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這本書綁架了:228 分鐘
還記得研究所時期,有機會到被稱為「貴族學校」的康橋國際學校參訪。校園裡,美式教學風格處處可見,開放的課堂、鼓勵討論的氛圍、各式各樣的社團和課外活動,都與我熟悉的教育截然不同。走廊上的學生邊走邊討論打算申請哪間美國大學,一旁在上體育課的班級,則在地上隨意擺放了學生的新型筆電和手機。
我看到了金錢所能堆疊出的頂級教育資源:私人教師、多語言環境、海外遊學、精緻的才藝培養,以及看似無憂無慮的「玩樂式學習」。這些是許多人一生都難以企及的機會,而對於這些孩子來說,卻是與生俱來的日常。
回家的路上,這個問題總會在腦中盤旋,揮之不去:「是我真的不會讀書嗎?還是如果我家也很有錢,我也能像那些貴族學校的孩子一樣,擁有豐富的校園生活和明亮的未來?」
在羨慕之餘,也不禁思考:這樣優渥的學習環境背後,是巨大的資源投入,他們所擁有的「豐富」,不僅是物質上的,更是在選擇權和可能性上的無限延伸。而這份「豐富」,對無力負擔的孩子來說,又是多麼遙不可及。
當教育被資本化後,是否會形成一道難以跨越的鴻溝,將資源匱乏的孩子排除在外?這種「贏在起跑點」的優勢,究竟是個人努力的結果,還是社會結構性不公的體現?
🔰這本書在講什麼?
《我在億萬豪宅當保母》這本書,顧名思義,主要講述的是一位保母在億萬富豪家庭工作的親身經歷與觀察。不過,這本書中育兒的部分不是重點,更像是透過保母視角,揭露上流社會生活百態的紀錄片。
作者本人的家庭和成長環境實在說不上是很富足,爸媽很年輕就生了小孩,感情狀況也複雜,雖然他們盡可能地做到「負責任的把小孩養大」,但能給予的資源和愛也是很有限。這種貧困的背景,與她之後接觸到的豪門生活形成了極為鮮明的對比,也為本書奠定了深入探討社會階層差異的基調。
作者長大後為了還清大學學貸,意外的接到一份「豪宅保母」的工作,並從他的視角帶領讀者深入那些金碧輝煌的豪宅內部,詳細描繪了富豪們奢華的生活方式。從他們居住的豪宅、收藏的藝術品、使用的名牌服飾,到他們孩子的教育方式、度假行程,甚至是日常飲食,每一個細節都讓人感受到巨大的財富所帶來的衝擊。
這種鉅細靡遺的描述,不僅滿足了讀者對上流社會的好奇心,更讓我們得以一窺財富如何塑造一個人的生活方式和消費習慣。
不過,這本書的重點不只是物質層面的描繪。
作者也深入地探討了富裕背後的人性與家庭關係。她細膩地呈現了豪宅主人們(也就是孩子們的父母)的真實面貌:他們可能面對著巨大的工作壓力、夫妻關係的挑戰、對孩子教育的焦慮、甚至內心的孤獨與空虛。這些描繪打破了人們對於「有錢人就沒煩惱」的刻板印象,讓讀者看到,無論貧富,人性的本質終究相似,情感上的需求與困境並不會因為財富而消失。
另外,書中也描寫了這些在極度優渥環境下長大的孩子,他們的世界觀、價值觀,以及可能面臨的獨特挑戰,例如對物質的看法、人際關係的建立,以及自我認同的形塑。
在豐裕的環境中成長,這些孩子可能缺乏對稀缺性的理解,甚至對尋常事物感到無感。這也引發了我對「富養」的反思:過度的物質滿足是否會剝奪孩子體驗生活真實面貌的機會,進而影響他們的人格發展?
🔰不負責書評
《我在億萬豪宅當保母》這本書,整體而言其實還蠻好讀的,每天看一點很快就可以看完。作者以其保母的視角,將她在富豪家庭的所見所聞娓娓道來,中間巧妙地穿插著她自己小時候的生活環境和童年回憶,形成強烈的對比(畢竟他的出身應該也不算是中產階層)。
這種對比手法,不僅加深了讀者對貧富差距的體會,也讓讀者更能理解作者在觀察這些富豪家庭時所帶有的獨特視角和情感。
不過,大多數衝著「億萬豪宅」和「有錢人」而來的讀者來說,書中對奢華生活的描寫或許沒有預期中那麼「紙醉金迷」,沒有那種無法想像的「爽」感。我自己本來是期待能看到更極致的物質堆疊、更令人咋舌的豪奢細節(我也不知道我在期待什麼,畢竟每年暑假帶著家裡的傭人一起去國外別墅度假、小孩兩周就要上萬元的夏令營都已經是我無法想像的生活)。
但我自己覺得書中的呈現相對平實,沒能完全滿足我對於窺探頂級富豪生活的獵奇心理。或許這也是作者的用意,讓讀者看到財富背後更為真實和日常的一面,而非僅止於浮華的表象。
另一方面,如果要說書中想對「有錢人其實也有煩惱」的描寫,我認為這部分也不夠深入,稍嫌可惜。
雖然作者試圖點出這些看似光鮮亮麗的人們,背後也可能面臨著情感空虛、親子關係緊張或工作壓力等問題,但這些煩惱的深度和複雜性,並沒有被充分地挖掘和展開。我自己看完後,只留下「有錢人蠻爽的」這種相對淺層的印象。(再說,書中的這些問題沒錢的人也會有啊,到底是在驕縱什麼==?)
如果能對富豪們的內心掙扎、壓力來源以及他們如何應對這些問題有更深刻的剖析,或許能讓讀者對「財富與幸福」之間的關係有更全面的理解。
整體來說不難看,其實硬要說也還不錯,但可能是因為標題加上行銷,讓人對他有過高的期待,所以最後有點小小的失望。
🔰讀後廢話
看完後我給:3顆星⭐⭐⭐
話說我在看這本書的時候,想起自己在學生時期被大家戲稱「寄生上流」的一份打工。當時在104上找到一位想學中文的學生,雖然自己只是個普通的研究生,也沒有什麼教學經驗,但意外的試上一堂課之後,就順利獲得這份工作。
由於那時疫情剛要開始,原先約在咖啡廳上課的模式也變得有點危險,因此學生便提議改到他家上課,並且貼心地表示會派司機來接我。
上課那天早上,一輛黑色Volvo準時停在我家樓下,之後便一路往天母的方向駛去。突然司機一個轉彎,接著,竟開始蜿蜒地駛入山區。道路越開越偏僻,周遭的建築物也越來越稀疏。隨著車子不斷往深山前進,我當下的大腦瞬間陷入一片混亂,各種念頭在腦中瘋狂盤旋:「我是不是被詐騙了?」「這車子到底要開到哪裡?」「我會不會被賣掉啊?」
車子最終在路的盡頭緩緩停下,而眼前的景象讓車上的我直接倒抽一口氣——那竟然是一棟在台北市區、附私人泳池的獨棟別墅!就這樣,我每周都被司機接送到這棟豪宅中,幫這位學生上了兩年左右的課,期間甚至還住到他家幫他「看家顧狗當管家」一整個月,不過,那就是另外一個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