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開2020年那個夏天的日記,一股甜蜜的滋味再次湧上心頭。
6月24日一早,我叫醒小寶貝,替他換好衣服、吃完早餐後,牽著小手一起走到車站。上車前,我順手買了一瓶鮮奶。他一路乖乖坐著,一手緊抱那瓶鮮奶,另一手則抱著他最愛的蛋糕造型填充玩具。雖然一個人帶著兩歲多的孩子出門有些手忙腳亂,但這段只屬於我們的旅程,甜蜜得讓人捨不得忘記。
最近,小寶貝不管去哪裡都要帶著那個小蛋糕玩具,連午睡也不例外。雖然不能吃,但光是握著就能讓他滿臉幸福。也許是因為我總習慣下班後犒賞自己一塊小蛋糕,久而久之,這份「儀式感」也深深影響了他。分享久了,他也成了個小蛋糕控。有時他午覺一睡就是兩個小時,怎麼叫都叫不醒,但只要我輕聲說:「起來吃蛋糕囉~」他就立刻睜開眼睛、翻身站起來,張開雙手要我抱。這個貪吃的小傢伙,實在太可愛了!
每當我想滑手機回顧照片,總得等他沒注意,不然他一定搶著看。不給看會大哭,給他看他也只是一直滑、完全沒在看照片內容。不過最近有了改變,他會在一張合照前停下來,不是看人,而是盯著桌上的生日蛋糕看得出神。
有次一邊餵他吃早餐,一邊和姊姊聊到豆花,結果他立刻把碗推開不吃了。姊姊瞪了我一眼,我只好笑著說:「吃完飯就帶你出去走走喔~」他才願意繼續吃飯。
後來我們去公園散步,他看到媽媽往全聯的方向走,也堅持要跟著。姊姊看到我們兩隻跟屁蟲,又忍不住瞪我,因為她怕寶貝又要去飲料區報到。果不其然,一踏進全聯,他就直奔飲料區,抱起一瓶1000毫升的飲料。逛了一圈又覺得不夠,回頭再抱一瓶。只是他兩隻小手抱不了兩瓶,就這樣一會兒綠茶、一會兒換果汁,不停來回更換。
等姊姊採購完,我便祭出哄騙大法對付這個吃軟不吃硬的小傢伙:「媽媽有買你最愛的豆腐喔~」他才願意乖乖放下手中的飲料。我們從不硬搶他手裡的東西,一定是用交換的方式,或趁他分心悄悄拿走。否則只要一硬來,他就尖叫大哭。當年那個喉嚨沙啞、哭不出聲的小寶寶,現在可是隨時都能飆出海豚音。
姊姊趁寶貝午睡時,悄悄把他手裡握著的舒跑拿走。結果他睡醒沒多久,就開始找飲料,四處翻翻找找,一臉慌張。最後姊姊心軟,把舒跑還給他,他馬上張大嘴笑得合不攏嘴。
晚上泡奶時,姊姊聞到奶瓶裡有股可爾必思味道,猜想是公婆趁她不在時偷偷裝給他喝。雖然她很感謝公婆幫忙照顧寶貝,但還是忍不住翻了個白眼。
那天晚上十點左右,我正在房間哄寶貝睡覺,他眼皮漸漸沉重,快要進入夢鄉,結果姊姊突然走進房間,寶貝一看到媽媽立刻翻身要下床。我急忙說:「趕快睡覺吧,明天阿姨會帶蛋糕來給你吃喔~」他一聽立刻安靜下來,沒多久便沉沉睡去。雖然姊姊一向反對讓他吃太多蛋糕,但這次是她自己捅的簍子,她只能睜一眼,閉一眼。
還記得剛滿兩歲那陣子,寶貝越來越晚睡,點讀筆從晚上八點講到十點半沒電,他依然精神奕奕。阿姨從一開始說:「我們閉上眼睛去夢裡吃草莓蛋糕、起司蛋糕」,進階成:「躺躺、閉閉,我們要搭乘美食列車從台北出發,第一站桃園吃水蜜桃,再到新竹吃貢丸......」一路吃到花蓮的大西瓜!
我希望這台美食列車能帶他環遊整個台灣,讓他從小熟悉每個縣市的名字和各地名產,也培養他對美食的好奇與描述力。雖然我經常卡詞,形容詞也不夠豐富,但只要是能哄他入睡的故事,不管內容有多誇張,都是好故事。
7月19日那天,姊姊去參加大學同學會,託我照顧寶貝。他看著媽媽踏出門、輕輕把門關上,嘴巴馬上張得老大,眼看就要爆哭,我急忙說:「我們來吃蛋糕吧~」他立刻轉身、閉上嘴巴,跟著我走進廚房。中午和阿嬤視訊,她誇我一個人帶孩子一整天好厲害,我笑著說:「有吃的,他就不記得媽媽了!」
說到吃的,其實餵兩歲的寶貝吃飯真的很費神,他總是先淺嚐一口,再吐出來確認味道,覺得可以接受了才肯張嘴吃第二口。雖然當下阿姨感到無奈,但轉念一想,也許這正是孩子天生的自我保護機制,他會嘗、會挑、會判斷——這樣的小腦袋,其實挺聰明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