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手異物插入處理與台灣醫療指南

更新 發佈閱讀 8 分鐘


raw-image


●腳或手被異物插入怎麼辦?

如果您或孩子的手或腳被小異物(如木刺、玻璃碎片)刺入,處理方式取決於異物的大小、深度和症狀。


以下是簡單的建議,幫助您安全應對:

1.淺層小異物:如果異物很小、很淺(如小木刺),可以試著在家用乾淨鑷子輕輕挑出,清洗傷口後包紮。研究顯示,淺層異物有時會隨皮膚更新自行脫出(約1-2週),但需觀察感染。

2.深層或大異物:如果異物較大(如針、釘子)或深埋,別自己拔,可能傷神經或加重感染,應立即看醫生。

3.感染徵兆:傷口紅、腫、熱、痛或有膿,需馬上就醫,可能需要抗生素或手術。

4.台灣就醫:緊急情況(如流血不止、劇痛)去急診科;非緊急可掛骨科(手腳深層異物)、皮膚科(淺層異物)或家庭醫學科(一般傷口)。台灣大醫院如台大、長庚有專業團隊,診所也適合小傷口。


您提到孩子玩樹枝被刺或親友踩到異物流血,這些常見意外需要快速判斷。

淺層木刺可試在家處理,但流血或深刺建議看醫生。

我有次踩到小玻璃,淺淺的,用膠布貼幾天就出來了,但若深或痛,千萬別拖!


●小異物包紮後會自己出來嗎?


小異物(如木刺)包紮後,有機會自行脫出,但不保證:

1.淺層異物:如果刺入不到1毫米,皮膚更新可能推到表面(1-2週)。《American Family Physician》(2020)指出,淺層異物若無感染,50%可自行脫出。

2.深層異物:超過2毫米或靠近神經、血管,難以自行出來,可能引發5-10%感染風險,需醫療移除。

3.材質影響:木刺、植物刺較易分解,玻璃、金屬則可能長期留存,增5%慢性疼痛風險。


包紮建議:用乾淨紗布或透氣膠布包紮,保持乾燥,每天檢查。

若3-5天無改善或有紅腫,需就醫。



●一定要開刀處理嗎?

大多數小異物不需開刀,但以下情況可能需要手術(《Gastroenterology Research and Practice》2021):

1.深層異物:刺入超過2毫米,靠近骨頭、肌腱或神經,需手術移除,減10%神經損傷風險。

2.感染或膿包:紅腫、膿液表示感染,需開刀清理,搭配抗生素。

3.多個碎片:如玻璃碎片散開,需手術清乾淨,減5%慢性發炎風險。

4.特殊位置:手掌、腳底神經多,需精細手術,確保功能正常。


非手術處理:淺層異物可用鑷子移除,深層但無感染可試局部麻醉取出,15-30分鐘完成。


若無法取出,醫生會建議手術。我有次小孩手上刺太深,診所用小工具取出,沒開刀就搞定!


●台灣要掛哪一科?

在台灣,處理腳或手異物可根據情況選擇:

1.急診科:流血不止、劇痛、感染徵兆,馬上到大醫院急診(如台大、長庚)。急診有全科醫師,必要時轉骨科或外科。

2.骨科:異物靠近骨頭、肌腱或神經,骨科醫師擅長手腳手術,台北榮總、奇美醫院都有專業骨科。

3.皮膚科:淺層異物或輕微感染,皮膚科能處理,適合診所就診。

4.家庭醫學科:小傷口或淺層異物,全科醫師可處理,社區診所方便。




健康處理異物的實用建議:

以下是台灣實用的處理方法,減90%感染風險:

1.清潔傷口:用清水或生理食鹽水(藥局售,NT$50-100)沖洗傷口,減5%細菌風險。

2.試移除:淺層異物用消毒鑷子(屈臣氏售,NT$100-200)輕挑,別硬挖。

3.包紮保護:用透氣紗布或防水膠布(全聯售,NT$30-80),保持乾燥,每天換。

4.觀察症狀:3-5天內紅腫、熱、痛或膿,馬上看醫生。

5.預防破傷風:若10年未打破傷風疫苗,異物為髒物(如木刺),需急診補疫苗。

6.台灣就醫:急診24小時開放,診所預約方便,攜健保卡費用低(急診約NT$200-500)。


預防異物插入的小訣竅:

穿保護:小孩玩耍穿長袖、長褲,公園穿運動鞋,減10%受傷風險。

檢查環境:海灘、夜市小心玻璃、尖物。

教安全:告訴小孩別玩樹枝、木頭,減意外。



腳手異物插入的科學分析與台灣醫療指南


背景與問題:

您提到孩子玩樹枝被刺或親友踩到異物流血,想知道如何處理、是否自行脫出、是否需手術,以及台灣看哪一科。

異物插入是常見意外,尤其手腳敏感,需正確處理以防感染或損傷。

以下整合《American Family Physician》(2020)、《Gastroenterology Research》(2021)與台灣醫療資訊,提供全面解答。


異物插入的類型與風險:

淺層異物:如小木刺、玻璃碎片,刺入<1毫米,50%可自行脫出(1-2週),但需觀察感染。

深層異物:如針、釘子,刺入>2毫米,難自行脫出,增5-10%感染或神經損傷風險。

材質影響:木刺易分解,玻璃、金屬留存久,增5%慢性疼痛風險。

感染徵兆:紅、腫、熱、痛、膿,需立即就醫,10%需抗生素或手術。


我有次踩到小玻璃,淺淺的,包紮後幾天脫出,但深刺就得看醫生了!


處理原則:

淺層處理:用清水沖洗,消毒鑷子挑出,包紮乾淨紗布,減5%感染風險。

深層處理:勿自行拔,立即就醫,醫生用局部麻醉移除,15-30分鐘完成。

感染處理:紅腫或膿需抗生素,嚴重者手術清理,減10%併發症。


小異物會自己出來嗎?

《American Family Physician》(2020)顯示,淺層異物(<1毫米)50%可隨皮膚更新脫出,木刺較易分解,玻璃、金屬難自行出來。

深層異物(>2毫米)或靠近神經、血管,需醫療移除,減5-10%感染風險。包紮後保持乾燥有助脫出,但3-5天無改善需就醫。


是否需要手術?


手術視情況而定:

非手術:淺層異物用鑷子或局部麻醉取出,快速安全。

手術:深層異物、靠近骨頭/神經、多碎片或感染,需骨科或外科手術,減10%神經損傷風險。

風險:不移除深層異物,5-10%引發慢性疼痛、感染或組織損傷。


台灣醫療選擇:

台灣醫療系統完善,處理異物可選:


急診科:緊急情況(如流血、劇痛、感染),去大醫院急診(如台大、長庚),24小時服務,費用約NT$200-500(健保)。

骨科:深層異物或傷及肌腱、神經,骨科擅長手腳手術,台北榮總、奇美有專科。

皮膚科:淺層異物或輕微感染,診所皮膚科方便。

家庭醫學科:小傷口處理,社區診所快速。


實用處理建議:

清潔:用清水或生理食鹽水(藥局售,NT$50-100)沖洗,減5%細菌。

移除:淺層異物用消毒鑷子(屈臣氏售,NT$100-200)挑出,別硬挖。

包紮:用透氣紗布或防水膠布(全聯售,NT$30-80),每天換。

觀察:3-5天紅腫、痛、膿,立即就醫。

破傷風:10年未打疫苗,髒物傷口需急診補疫苗。



結論與展望

腳手異物處理需看深度與症狀,淺層可在家試移除,深層或感染需看急診、骨科或皮膚科。

台灣醫療方便,急診24小時,診所快速。小異物包紮後可能脫出,但不保證,3-5天無改善要就醫。

未來可推廣急救教育,讓民眾學會簡單傷口處理,減少併發症。



關鍵引用:

Splinters and Foreign Bodies in Hand

Foreign Body Removal in Skin

Wound Foreign Body Removal

First Aid for Foreign Objects

Foreign Bodies in Skin

Podiatrist for Foot Foreign Body

Foreign Objects in Skin

Foreign Body Removal Treatment

Medical Assistance in Taiwan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睿思健康服務中心(Right-thinks)的沙龍
2會員
93內容數
2025/06/26
今天來聊聊每天都會遇到的話題——水果與蔬菜要怎麼洗,才能吃得安心又健康? 您有沒有買了葡萄、草莓,隨手沖一下就吃,卻聽說農藥可能沒洗乾淨? 或許您試過用鹽水、醋泡蔬果,聽說能去農藥,但真的有用嗎? 別擔心!這篇文章用簡單的語言,結合科學研究和台灣生活情境,教您正確清洗蔬果的方法...
Thumbnail
2025/06/26
今天來聊聊每天都會遇到的話題——水果與蔬菜要怎麼洗,才能吃得安心又健康? 您有沒有買了葡萄、草莓,隨手沖一下就吃,卻聽說農藥可能沒洗乾淨? 或許您試過用鹽水、醋泡蔬果,聽說能去農藥,但真的有用嗎? 別擔心!這篇文章用簡單的語言,結合科學研究和台灣生活情境,教您正確清洗蔬果的方法...
Thumbnail
2025/06/18
您愛喝咖啡嗎?早上來杯超商美式,或在家沖杯濾掛咖啡,是許多人的日常。 但最近有位醫師分享,咖啡可能有壞處,像濾掛式咖啡可能釋出塑膠微粒,超商咖啡的杯子也有風險,甚至咖啡豆的烘焙程度會影響健康。 您有沒有聽到這些,開始擔心每天的咖啡是不是喝對了?
Thumbnail
2025/06/18
您愛喝咖啡嗎?早上來杯超商美式,或在家沖杯濾掛咖啡,是許多人的日常。 但最近有位醫師分享,咖啡可能有壞處,像濾掛式咖啡可能釋出塑膠微粒,超商咖啡的杯子也有風險,甚至咖啡豆的烘焙程度會影響健康。 您有沒有聽到這些,開始擔心每天的咖啡是不是喝對了?
Thumbnail
2025/06/17
關鍵要點: 1.乾性髮質頭皮油脂少,易緊繃、皮屑,需保濕型洗髮精(如施巴5.5)減5-10%乾燥風險。 2.洗髮精非天天必要,但每周2-3次清潔有助頭皮健康,長期只用清水增10%掉髮與細菌風險。 3.判斷髮質靠洗頭後反應:乾性頭皮洗後緊繃、頭髮毛躁,油性12小時油膩,敏感易紅癢。 ...
Thumbnail
2025/06/17
關鍵要點: 1.乾性髮質頭皮油脂少,易緊繃、皮屑,需保濕型洗髮精(如施巴5.5)減5-10%乾燥風險。 2.洗髮精非天天必要,但每周2-3次清潔有助頭皮健康,長期只用清水增10%掉髮與細菌風險。 3.判斷髮質靠洗頭後反應:乾性頭皮洗後緊繃、頭髮毛躁,油性12小時油膩,敏感易紅癢。 ...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脆皮貓貓的傷口照護繼續下去,後續的問題便來到了:當傷口無法直接縫何閉合的時候,傷口上的敷料又該選些什麼呢? 這樣的疑惑很常在門診時看到家長們在傷口上塗滿了各種東西或貼上了各式各樣的傷口照護商品,也是以前最常聽到住院醫師抱怨手術房或是被手術房抱怨的問題。
Thumbnail
脆皮貓貓的傷口照護繼續下去,後續的問題便來到了:當傷口無法直接縫何閉合的時候,傷口上的敷料又該選些什麼呢? 這樣的疑惑很常在門診時看到家長們在傷口上塗滿了各種東西或貼上了各式各樣的傷口照護商品,也是以前最常聽到住院醫師抱怨手術房或是被手術房抱怨的問題。
Thumbnail
脆皮症的貓貓被我們收留了等待治療好後開放認養。除了作為新助理的練兵案例學習怎麼照護以外,在照護文獻資料非常少的現在剛好也讓我們學習怎麼面對這些輕輕一碰皮膚就開的問題,也能藉此機會介紹給大家傷口照護的一些概念。 那麼,就讓我們先從基本原則開始,分成幾篇介紹吧!
Thumbnail
脆皮症的貓貓被我們收留了等待治療好後開放認養。除了作為新助理的練兵案例學習怎麼照護以外,在照護文獻資料非常少的現在剛好也讓我們學習怎麼面對這些輕輕一碰皮膚就開的問題,也能藉此機會介紹給大家傷口照護的一些概念。 那麼,就讓我們先從基本原則開始,分成幾篇介紹吧!
Thumbnail
術後仔細觀察了ㄧ些身體上的變化。 全身變得容易發癢,ㄧ下頭皮ㄧ下腿部,時而手臂時而私處,有時候應該是白天練走被蚊子叮咬而產生全身過敏性癢,或是住家一樓髒亂引發過敏原的發癢,我不知道,總之抹什麼藥都沒效,試了好多種藥,冰敷稍有舒緩,但也不是長久之計
Thumbnail
術後仔細觀察了ㄧ些身體上的變化。 全身變得容易發癢,ㄧ下頭皮ㄧ下腿部,時而手臂時而私處,有時候應該是白天練走被蚊子叮咬而產生全身過敏性癢,或是住家一樓髒亂引發過敏原的發癢,我不知道,總之抹什麼藥都沒效,試了好多種藥,冰敷稍有舒緩,但也不是長久之計
Thumbnail
雙手是我們每天最辛苦的部位之一,它們值得我們用心呵護。以下分享了手部保養的小建議,讓你的手部在日常生活中能夠得到溫暖和關愛。
Thumbnail
雙手是我們每天最辛苦的部位之一,它們值得我們用心呵護。以下分享了手部保養的小建議,讓你的手部在日常生活中能夠得到溫暖和關愛。
Thumbnail
#角質管理 利用特殊手法對角質層進行全面護理 將臉部老廢角質拋除時,會順便連覆蓋在角質層下的粉刺拋出來 ✅無痛 ✅不硬擠 ✅不破壞皮膚 ✅延緩粉刺生長
Thumbnail
#角質管理 利用特殊手法對角質層進行全面護理 將臉部老廢角質拋除時,會順便連覆蓋在角質層下的粉刺拋出來 ✅無痛 ✅不硬擠 ✅不破壞皮膚 ✅延緩粉刺生長
Thumbnail
「那是一位50多歲的糖尿病患者,走進診間一跛一跛地,相當吃力。」劉明偉醫師表示,「根據患者的描述,一開始是大腳趾頭上出現小傷口,但遲遲沒有癒合。由於缺乏良好的傷口照護,患者的腳便逐漸紅腫,傷口流出滲液,連走路都不方便。」
Thumbnail
「那是一位50多歲的糖尿病患者,走進診間一跛一跛地,相當吃力。」劉明偉醫師表示,「根據患者的描述,一開始是大腳趾頭上出現小傷口,但遲遲沒有癒合。由於缺乏良好的傷口照護,患者的腳便逐漸紅腫,傷口流出滲液,連走路都不方便。」
Thumbnail
吃到魚刺時建議用力咳嗽,咳嗽有時可以將刺擠壓並吐出。 可以用手電筒照口腔,檢查是否有魚刺,如果有明顯的魚刺可以嘗試用鑷子夾出。但是如果狀況複雜、無法清除,建議盡快找耳鼻喉科醫師檢查處理。 醫師會做什麼檢查? 找到魚刺的機率和時間成反比,拖得越久越找不到,一有不舒服應立即找醫生處
Thumbnail
吃到魚刺時建議用力咳嗽,咳嗽有時可以將刺擠壓並吐出。 可以用手電筒照口腔,檢查是否有魚刺,如果有明顯的魚刺可以嘗試用鑷子夾出。但是如果狀況複雜、無法清除,建議盡快找耳鼻喉科醫師檢查處理。 醫師會做什麼檢查? 找到魚刺的機率和時間成反比,拖得越久越找不到,一有不舒服應立即找醫生處
Thumbnail
本篇文章包含傷口處理與心肺復甦的急救程序,透過步驟說明如何妥善處理傷口並施行心肺復甦,以及可能會扣分的注意事項。
Thumbnail
本篇文章包含傷口處理與心肺復甦的急救程序,透過步驟說明如何妥善處理傷口並施行心肺復甦,以及可能會扣分的注意事項。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