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獸醫麻醉與鎮痛學院(The American College of Veterinary Anesthesia and Analgesia, ACVAA)發布了2025年新版麻醉監測指南,這是自2009年以來的首次重大更新。本次指南由 ACVAA 與北美獸醫麻醉協會、獸醫麻醉與止痛技術人員學會合作完成。
1. 新指南涵蓋範圍
- 監測心血管功能、氧合、通氣、體溫、神經肌肉阻斷、麻醉深度等各項監測指南。
- 加入對於鎮靜患畜的監測建議,此前版本幾乎未涉及。
- 強調認知輔助工具和團隊溝通工具(如檢核表)的重要性
2.關鍵技術亮點
現今獸醫界擁有更多監測工具,有效使用可提升病患安全與預後。
- 二氧化碳濃度監測Capnography: 主要作者Dr. Love強調這項技術被低估且使用不足,不僅能評估通氣,還能監測心輸出量、肺灌流、插管正確性、設備狀態,甚至能幫助檢測和區分低氧血的原因。
- 神經肌肉阻斷監測:新指南推動客觀監測技術,取代過去依賴主觀判斷(如是否自主呼吸),來確保患畜恢復獨立自行呼吸和吞嚥能力後再拔管。
3.建議溝通
- 麻醉師與團隊(包括外科醫師)之間需要直接且頻繁的溝通病患狀態。
- 重視與飼主溝通,因為多數寵物飼主關注手術費用,但不了解先進監測的重要性和相關成本。
4.指南實務考量
指南同時提供「最低建議」與「進階選項」,盡可能確保不同資源程度的診所皆可實施。
5.未來展望
- Dr. Love建議每8年檢討一次,第10年發布新版本
- 看好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的潛力,未來AI可能根據即時數據為個別患畜建議客製化麻醉協議。
- 開發支援數位化「麻醉安全檢查表」的應用程式。
Ref.
美國獸醫麻醉與鎮痛學院小動物麻醉與鎮靜監測指南 2025 https://www.vaajournal.org/article/S1467-2987(25)00071-6/full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