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股報告:LMND--AI驅動的保險顛覆者,正在迎來轉捩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不是忘情水,是檸檬水

raw-image
  • Lemonade 是少數真正將 AI 實際落地並轉化為營收與營運效率的公司
  • 與其他只靠概念或Chatbot炒作的AI股不同,這是一檔從數據、流程到財報都有實證的 AI 實體案例
  • 對投資人來說,它是具有選擇權性質的AI中小型成長股

先說結論:投資LMND買一個AI商業模式的選擇權公司,而不是現成穩賺的現金牛。


公司簡介:

LMND 是一家成立於2015年的科技保險公司。以「全數位、AI優先」的經營模式打入傳統保險市場,提供租屋、車險、寵物、房屋、人壽等產品,市場橫跨美國、歐洲與英國。

這家公司吸引我的三個投資理由:

一、AI 正在創造實際營運槓桿

LMND 的 AI 系統不是什麼ChatGPT式的裝飾品,而是實際取代了保險業最貴的兩個部門:業務員與理賠員。Maya(前端)用90秒報價、Jim(後端)用影片自動理賠,這讓公司做到:

  • 成本幾乎不變,保費卻年增27%
  • 調整後毛利率跳升至30%
  • 再保後損失率壓在73%,優於業界平均

毛利表現直接表現出證據。這種自我強化的AI飛輪,一旦轉起來,傳統保險公司就很難追得上。

二、它的現金流多可以慢慢燒

你看過哪個還在虧損的保險新創,手上握著近10億美元現金,還佔總市值快一半?LMND 現在不僅不需要增資,還能「挑著買再保合約」,避開風險時期。現金流正在改善,燒錢速度已減緩,估算有 9季以上 runway,不用再靠股東輸血過日子。你不用怕股價一拉高就來給你辦募資,中小成長股投資最怕的夢靨。

三、保險科技產業剩下的倖存者

Insurtech 整個族群從2021年後哀鴻遍野,Root、Metromile、Hippo 全跌爛,但 LMND 成為唯一還能持續增長的公開公司。它現在不是在拚生存,而是在拚從虧損走向獲利的轉折點

一旦到2026年達成 EBITDA Breakeven,那市場會走重新估值的劇本。

你要投它,心態要像買一個 AI 顛覆者的選擇權:有潛在10倍回報,但也可能在競爭或法規風險中熄火。但如果你能忍兩年不看帳面、懂得逢低分批,那 LMND 是少數真的靠AI活下來並正在成長的實體公司

Q1 2025 財報亮點:成長提速,損益改善初現

LMND 第一季營收達 1.51 億美元,年增 27%,並連續六季加速成長;保費總額(IFP)首次突破 10 億美元門檻。

雖然加州野火事件使當季損失率升至 78%,但 12 個月移動平均仍穩住在 73%,優於管理層所設定的 75% 長期上限,顯示風險模型對災害仍具一定抵禦力。

更重要的是,現金與投資部位高達 9.79 億美元,約佔總市值的 43%,提供高度靈活性與抗稀釋能力,這對一間尚未實現盈餘的新創尤為關鍵。

raw-image

商業模式:AI自我強化,具有成本優勢

LMND 最大的核心優勢在於其 AI 堆疊帶來的飛輪效應。前端由機器人 Maya 收集 1,600 筆資料,在 90 秒內完成租屋與寵物保險的報價與核保;後端由 Jim 處理理賠申請,透過電腦視覺技術分析影片與圖片,在數分鐘內完成自動審核與給付,甚至在加州野火中也能快速完成理賠流程。

這樣的架構使每次用戶互動都成為模型的訓練樣本,達成以下幾個關鍵成果:

  • 再保續保的用戶群,損失率平均下降雙位數
  • 交叉銷售成功率提升,尤其是租屋+車險用戶
  • 邊際保費幾乎不需增加人力成本(無需更多業務員)

隨著資料庫不斷擴增,這套系統將具備越來越高的預測能力與自動化效率,成為其最具難以取代的技術資產。

財務概況:從虧損到現金流轉正

LMND 雖仍處於虧損狀態,但營運效率已有明顯改善:

  • 成長性:保費與營收年增皆為 27%,延續加速成長態勢
  • 營運成本:自 2022 Q3 起,排除行銷費用的營運支出僅複合年增 1%,遠低於保費增速的 21%
  • 毛利率:調整後毛利率已升至 30%,較兩年前翻倍
  • 現金流:自由現金流赤字縮減 1,200 萬美元,代表燒錢速度放緩

若該公司能持續維持此成長與毛利表現,將可於 2026 年底實現盈虧平衡(EBITDA Breakeven),並逐步進入自由現金流為正的階段。

產業地位:AI顛覆者的規模潛力

保險科技(insurtech)在 2021 年之後雖遭遇估值重置,但其 TAM(可觸及市場)依然龐大。2024 年美國財產與意外保險總規模為 8,700 億美元,而 LMND 目前的核心產品如租屋保險,僅占其中 40 億美元,卻已在主要都市取得雙位數市佔。

未來最大成長引擎在於車險:

  • 已打入 40% 的美國車險市場
  • 根據管理層數據,擁有其他 LMND 產品的用戶,轉換率高達 60%
  • 若僅取得 1% 市佔,將貢獻 28 億美元 IFP,為目前業務的三倍以上

這種跨險種的低成本拓展策略,與其他消費型 Fintech(如 SoFi、Affirm)常見的 CAC 升高情形相反,呈現典型的產品槓桿擴張模型。

估值分析與風險

目前 LMND 的市銷率約為 5.3 倍,相較 Progressive(2.1x PS)與 Root(2.1x PS)確實偏高。

若調整其淨現金部位後的 EV/Sales 約落在 3.0~3.5x 區間,在考慮其 25% 年成長率與 AI 獨特性後,市場給予其「成長性+技術特殊」的估值溢價具有合理性。

風險:

  1. 災害風險:AI 雖可優化日常風險定價,但對野火、颶風等事件仍無法預測,增加再保費用
  2. 法規風險:如隱私法規、定價審核流程拖延,會降低模型準確性與產品彈性
  3. 競爭風險:若傳統龍頭(如 Allstate、GEICO)快速導入相同 AI 技術,將壓縮其差異化優勢與估值溢價空間

結論

LMND 是目前保險科技領域中少數能將「AI 技術實質轉換為營運成果」的案例。雖然尚未實現獲利,但其利用AI改善營運效率、自動化處理與交叉銷售策略,展現出營運槓桿潛力。

適合投資人類型:

  • 對 AI 顛覆傳統行業有高度興趣者
  • 能承受短期虧損波動、願意配置於高波動資產者

建議操作策略:

  • 建議持有(1-2 年),特別關注 2026 年是否如期實現正現金流
  • 技術面: 短線目前不宜介入,需等待20MA或120MA附近止穩,方可分批進場
  • 長期預期合理估值區:調整後 EV/EBITDA 落於 13~15x(2027 年推估基礎)

計算後,長線合理股價範圍:34~37元

raw-image


在 AI 實際應用尚處早期實驗階段的今日,LMND 已率先將AI人工智慧導入最保守、最抗變的產業之一:保險,也是所謂的AI應用股之一,若有拉回的有機會,可以逢低布局,盡量波段或中長期操作。

#彩蛋:

《給我一杯檸檬水》….改編自「忘情水」

給我一杯檸檬水,

換我一夜不心碎。

把那虧損的淚,全都一飲而退,

AI模式不後悔。

啊...啊..給我一杯檸檬水,

換我一生不掉隊。

就算股價狂吹,就算財報難追,

也要笑著去加倍。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Danny-avatar-img
2025/06/28
好有創意的檸檬水歌詞~
小黑-avatar-img
2025/06/28
應該是LMND
MimiVsJames-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6/30
小黑 已更正,謝謝
avatar-img
MimiVsJames的美股投資分享
25.0K會員
721內容數
我是 MimiVsJames,一位熱愛財務經濟學、宏觀經濟分析與量化金融的量化工程師,目前在美國大型資產管理公司工作。從台灣到國外,這一路上的學習與成長讓我深刻體會到分享的重要,希望能在這裡用簡單溫暖的方式,傳遞實用的投資理財知識。
2025/06/20
一個是保險平台轉盈,一個是訂閱電商狂飆,估值與成長之間的平衡,市場會怎麼選 在醫療科技領域裡,OSCR與HIMS這兩家公司代表了完全不同的發展路徑,一個以保險科技為核心、透過平台升級傳統醫療系統;一個則主打品牌化直效行銷,把醫療消費變成訂閱商品。
Thumbnail
2025/06/20
一個是保險平台轉盈,一個是訂閱電商狂飆,估值與成長之間的平衡,市場會怎麼選 在醫療科技領域裡,OSCR與HIMS這兩家公司代表了完全不同的發展路徑,一個以保險科技為核心、透過平台升級傳統醫療系統;一個則主打品牌化直效行銷,把醫療消費變成訂閱商品。
Thumbnail
2025/06/18
在川普政策逆風下,美國唯一純鋅儲能股,能否扛住市場懷疑、逆勢突圍
Thumbnail
2025/06/18
在川普政策逆風下,美國唯一純鋅儲能股,能否扛住市場懷疑、逆勢突圍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本篇文章深入探討了大型企業導入AI技術時,代理商和IT顧問公司的重要角色,並提供了對股票投資的分析觀察。文章中包含了對Accenture(艾森哲)公司和AMD等公司的投資理由,以及市場預期的未來預測。
Thumbnail
本篇文章深入探討了大型企業導入AI技術時,代理商和IT顧問公司的重要角色,並提供了對股票投資的分析觀察。文章中包含了對Accenture(艾森哲)公司和AMD等公司的投資理由,以及市場預期的未來預測。
Thumbnail
  寫這篇文章的時候,NVIDIA的股價還是上漲的,看起來“AI”這個題材還是持續奔跑,要跑到什麼時候我不知道。 不過,可以知道的是,現在只要沾的上邊,說的上故事,都可以有“AI”,下面這張圖是朋友傳給我的,我不得不承認都還“蠻有道理”的。 我想我們都可以幫忙找一些市場“忽略”的AI聯想股
Thumbnail
  寫這篇文章的時候,NVIDIA的股價還是上漲的,看起來“AI”這個題材還是持續奔跑,要跑到什麼時候我不知道。 不過,可以知道的是,現在只要沾的上邊,說的上故事,都可以有“AI”,下面這張圖是朋友傳給我的,我不得不承認都還“蠻有道理”的。 我想我們都可以幫忙找一些市場“忽略”的AI聯想股
Thumbnail
除現有已知的 AI 硬體建構廠商外,本篇並列出作者對於下一波 AI 應用興起時之潛力企業觀察清單,包含網路服務、網路安全、行業運用方案解決業者、與 AI 軟體開發商等。
Thumbnail
除現有已知的 AI 硬體建構廠商外,本篇並列出作者對於下一波 AI 應用興起時之潛力企業觀察清單,包含網路服務、網路安全、行業運用方案解決業者、與 AI 軟體開發商等。
Thumbnail
這個月的月報,想當然耳會談到 AI !我會跟你分享 AI 是怎麼改變生活的,也會分享各種 AI 相關的 ETF ,最後跟你來談談存股 100 張策略的一些想法,當然還包括了近期關鍵經濟指標變化跟美股賬戶的操作。
Thumbnail
這個月的月報,想當然耳會談到 AI !我會跟你分享 AI 是怎麼改變生活的,也會分享各種 AI 相關的 ETF ,最後跟你來談談存股 100 張策略的一些想法,當然還包括了近期關鍵經濟指標變化跟美股賬戶的操作。
Thumbnail
AI產業和NVDA短期有沒有可能會休息?近期在華爾街Buy Side圈私底下討論很熱烈 結論: 今年AI產業或NVDA, MSFT, GOOG, META, AMZN等AI龍頭股上, 短線美國法人/ 機構獲利相當大, 所以有部分機構趁高檔將持股“部分”獲利了結, 但不代表他們長期看壞這些個股
Thumbnail
AI產業和NVDA短期有沒有可能會休息?近期在華爾街Buy Side圈私底下討論很熱烈 結論: 今年AI產業或NVDA, MSFT, GOOG, META, AMZN等AI龍頭股上, 短線美國法人/ 機構獲利相當大, 所以有部分機構趁高檔將持股“部分”獲利了結, 但不代表他們長期看壞這些個股
Thumbnail
蘋果AI投資與第一個使用OpenAI模型的機器人影片釋出,市場將關注3/18(一)NVDA年度AI大會,本週五美國四巫日期權換約或到期前夕近一週震盪。
Thumbnail
蘋果AI投資與第一個使用OpenAI模型的機器人影片釋出,市場將關注3/18(一)NVDA年度AI大會,本週五美國四巫日期權換約或到期前夕近一週震盪。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