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個股報告:Eose 是長時儲能國產化的唯一選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在川普政策逆風下,美國唯一純鋅儲能股,能否扛住市場懷疑、逆勢突圍

長線看好EOSE的三大主軸:

主軸一:美國長時儲能唯一純標的

Eos 避開鋰電與中國供應鏈,採用鋅水系電池,搭上 IRA 45X 國產補貼。想押美國能源國產化,EOSE 是純度最高的選擇。

主軸二:鋅電池瞄準長時儲能利基

鋅電池具「安全、環保、耐用」三優勢,主攻 3–12 小時長時儲能,切入微電網與電網備援市場。

主軸三: 轉機+估值雙低,押一張選擇權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3379 字、3 則留言,僅發佈於MimiVsJames 美股投資分享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Madeco-avatar-img
2025/06/18
個人淺見儲能可能會辛苦好一陣子: 電力供應:核能和石化能源抬頭,提供穩定的能源供給。 電力需求:AI工廠大量且穩定能源需求,隨時都要大量電力。 再生能源平滑化需求隨著再生能源佔比減少而逐漸減少。 新增的AI與數據中心的電力需求,應該都是24小時全載運作? 如果是大量的穩定電力需求,也沒有太多儲能可以發揮的空間。 儲能廠商短期或許剩下電網脆弱的區域,強化電網韌性及微電網的方向可以努力了。
avatar-img
MimiVsJames的美股投資分享
24.7K會員
670內容數
我是 MimiVsJames,一位熱愛財務經濟學、宏觀經濟分析與量化金融的量化工程師,目前在美國大型資產管理公司工作。從台灣到國外,這一路上的學習與成長讓我深刻體會到分享的重要,希望能在這裡用簡單溫暖的方式,傳遞實用的投資理財知識。
2025/06/12
本季財報表現不錯,營收與EPS創雙驚喜,未來展望更佳 重點摘要 財報雙優:獲利與營收全面超標 Oracle 2025財年Q4繳出亮眼成績單,EPS 1.70元,超出市場預期的1.64元;營收年增 11.3% 至159億,也優於市場預估的155.8億。
Thumbnail
2025/06/12
本季財報表現不錯,營收與EPS創雙驚喜,未來展望更佳 重點摘要 財報雙優:獲利與營收全面超標 Oracle 2025財年Q4繳出亮眼成績單,EPS 1.70元,超出市場預期的1.64元;營收年增 11.3% 至159億,也優於市場預估的155.8億。
Thumbnail
2025/06/10
機器人與雲端雙引擎驅動,股價從成長泡沫走向價值釋放 多引擎驅動下的營運轉型
Thumbnail
2025/06/10
機器人與雲端雙引擎驅動,股價從成長泡沫走向價值釋放 多引擎驅動下的營運轉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川普政策 無論是接受Bloomberg訪談,或在正式接受共和黨提名,川普的政策可預期將帶來政策上的轉向,他所定調的經濟政策重點「低利率、低稅率、低物價」,通過關稅政策和獎勵政策讓企業回流到美國
Thumbnail
川普政策 無論是接受Bloomberg訪談,或在正式接受共和黨提名,川普的政策可預期將帶來政策上的轉向,他所定調的經濟政策重點「低利率、低稅率、低物價」,通過關稅政策和獎勵政策讓企業回流到美國
Thumbnail
【內附有聲文音擋】不知道讀者們有沒有過好奇心,為什麼中國好像隔三差五的就會出現甚麼鋼鐵產能過剩、太陽能板產能過剩乃至於到今天的電動車出口傾銷受到歐美各國的關稅壁壘抵制? 好像只要哪個產業被中國給盯上了,那麼那個產業就注定走入紅海市場,價格殺的深不見底?
Thumbnail
【內附有聲文音擋】不知道讀者們有沒有過好奇心,為什麼中國好像隔三差五的就會出現甚麼鋼鐵產能過剩、太陽能板產能過剩乃至於到今天的電動車出口傾銷受到歐美各國的關稅壁壘抵制? 好像只要哪個產業被中國給盯上了,那麼那個產業就注定走入紅海市場,價格殺的深不見底?
Thumbnail
筆記-阿信老師-重電與生技產業-24.04.05 *重電類股,華城、士電,股價強勢, 美國的變壓器進口需求,預期在美國2027年達到高鋒,看起來還有3年的好光景, 然而必須考慮基期問題,2025的美國變壓器進口需求相較於2024有高成長, 但2026比起2025的成長幅度將放緩。 --變壓
Thumbnail
筆記-阿信老師-重電與生技產業-24.04.05 *重電類股,華城、士電,股價強勢, 美國的變壓器進口需求,預期在美國2027年達到高鋒,看起來還有3年的好光景, 然而必須考慮基期問題,2025的美國變壓器進口需求相較於2024有高成長, 但2026比起2025的成長幅度將放緩。 --變壓
Thumbnail
美國電動車充電站部屬進程緩慢、特斯拉因中國假期與德國縱火短暫停工預期拖累第一季交車數據,現代汽車可能平衡發展混電與純電車投資,投資資金預料仍將逢低布局電動車行業,建築、製造與基礎設施支持,化工、材料、原物料仍是可關注的長線類股。
Thumbnail
美國電動車充電站部屬進程緩慢、特斯拉因中國假期與德國縱火短暫停工預期拖累第一季交車數據,現代汽車可能平衡發展混電與純電車投資,投資資金預料仍將逢低布局電動車行業,建築、製造與基礎設施支持,化工、材料、原物料仍是可關注的長線類股。
Thumbnail
1.持續擴大對半導體產業的佈局,未來在美國會嘗試台積電以外的客戶。 2.預估今年表現持平,對 2025~2026 年的表現有所期待。
Thumbnail
1.持續擴大對半導體產業的佈局,未來在美國會嘗試台積電以外的客戶。 2.預估今年表現持平,對 2025~2026 年的表現有所期待。
Thumbnail
艾司摩爾報喜 供應鏈「這5檔」出運了 - 證券 - 工商時報 (ctee.com.tw) 金龍年明星產業 第一金投顧:CoWoS產能可望拉升 帶動AI伺服器營運 - 日報 - 工商時報 (ctee.com.tw) cowos 產能還是有很大的空間 注意之後開出來之後,下游的
Thumbnail
艾司摩爾報喜 供應鏈「這5檔」出運了 - 證券 - 工商時報 (ctee.com.tw) 金龍年明星產業 第一金投顧:CoWoS產能可望拉升 帶動AI伺服器營運 - 日報 - 工商時報 (ctee.com.tw) cowos 產能還是有很大的空間 注意之後開出來之後,下游的
Thumbnail
由於歐美國家實施的一些碳權 ESG等等議題 (綠色版的空手套白狼 環保稅 綠色通膨) PS. 如果美國大選川普上了 綠能ESG這塊 就會震盪 因為川普比較傾向傳統產業 但在台灣"由於最有價值" 我想金主還沒賺夠 應該不會有問題 還有接下來的碳權 也有很多公司會起來 有機會
Thumbnail
由於歐美國家實施的一些碳權 ESG等等議題 (綠色版的空手套白狼 環保稅 綠色通膨) PS. 如果美國大選川普上了 綠能ESG這塊 就會震盪 因為川普比較傾向傳統產業 但在台灣"由於最有價值" 我想金主還沒賺夠 應該不會有問題 還有接下來的碳權 也有很多公司會起來 有機會
Thumbnail
現在銅價其實就還是跟著中國的市場波動 還沒改變這個慣性,只要中國消費性復甦預期反彈越高 恆生科技指數也更強勢,銅的價格一定會上揚跟著表態更大突破 再來就是近期再生能源又再度在市場成為話題 所有支持可再生能源的基礎設施都使用大量銅,包括風力發電以及太陽能發電等,因為銅是高效的電和熱的導
Thumbnail
現在銅價其實就還是跟著中國的市場波動 還沒改變這個慣性,只要中國消費性復甦預期反彈越高 恆生科技指數也更強勢,銅的價格一定會上揚跟著表態更大突破 再來就是近期再生能源又再度在市場成為話題 所有支持可再生能源的基礎設施都使用大量銅,包括風力發電以及太陽能發電等,因為銅是高效的電和熱的導
Thumbnail
*GDP驚喜激勵標普再登高、Tesla拖累費半 *美去年第四季GDP超預期成長3.3% *特斯拉看淡今年 示警銷售成長「明顯下降」 台鏈蒙塵 *外資晶圓雙雄 12 萬張 台指期未平倉空轉多
Thumbnail
*GDP驚喜激勵標普再登高、Tesla拖累費半 *美去年第四季GDP超預期成長3.3% *特斯拉看淡今年 示警銷售成長「明顯下降」 台鏈蒙塵 *外資晶圓雙雄 12 萬張 台指期未平倉空轉多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