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皮膚管理,你有沒有發現「高價客」跟「低價客」的差別?
我想了想,
其實答案不只在價錢裡。
她們的心態差異、信任程度、還有對課程價值的感受力,
才是真正的分水嶺。
🪞
低價客人,想要的是划算感。
她們習慣比較、擔心吃虧、有時會說:「那妳可以再送什麼嗎?」
她們不是壞,
只是對美容這件事的信任感還沒成熟。
她們可能還沒準備好,
為自己真正的需要付出,
通常也不太會保養自己,
對保養常有些誤解,
ex:以為一次清完就能完全改善、保養品有塗就算是認真保養……等。
這類的客人大多以價錢衡量CP值
(而非課程帶來的實質效益),
哪裡便宜就往哪裡去,
忠誠度普遍較低。
🌿
高價客人,想要的是安心感。
她們會說:「我不知道我需要什麼,但妳幫我看。」
她們不見得是有錢人,
但願意為對的東西付錢,
因為她們知道,
照顧自己,不是奢侈,是責任。
💭
這兩種客人,
我都服務過。
但後來我發現,
我更想把時間,
留給相信我的人,
把心力,
留給準備好好好照顧自己的人。
不打價格戰,
不代表我們高傲。
只是,
我們在用一種比較深的方式,
經營一段互相尊重的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