實你只是在碰運氣。

而巴菲特更直白:「如果你打撲克牌時,總有一個人會倒楣;如果你看看四周看不出誰要倒楣了,那就是你自己。」


我們真的會「預測」嗎?──《超級預測》給的啟示

泰特洛克在《超級預測》一書中提出一個重要觀點:**優秀的預測能力並非天生,而是可以訓練出來的。**他研究了那些能準確預測政治、經濟與社會事件走向的「超級預測員」,發現他們並不一定是智商頂尖的人,但共通點卻非常明確:

  • 智力:保持學習、快速跟上新知。
  • 領域知識:知道得越多,判斷越準。
  • 實務練習:預測能力來自於大量磨練。
  • 團隊合作:善用不同觀點,避免群體迷思。
  • 開放心態:願意質疑自己原本的想法。
  • 機率思維:評估機率而不是做絕對判斷。
  • 修訂預測:根據新資訊持續調整。
  • 避免確認偏誤:不是為了證明自己對,而是為了找出真相。

這些原則,其實也是我們每一個人在投資、生活決策中極度需要的思考模式。


投資不是看運氣,是提升你的「預測品質」

真正的高手投資者,不是靠內線、不是靠靈感,而是靠一種穩定累積的「預測品質」——他們像超級預測員一樣訓練自己去看見變化、調整立場、學會懷疑直覺。

你買下一檔股票時,你預測的是:

  • 這家公司的未來營收成長機會;
  • 這個產業的競爭位置與趨勢;
  • 整體市場氣氛與資金動能;
  • 以及這些資訊是否已經反映在目前價格之中。

如果你從未系統性思考這些問題,你不是在投資,你只是在「希望它會漲」。


結語:思考,是我們最被低估的超能力

我們都渴望抓住機會,但問題在於——你是靠邏輯與知識做出選擇,還是憑一時的感覺與別人口中的故事?

無論是預測未來、判斷趨勢、做出買賣決策,最關鍵的,不是資訊的多寡,而是你面對資訊的思考方式。

下一次當你手握籌碼,面對人生或市場的牌局時,請先停下來問問自己:

「我知道自己手上的牌嗎?我了解其他人的下注行為嗎?我真的準備好了嗎?」

別再矇著眼下注,讓我們開始用思維,贏得下一場賭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靜靜之途
0會員
18內容數
這裡, 是我寫給自己的,一條靜靜之途。 也是,如果你願意停下腳步, 可以一起走一小段的地方。 這裡不追求喧囂,也不催促答案。 只是一個安靜角落,記錄那些, 旅行中遇見的光,生活中拾起的碎片, 還有,那些,讓人繼續相信的細小理由。
靜靜之途的其他內容
2025/07/26
臺灣詐騙猖獗,肇因於制度缺失,而非人民愚笨。本文以自身經驗出發,闡述詐騙橫行、醫病關係惡化等社會問題,皆因責任歸咎基層、制度設計不良所致,呼籲檢討制度缺失,才能真正解決問題,讓人民安全、安心、有尊嚴地生活。
2025/07/26
臺灣詐騙猖獗,肇因於制度缺失,而非人民愚笨。本文以自身經驗出發,闡述詐騙橫行、醫病關係惡化等社會問題,皆因責任歸咎基層、制度設計不良所致,呼籲檢討制度缺失,才能真正解決問題,讓人民安全、安心、有尊嚴地生活。
2025/07/19
這篇文章探討了《超級思維》中關於「相關不等於因果」的概念,並以此闡述軼事證據的侷限性、確認偏誤的影響以及安慰劑效應的迷思。作者呼籲讀者培養科學思維,重視證據而非單純的故事,避免被個人經驗或網路資訊誤導。
2025/07/19
這篇文章探討了《超級思維》中關於「相關不等於因果」的概念,並以此闡述軼事證據的侷限性、確認偏誤的影響以及安慰劑效應的迷思。作者呼籲讀者培養科學思維,重視證據而非單純的故事,避免被個人經驗或網路資訊誤導。
2025/07/12
一位PMP學員分享學習心得,從自身經驗出發,闡述理解老師教學設計的過程,並點出學習中與其他學員的節奏差異。文章帶有反思,並鼓勵讀者探索自身學習潛能。
2025/07/12
一位PMP學員分享學習心得,從自身經驗出發,闡述理解老師教學設計的過程,並點出學習中與其他學員的節奏差異。文章帶有反思,並鼓勵讀者探索自身學習潛能。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有關投資金律的分享,從投資理論、投資歷史、投資心理學和投資產業等四大面相進行探討。文章提供了作者的核心理念,對風險與報酬的關聯性進行了探討,並分享瞭如何平衡債券和股票等重點觀點。此外,文章也提到了投資中的心理偏誤,以及對投資顧問和投資策略的看法。最後,文章還分享了選書的過程和相關閱讀推薦。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有關投資金律的分享,從投資理論、投資歷史、投資心理學和投資產業等四大面相進行探討。文章提供了作者的核心理念,對風險與報酬的關聯性進行了探討,並分享瞭如何平衡債券和股票等重點觀點。此外,文章也提到了投資中的心理偏誤,以及對投資顧問和投資策略的看法。最後,文章還分享了選書的過程和相關閱讀推薦。
Thumbnail
只要是人性運作的市場,就一定有大跌的風險,決定股市獲利成效的要件之一,不是在上漲時擁有多少帳面獲利,而是下跌時能保有多少獲利,或是保有多少資金可以在機會來臨時撿便宜,唯一方法就是必須保持理性,不要被各種熱絡的新聞或市場氣氛影響
Thumbnail
只要是人性運作的市場,就一定有大跌的風險,決定股市獲利成效的要件之一,不是在上漲時擁有多少帳面獲利,而是下跌時能保有多少獲利,或是保有多少資金可以在機會來臨時撿便宜,唯一方法就是必須保持理性,不要被各種熱絡的新聞或市場氣氛影響
Thumbnail
大多數的人對股市的理解,來自於這個世界各種提供投資建議的人,每個人說的東西都不一樣,提供的訊息真真假假,​散戶投資人有時很難去分辨到底什麼才是正確的。 幸運的,如果遇到一個只說真話的人(或老師),而且本身也願意思考,很容易就能理解投資是一件嚴謹的事,便會以穩當、保本
Thumbnail
大多數的人對股市的理解,來自於這個世界各種提供投資建議的人,每個人說的東西都不一樣,提供的訊息真真假假,​散戶投資人有時很難去分辨到底什麼才是正確的。 幸運的,如果遇到一個只說真話的人(或老師),而且本身也願意思考,很容易就能理解投資是一件嚴謹的事,便會以穩當、保本
Thumbnail
投資之路是一條充滿不確定性和挑戰的道路。在這條道路上,我們常常被各種幻覺所迷惑,被各種誘惑所蠱惑,難以保持理性和清醒的頭腦。然而,只有透過不斷的學習和反思,走出幻覺的迷霧,我們才能真正成熟為一個長期獲利的投資者。
Thumbnail
投資之路是一條充滿不確定性和挑戰的道路。在這條道路上,我們常常被各種幻覺所迷惑,被各種誘惑所蠱惑,難以保持理性和清醒的頭腦。然而,只有透過不斷的學習和反思,走出幻覺的迷霧,我們才能真正成熟為一個長期獲利的投資者。
Thumbnail
書中的投資重點為「順勢而為」。投資者是否能長期獲利,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如何應對這種不確定性。資金管理策略是關鍵,貪婪與恐懼影響交易心理,而分散資產可以降低投資風險。
Thumbnail
書中的投資重點為「順勢而為」。投資者是否能長期獲利,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如何應對這種不確定性。資金管理策略是關鍵,貪婪與恐懼影響交易心理,而分散資產可以降低投資風險。
Thumbnail
金融市場以投機性題材的順序是 1.股價創造消息,消息帶動人氣 懂得這個順序的操盤手,就不會陷入重複的人性循環 從30年前到現在的上市上櫃公司都是持續增加,所以題材都只會更多元化,消息更是十面埋伏各種劇情 2.股價漲來自題材,跌於事實 沒題材就算低本益比都沒有用,因為市場跟技術面只能靠鈔
Thumbnail
金融市場以投機性題材的順序是 1.股價創造消息,消息帶動人氣 懂得這個順序的操盤手,就不會陷入重複的人性循環 從30年前到現在的上市上櫃公司都是持續增加,所以題材都只會更多元化,消息更是十面埋伏各種劇情 2.股價漲來自題材,跌於事實 沒題材就算低本益比都沒有用,因為市場跟技術面只能靠鈔
Thumbnail
為什麼多數投資人都看過類似歷史情境卻還是會想做一樣的交易行為 這就是"認知偏誤中的想像膨脹" 情緒已經發生的投資人,會依照現在的感覺去預想未來的感覺跟現在會一樣 如同加盟創業,看到旗艦店或是總店的生意源源不絕,當下情緒開始算數學自己的現階段,開始去幻想未來跟現在當下算的數學會是一樣 沒考
Thumbnail
為什麼多數投資人都看過類似歷史情境卻還是會想做一樣的交易行為 這就是"認知偏誤中的想像膨脹" 情緒已經發生的投資人,會依照現在的感覺去預想未來的感覺跟現在會一樣 如同加盟創業,看到旗艦店或是總店的生意源源不絕,當下情緒開始算數學自己的現階段,開始去幻想未來跟現在當下算的數學會是一樣 沒考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在市場波動中的投資智慧,強調了在恐懼中買進並持有的重要性。同時突破傳統思維,提出了投資的企業家精神觀點,並強調了觀察價值與未來展望的重要性。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在市場波動中的投資智慧,強調了在恐懼中買進並持有的重要性。同時突破傳統思維,提出了投資的企業家精神觀點,並強調了觀察價值與未來展望的重要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