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文化型書店很獨特,那議題型書店,我會用孤獨來描述。
所謂孤獨不代表沒有人來,而是每個議題型書店都有鮮明的個性,遠遠看就足以讓人產生價值判斷,來決定要不要走進去。
而本能就是倡議的議題型書店,其實也不很在意這樣的價值判斷,有一句話說:「合則來,不合則去」,我覺得可以很精準描述,議題型書店運作的狀態。也因為這樣的鮮明,自然容易聚集認同這樣個性的群體,形成濃度超高的同溫層,這或許也是議題書店在倡議時,如果想要拉攏更多圈外人,不得不橫在那邊的高門檻。
也因為倡議跟議題認同,自然選書的路線跟喜好也會很明確,基本上就看倡議的方向,大概就可猜想出會放哪類的主題在架上,不是全部,至少也是大宗。
議題型書店,本身也是一種主題式的書店,差別在於針對該議題的行動強度。
我個人認為,身為一個議題型書店,「坐而言不如起而行」,一波又一波對應的行動,才是形塑其樣貌的關鍵點,不只有說,還會去做。
不管你是左派、右派、貓派、狗派,只要有一個關注且願意行動的議題,或許,你也有機會成為下一個議題型書店的開創舵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