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代,除非手握無限資本跟無限時間,否則永遠都滿足不了「所有」的讀者跟消費者。
有些人喜歡CP值、有些人吃氛圍、有些人看同溫層、有些人希望互動,每個人喜歡去一間書店的理由,本來就不一樣。
與其考慮這麼多屬性迥異的客人,不如好好想想,你喜歡什麼主題,想要用甚麼主題,來「拉攏」你的理想客人。而主題通常也反映創辦人個性,這時代的書店不好賺錢,如果再沒了個性,只是種精神折磨。
沒有主題的小書店,蠻容易陷入迷陣,上打不贏以資本為靠山的規模書店,下難以比有著明確主題讓客人來的主題書店來得被關注。
當然做主題也沒這麼美,勢必得經過一段耕耘期,多久沒人知道,單純看你的機運跟影響力,也有可能到收掉前,都很少人對你有印象。
但,不得不這樣作,反而是現況。
書店是越開越多,相對的,競爭跟消費者選擇也是跟著上升,而分眾市場中,擅長社群操作的書店,自然較容易聚眾,甚至養出批死忠粉,這些死忠粉與書店的綁定,來自於書店初始帶給他的想像,想像則來自於書店定位的主題。
開書店如果有條路徑,那一定是你喜歡、認同,也擅長發揮的主題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