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被故事騙了!培養科學思維,避免「相關不等於因果」的認知陷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最近讀了一本讓我腦洞大開的書,《超級思維》(The Great Mental Models),裡面有一章談到「相關不等於因果」,讓我忍不住一邊點頭如搗蒜,一邊想起生活中無數似曾相識的場景。

這章節提到的第一個重點是:軼事證據(anecdotal evidence)不能代表因果關係。我們常聽人說:「某位科技巨擘沒大學畢業,不也成功了?」或是「我阿公抽了一輩子煙也沒得肺癌啊!」這些聽起來好像有道理,但實際上,只是單一事件,並不足以證明普遍性。

軼事之所以迷人,是因為它貼近人性、充滿故事感,很容易在腦海中留下印象。但從邏輯與統計的角度來看,它只能說「這件事情曾經發生過」,卻無法代表「這件事情會一直發生」,更不能說明「為什麼會發生」。


我們都被「腦補」騙過

人腦有一種傾向,叫做確認偏誤(confirmation bias),我們會不自覺地尋找支持自己信念的資訊,忽略或否定相反的證據。這就像在網路上搜尋健康資訊時,搜尋「咖啡防癌」,你就會找到一堆「咖啡好棒棒」的文章;但如果你搜尋「咖啡致癌」,你也會找到一堆「咖啡有害」的研究。

我們其實不是在找「真相」,而是在找「我想相信的東西」。這種偏誤不只發生在日常生活,更可能在決策、政策制定甚至醫療領域造成嚴重後果。


安慰劑效應:我真的變好了嗎?

書中還提到了另一個令人著迷的現象:安慰劑效應(placebo effect)。你吃了一顆「藥」,雖然裡面只是糖粉,但你覺得自己比較好了。這並不是你「裝的」,而是大腦真的被暗示,進而引發身體的反應。

這提醒我們,感覺變好,不代表實際狀況變好。科學研究強調對照組與雙盲測試,就是為了避免這種「我覺得」的偏差干擾結果。


科學是後天訓練出來的

我們的大腦天生適合講故事、抓模式、找感覺,但科學思維卻是反直覺的。它要我們質疑直覺、檢視假設、追求證據、接受複雜與不確定。這些能力,不是與生俱來的「常識」,而是需要後天訓練與刻意練習。

這也是我寫部落格的原因之一。我不是科學家,但我渴望用一種更接近真實的方式去理解世界。從思考「為什麼我們會相信那些我們相信的事情」,到學習「如何辨別資料的真偽」,我希望能陪著讀者一起拆解日常中的迷思與認知陷阱。


結語:故事很迷人,證據更可靠

我們可以喜歡故事,但不應被故事綁架。當你下一次聽到一句「我朋友說...」、「網路上看到...」、「有一位專家表示...」,或許可以停下來問問自己:這是軼事還是證據?這是相關還是因果?

如果我們願意多花一點點力氣去思考,去查證,去懷疑,我們也許能讓這個世界,少一點誤解,多一點真實。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靜靜之途
0會員
22內容數
這裡, 是我寫給自己的,一條靜靜之途。 也是,如果你願意停下腳步, 可以一起走一小段的地方。 這裡不追求喧囂,也不催促答案。 只是一個安靜角落,記錄那些, 旅行中遇見的光,生活中拾起的碎片, 還有,那些,讓人繼續相信的細小理由。
靜靜之途的其他內容
2025/07/12
一位PMP學員分享學習心得,從自身經驗出發,闡述理解老師教學設計的過程,並點出學習中與其他學員的節奏差異。文章帶有反思,並鼓勵讀者探索自身學習潛能。
2025/07/12
一位PMP學員分享學習心得,從自身經驗出發,闡述理解老師教學設計的過程,並點出學習中與其他學員的節奏差異。文章帶有反思,並鼓勵讀者探索自身學習潛能。
2025/07/05
學習過程中,AI 是工具而非捷徑,應培養主動思考的能力,而非依賴AI完成所有工作。文章分享作者使用AI輔助PMP學習的經驗,強調AI應作為效率提升工具,而非替代思考的工具。
2025/07/05
學習過程中,AI 是工具而非捷徑,應培養主動思考的能力,而非依賴AI完成所有工作。文章分享作者使用AI輔助PMP學習的經驗,強調AI應作為效率提升工具,而非替代思考的工具。
2025/06/28
即使月經來潮感到疲倦,透過有效的學習方法和自我照顧,仍然能完成預定的計畫,並從錯誤中學習成長。文中分享了利用ChatGPT輔助學習,提升學習效率的心得,以及如何轉換看待錯誤的態度,並鼓勵讀者從自身經驗中找到掌控感與學習樂趣。
2025/06/28
即使月經來潮感到疲倦,透過有效的學習方法和自我照顧,仍然能完成預定的計畫,並從錯誤中學習成長。文中分享了利用ChatGPT輔助學習,提升學習效率的心得,以及如何轉換看待錯誤的態度,並鼓勵讀者從自身經驗中找到掌控感與學習樂趣。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這本書探討人類行為的模式與影響,以及合作的策略。書中從古代到現代,探討了人們行為的背後邏輯,以及模式與合作的重要性。正常方式行動也可能帶來出乎意料的後果,在社區裡人們會自動分開,而文明國家的出生率會因為互相模仿急遽下降。
Thumbnail
這本書探討人類行為的模式與影響,以及合作的策略。書中從古代到現代,探討了人們行為的背後邏輯,以及模式與合作的重要性。正常方式行動也可能帶來出乎意料的後果,在社區裡人們會自動分開,而文明國家的出生率會因為互相模仿急遽下降。
Thumbnail
《都是大腦搞的鬼》作者謝伯讓著名的腦科學專家,先前有介紹過非常推薦的《大腦簡史》,《都是大腦搞的鬼》則是比較早的作品,用比較詼諧、簡單、生活化的內容,從腦科學角度介紹消費、職場、社交到知識等面向,大腦可能產生的盲點和誤區。 大腦會有盲點,非常正常,因為演化的過程只會選擇出「足以幫助生物贏得競爭或繁
Thumbnail
《都是大腦搞的鬼》作者謝伯讓著名的腦科學專家,先前有介紹過非常推薦的《大腦簡史》,《都是大腦搞的鬼》則是比較早的作品,用比較詼諧、簡單、生活化的內容,從腦科學角度介紹消費、職場、社交到知識等面向,大腦可能產生的盲點和誤區。 大腦會有盲點,非常正常,因為演化的過程只會選擇出「足以幫助生物贏得競爭或繁
Thumbnail
歸納從人類的日常生活到學術研究,皆扮演重要的角色。 本文深入探討歸納的方法、優缺點,以及對我們的影響。
Thumbnail
歸納從人類的日常生活到學術研究,皆扮演重要的角色。 本文深入探討歸納的方法、優缺點,以及對我們的影響。
Thumbnail
我們的大腦在演化過程中,慢慢改變,有些思維模式在遠古時代有其必要,到了現代,卻可能變成一種阻礙。《思考101:耶魯大學改變人生的一堂思辨課》整理出經常困住我們的八大錯誤思維,並說明這些思維的緣起與解決方法。 一、流暢效應-「順」的誘惑 當我們看到看似流暢、熟練或稀鬆平常的成果,就會相信那個過
Thumbnail
我們的大腦在演化過程中,慢慢改變,有些思維模式在遠古時代有其必要,到了現代,卻可能變成一種阻礙。《思考101:耶魯大學改變人生的一堂思辨課》整理出經常困住我們的八大錯誤思維,並說明這些思維的緣起與解決方法。 一、流暢效應-「順」的誘惑 當我們看到看似流暢、熟練或稀鬆平常的成果,就會相信那個過
Thumbnail
本書收錄的問題都很瘋狂,但也都是可以用科學實證出來的,這些看似不正經的提問都由作者非常認真地找出科學數據或公式去解答眾人的怪問題。
Thumbnail
本書收錄的問題都很瘋狂,但也都是可以用科學實證出來的,這些看似不正經的提問都由作者非常認真地找出科學數據或公式去解答眾人的怪問題。
Thumbnail
邏輯是我們思考的基礎,影響著我們如何看待世界和進行推論。透過假設前提和推論,我們可以從邏輯的角度來思考生活中的各種情況和決策。深入瞭解邏輯可以幫助我們更清晰地思考,理解事物之間的關聯。
Thumbnail
邏輯是我們思考的基礎,影響著我們如何看待世界和進行推論。透過假設前提和推論,我們可以從邏輯的角度來思考生活中的各種情況和決策。深入瞭解邏輯可以幫助我們更清晰地思考,理解事物之間的關聯。
Thumbnail
《逆思維》是一本值得閱讀的書,主要探討如何成為一名思考的科學家,透過重新思考、提醒自己認知的盲點,找出新的解決方法來解決正面臨的問題。
Thumbnail
《逆思維》是一本值得閱讀的書,主要探討如何成為一名思考的科學家,透過重新思考、提醒自己認知的盲點,找出新的解決方法來解決正面臨的問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