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介紹︱我們都嚮往但何謂自由?《成為自由人》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圖片來源:自行拍攝、Canva

圖片來源:自行拍攝、Canva


成為自由人》的作者是獨角獸計畫的創辦人李惠貞,在創辦獨角獸計畫之前,她曾是《Shopping Design》雜誌及大塊文化企劃及主編,在出版界擁有相當豐富的經驗。

作者透過本書告訴我們如何做自己成為自由自在的人,以及成為自由之人的前提是你得對學會自己負責,只有全心全意地體驗人生才會往自由的道路上邁進。

同時也紀錄作者曾經的職場與離開人人稱羨的工作後,來到一塊全新的領域開疆闢土的故事,以母親、妻子和員工各種充滿限制的身分,來探討工作、人生及旅行等不同面向的自由。

獨角獸計畫致力於推廣閱讀,計畫的主旨是「提倡為自己而讀、為無目的而讀、為純然的愉悅而讀,翻開書本可以是不為了成績,不為了滿足別人的期待,就探索自己所愛的,在文字中與他人經驗碰出火花。」

而最近一場實體活動在2月份結束,粉絲專頁也會持續推薦各種類型的書籍給大家,希望我未來也能有機會參與到這些有趣的企劃。

自由是漫長的累積

「沒有先例可循,那就自己開創。」

你想過自由是什麼嗎?是不受拘束?是做自己?還是輕鬆愜意? 或許我們把自由想得太單純了。

在讀這本書之前,我對於自由的定義相當的狹隘,對我來說自由不外乎就是你可以不在意任何人的意見選擇自己想做的事情。

但讀完這本書之後我發現,你有選擇自由的權利,但「自由」並非只是一種選擇,也需要相對的努力去走完你所選擇的道路。

設定好的理想的自由,無論中途有多少的挫折,我們都能以此作為養分,只有我們願意一步步主動探索,才能看到更多自己距離理想之間的差距。

看到這段其實頗有感觸,尤其是想獲得自由必須完成一堆目標這件事,這一年的我深有體悟,從想成為自由工作者到現在回到工作崗位上,我所需要的換取自由任務不斷的在變動。

身為一個「失業人士」在網路上寫文章的我來說,要獲得自由就得學會自律,因為不自律就會無法達成每周更新文章的目標,沒辦法推進自己的自媒體事業,但用自律換得的自由真的好嗎?

尚未在這領域擁有成就的我無從給出答覆,但各大社群媒體的上各種網路名人的崛起,也確實帶動許多人想投入自媒體的行業,我想這樣工作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但無論看似多讓人羨慕的工作終究是一份「工作」,上班本身就是一件讓人提不太起勁的事情,因為上班這件事限制了我們太多的「自由」。

目前回到職場上班的我想換得自由,需要完成任務難度就更高了,當然自律還是相當重要,但如何取得同事和主管在人際與工作能力上信任,需要得遠遠不只有自律就好,成為一名上班族可能無法讓你達到身心靈的自由,但可以努力完成「財富自由」的目標。

與其擔心未來不如專注當下

「沒有劇本的未來,才能活得像自己。」

生而為人的我們時常擔心眼前的選擇會如何影響未來,該選有錢途的科系還是自己喜歡的?面對工作的又該如何抉擇?

相信不少人都為此擔憂過,對於人生我們有很多的不確定性,面對未知的未來我們都希望自己知道那命運劇本的走向,深怕不小心就陷入無法挽為的局面。

剛大學畢業的我也想不到我25歲之後的我會是怎樣活在這世界上,常常覺得我可能無法順利活在社會上,面對未來的恐懼跟焦慮也經歷了無數回,但隨這年紀的增長也逐漸了解只要不是為非作歹很多擔憂都是庸人自擾。

且人生不是做了一個選擇就只會出現一個結果,在當下看似無用的學習和技能,都很可能在未來發揮意想不到作用,所以今天才是最重要未來是需要許多個今天所累積的。

因此現在的我常對自己說,明天會發生什麼誰也不知道,所以我只要做好當下的事情就好了,無須擔心現在所學的與所得到的經驗,是不是都會變成一場空,唯有在每個當下做好準備,才能讓在未來的擁有承擔壓力的能力。

結語

其實每次閱讀這類型的書籍之後我都會覺得這些都是成功的案例,所以能將經驗分享出來給大家知道,但現實是殘酷的能不能真正吸取別人的經驗讓自己成為成功的人,是一件很有難度的事情,何況每個人的起點都不盡相同。

很多時候再怎麼努力都無法達到別人與生俱來的天賦、身世或人脈,也聽過一些人因為聽了幾次成功人士的演講,讀過幾本個人成長的書籍,但依舊達不到他理想的高度便開始自暴自棄。

但生活本該有不同的樣貌,沒有既定的公式,沒有成功的模板可以套用,即便目標一樣但所經歷的過程都跟我們每個人一樣獨特。


  • 有興趣想購書的可以點這裡>> 紙本書

最後感謝看到這裡的你,更多每週都會更新的文章都放在個人網站。

如果願意的話也可以小額贊助,讓我能持續創作,產出更多優質的內容。

內容總結
 成為自由人
4
/5
143會員
86內容數
創作的主題分享與介紹書籍、影視作品、電玩遊戲、職涯經驗與生活中發生的事情。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