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話結論
而蟬聲是夏至的物侯之一,卻只是表象,另外兩個物侯「鹿角脫落」和「半夏生長」,就呈現出陽氣強盛下的表象下,陰氣萌動、陽氣失勢的跡象。夏至的特性就正是如此。
在宣告夏日來臨的夏至十五日間,除了應著熱能行動起來去追求心中所向,也不要忘記動能另一面的陰暗也正在萌生,請適時準備好一些空間給陽光的暗面。在充備能量之時就也開始慢慢消化它的反作用力,當光明褪去、黑暗來臨時,那就不會是災難,而會是智慧與體悟的拓展、驗證,這麼一來在要去落實的行動之外,也更健全未來自己所需要的、身心完整的構圖唷!
●「夏至」與消息卦「姤」(什麼是消息卦?)
二十四節氣對應土圭上的刻度(也以此對應了十二地支與消息卦),夏至是日影最短的一度,意味著日頭距離地平面最遠、距離地球上觀測的天體正中央最近。夏至日太陽幾乎直射北回歸線,北半球白晝最長,北極圈及其以北的地區太陽整日不落,形成大面積的極晝。
崔靈恩《三禮義宗》指出夏至的命名呈現出三個現象,簡易明確。「夏至為中者,至有三義:一以明陽氣之至極,二以明陰氣之始至,三以明日行之北至。故謂之至。」夏至作為中氣,陽氣至極、陰氣始至、日頭行之至北(即北回歸線)。

夏至示意圖。(台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
夏至對應消息卦「天風姤」,是全陽的乾卦之後,五陽之下一陰始生的卦象消息。在圓周另一端的冬至是一陽生的復卦,是節氣與陰陽消息兩個極端的對立面。陽極陰生、陰極陽生,可以說是易經的智慧於節氣消息的濃縮呈現。
● 「夏至」物侯
「鹿角解」:鹿角向上向前而生,是陽的象徵物,夏至雖陽氣盛極、物極必反,由夏至開始陽氣失勢、陰氣萌動,鹿角在此時脫解有物侯上對應陰陽消息的象徵。
「蜩始鳴」:夏至後草木漸有陰濕處,適合蟬蜩生存。夏至後蟬蜩的鳴叫聲變得四處可見且聲響很大。

「半夏生」:等蟬聲漸多的時候,一些喜歡陰溼的灌木和蕨類植物,會在小滿前後,受到熱氣熏蒸而死亡或者「沉睡」。但背陰的溼地,半夏等植物反而會開始萌芽。(半夏的命名及來自夏至,因生於夏至前後,一陰生而天地間不再是純陽之氣,夏天過半。)
● 衍卦結果:地火「明夷」(789886)
衍卦結果為地火明夷。大明就是太陽,夷則本指夷平(《老子》:「視之不見曰夷。」),明夷的意象就是日頭漸漸落入地平線的畫面,所以衍伸有黑暗降臨、日被夷平、光明受傷(《序卦》:「進必有所傷,故受之以明夷。夷者,傷也。」)等等意涵。「明入地中」,《大象》用最簡潔地四字呈現出這個意象。

「明入地中」,日沒於地平線的景象,令古人有許多意義的延伸。
《象》接著說明夷時君子以蒞眾,「用晦而明」,已經從明入地中的意象裡首先闡述出韜光養晦的主題。而《彖》傳當中的敘述,則成為後人詮釋明夷卦有「黑暗之心」、「光明被覆蓋」等方向的依據,「內文明而外柔順,以蒙大難,文王以之。」除了說明卦象呈現出內有光明但外在柔順的特性,更直接提及周文王這個在黑暗之中蒙大難而內存光明的經典人物。
所以在爻際關係的詮釋中,後代就多有對應著商周改朝換代的故事架構去說明爻位的意義,比如二爻文王、三爻武王周公、四爻微子、五爻箕子、上爻紂王,在爻際關係與其各自的位置所反映的爻詞上,確實有許多巧妙的對應,也都符合明夷光明受掩蓋、受創傷的主題。卦辭極簡的「利艱貞。」也因此有更豐富的敘事內容,可以說是六十四卦當中,意義延伸之脈絡非常特別的一卦。
● 可能性參照
本次結果沒有爻變,但仍有三、上兩個可變之爻,可變之爻表示其變化的動能已經具足(太陽與太陰),只是外在條件不允許(宜變落在四),但其變化後的可能性仍可作為參照。但在此之前,與夏至消息卦的對照,可以先作為第一層的詮釋。
本卦明夷是明入地中,對應消息天風姤卦,一者光明受阻受創、一者陽氣至極失勢而陰氣萌生。當中同步地提醒著夏至暑氣與陽光強盛的外在,已經預示了未來陰氣萌生而至光明受阻、蒙大難的徵兆。如同物侯由「鹿角解」、「蟬蜩鳴」乃至「半夏生」,當下的跡象都是陰陽消息變化中的其中一段過程,鹿角解預告,蟬蜩鳴的表象已為未來的半夏生提供了適合的舞台。萬事萬物都如此,變化不息而待我們知幾應變。

山雷「頤」,卦象有如一個「口」字。
明夷三上爻爻變後,成為山雷「頤」卦,是飲食與自養的卦。呈現出若在「夏至」陽氣凌盛的外表下,能看見陽已將失勢、陰已將萌生,甚至參透明夷黑暗之世的韜光養晦的奧義,那麼閉塞蒙難之後獲得最終的頤養也將只是必然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